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看病或者体检大多数人都需要做化验检查,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抽血多抽几次会不会贫血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抽血多抽几次会不会贫血呢(抽这么多管血会不会贫血)

抽血多抽几次会不会贫血呢

在医院看病或者体检

大多数人都需要做化验检查

看着自己的血装满了一管又一管

不禁疑惑道:

“医生,为什么要抽这么多血?”

“抽这么多血,得用多少营养补回来?”

“抽这么多,贫血了怎么办?”

别急,别急

小编马上帮您答疑解惑!

为什么要抽这么多管?

一次抽取足够量,尽可能免去多扎一针的痛苦!

医学检验时,并不像大家认为的只要几滴血就够了。一方面,报告单上一系列检查项目,分别有着不同的检验原理和过程,这都需要消耗一定量的血液,而且不同项目的用血量也不同。比如,血常规、凝血、肝功能、肾功能、血型等检测,可能需要用全血或者加入不同的血凝剂,有的需要分离血清……所以,如果只抽取一管血,是无法完成所有检查项目的。

另一方面,检验项目需要仪器辅助,必须有一定的溢出量,一旦血液或者血清量不够,检验就无法完成。

另外,要考虑复检的因素。如果第一次检验后发现问题,就需要复检,若标本量足够,可以直接再做一次进行确认,免去了多扎一针的痛苦!

不同颜色的采血管分别有什么作用?

颜色不同,负责的项目各不同。

不同的检查项目、不同的仪器都需要一定量的血,有的血液项目的采血管要加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固,有的血液项目检测时不能加抗凝剂。

所以,那些花花绿绿、不同颜色的采血管,其实是有很多门道的:比如黄帽管含有分离胶、红帽管不含抗凝剂、绿帽管含有肝素、灰色管含氟化钠、紫色是EDTA管等。采血管看着赤橙黄绿青蓝紫挺多,其实每个颜色都有自己的特征,并不是随便选择的!

抽血化验会导致贫血吗?

当然不会。

我们先来了解下一个人到底有多少血。以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为例,他的血液总量是4~5升,相当于两大桶饮料。正常情况下,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运行,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脏和脾脏里,以备不时之需,人一旦失血,这些血就会补充到心脏和血管里。

一般抽一根采血管需要血量大致为2~5ml,一次采10管最多不超过50ml,这相较于正常成年人血量约4-5升(占体重的7%-8%)是微不足道的。

再举个例子,女性正常月经出血量是20-60ml,成年人一次献血量一般为200~400ml,这样一比较,充分说明抽血的量只是人体总血量的九牛一毛。

另外,因为采血管本身是圆柱状设计,有一定的放大作用,这也一定程度上让人感觉采血量很多,其实不然。

所以,抽血化验不会导致贫血,也不必大补特补。抽完血,放宽心,保护好针口,注意合理膳食,一段时间后血液水平就和抽血前差不多了。

END

供稿:检验科/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