1.万历援朝抗倭战事,决不是《明朝那些事儿》里叙述的一场简易的、轻轻松松的战事,只是整整的七年多的、不畏艰难的消耗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真实的明朝历史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真实的明朝历史有哪些(历史上真正的明朝原来是这样)

真实的明朝历史有哪些

1.万历援朝抗倭战事,决不是《明朝那些事儿》里叙述的一场简易的、轻轻松松的战事,只是整整的七年多的、不畏艰难的消耗战!

万历朝鲜战争明朝军队压根沒有以弱胜强。事实上,明代绝大部分情况下军力占有较大优势!日军在北朝鲜数最多的情况下是14万万人,而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在北朝鲜数最多时陆海军军力不少于十五万,也要再加上朝鲜国的20多万同盟国!兵力比日本有压倒优势!

你要真认为明代只派五万精兵强将去北朝鲜抗倭啊?那就是先头部队。事实上,明代从头至尾派遣了不少于50--一百万精兵!明代葛总兵说:“此次鼓励相关内蓟州、宣府、大同样处镇兵共8万人及南兵十万人,广宁、辽东等地镇兵60万人共七十万人,……谕旨认为直攻进王京,假如让倭军2020年逃跑,则2020年必当再度侵入,当使倭军片甲不还。”

明代派遣的部队,不但包含了基本上所有最精英的辽东铁骑,还从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等多省份借调很多军力,乃至特获神宗恩准从南直隶激发一部分拱卫在明的卫戍部队参加!也有很多的明代网络水军参加!

2.万里抗倭战事并沒有把日本鬼子赶下了海,只是长达7年多的消耗战!互有胜负,日军获得多,败得少;日军获得是完胜,输的是小败。仅仅由于日军军力太少,跨江战斗,应援和后勤管理无法跟上,没法吸引中朝侵略军。而中国和朝鲜侵略军是当地战斗,以中国内地为后勤管理,兵力和化学物资援助比日军便捷太多了。日军最终撤离,是由于丰臣秀吉的忽然病亡,而不是被击败。七年战事期内,身心疲惫的中日彼此也曾一度和谈。

3.细心阅览万历年抗倭援朝战事,整整的七年极为艰难的战事,几回规模性的著名战役,明朝军队除开获得第一次大战争平壤战役的获胜外,在之后两年,明军败得多,获得少!数次大败、数次规模性溃退!仅仅由于明代内地与北朝鲜连接成一体,派遣事后增援、机构后勤管理比日本更便捷,才沒有丢弃北朝鲜!(并且,北朝鲜的20多万元海军及其李舜臣的南海舰队,也具有了关键的联盟功效!)。

4.看万历年间七年抗倭战事,几回知名的大战争:

一、汉城大会战。中国部队完胜,中朝侵略军共击溃日军伤亡1.2万人,占领汉城;明军阵亡四千余人,伤员达千余人。

二、碧蹄馆战争,明军大败。日军历史资料,称日军包围着2万明军,给明军破坏性严厉打击。而且日方历史资料引入明代的记叙为证。

三、南原城战争。明代三千浙兵 副总兵杨元的三千明军 三千余北朝鲜军全军覆灭,日军屠杀一日。

四 、蔚山战争

明军队惨败 !死亡人数至少超过 20 ,000 人! 受日本援军的追击明军撤军失控 ,全军溃败 ! 据《明史 -李如梅》报道 ,李如梅的辽东骑兵部队率先逃跑 ,导致各营崩溃 ,兵败如山倒 。 《明史 -杨镐 传》、《明史 记事本 末》、《中国 《明史》等书载,明军 溃败 是由主教练 杨镐 策马 先逃引起 的。 这次 溃败 明军 、朝鲜 军一路 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

五 、岛山大战

明军队在岛山围攻十昼夜不能得手 ,后路反被日军增援部队截断 ,陷入日军 重围 。 各部门溃不成军 ,士兵死亡超过 20000 人! 日驱逐明军直到王京 。岛山一战 ,是明朝军事史上的一场惨重失败 ,日军为了炫耀自己的战功,将所有明军将士首级砍下垒成塔状,并以建造武德碑为标志 。 这个武碑至今仍然存在 ,这个地区的韩国民众每逢祭祀季节都会自发地到这个碑地祭奠 。

六 、东南战争

嘉靖1555年明军发兵四路 ,共9万人 对屯据东南各地的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东南战争 。 明军4路均败,伤亡惨重 ,被迫撤军 。日军也遭受了巨大损失 ,无法追击 。随后 ,战争突然转机 ,日本关白 一代枭雄丰臣秀吉突然病死 ,日军开始撤军 。 明朝海军趁机发动露梁海战 ,消灭日军数万人 。

万历抗日援朝战争结束 。可见 从平壤会战胜利 后,明朝军队对日本的七年战争 ,几乎没有一场大胜 ! 惟一 一次 拿得出手的稷山大捷 ,也不过是消灭日军 800 人而已 !明军之所以没有被赶出朝鲜 ,是因为大明帝国拥有巨大的整体 国力 ,加上便利的物流和援助 ,加上朝鲜20万以上的海军 ,小渡海作战的日本不能吞下朝鲜 。万历抗倭 ,以中国为后勤 线,朝鲜用兵 ,第一尾七年 ,花费七百多万金,明军抗倭损失数十万人,国库空空如也 。辽东铁骑锐的铁骑伤亡惨重 ,精锐损失惨重 。 根据 户科给事李应策统计 ,辽东原兵数 95000,万历28年(1600 )仅40000 ,即减少 60 %;这也给了满清努尔哈赤崛起的机会 。

从某种程度上说,万历朝鲜战争,是引发明朝灭亡的导火索之一。大陆的历史教科书,总是喜欢故意用一些模糊的笔法来进行偏向性误导。比如万历抗倭,中国教科书的文字就是误导读者以为明朝一共只派4.8万人入朝(实际上明朝前前后派出了不少于50--100万),以为万历抗倭援朝就是简单的打下了平壤,实际上万历抗倭援朝是长达7年的极其艰苦的拉锯战!比如民国北伐战争,大陆的历史教科书就故意用误导式笔法,让读者以为只靠叶挺独立团就打赢北伐战争、以为“铁军”就是指叶挺独立团(其实北伐战争战绩最好功劳最大的是桂系李崇仁的第七军,而最先进入湖南的北伐军也不是独立团,而是钟祖培的桂军;“铁军”指的是张发奎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不过是第四军里面的一个团而已)。关于万历朝鲜战争,资料非常多,可以去查阅具体的论文。比如《邢玠与明代援朝抗倭战争》《明朝万历年间抗倭援朝战争史考》《百度百科---万历朝鲜战争》等等。这些都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的文献,但也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明军的负多胜少。还有《明史》《明史-杨镐传》、《明史记事本末》等等,更是第一手资料总而言之,万历朝鲜战争,是一场长达7年的极其艰苦的血战!明朝军队表现并不差,朝鲜海军表现也很出色,但战国时期的日本军队,确实是当时东亚最强的军队。日军以小小三岛的人力,前后二十多万军队,跨海远程作战,抗衡庞大的中国和朝鲜联军7年,胜多负少。要不是日本国力实在有限、内部不统一,中朝两国真的很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