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少数民族的历史

蒙古族的历史 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逐渐统一各部落后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大约在公元七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十二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支出了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刺、蔑儿乞、斡亦刺、克烈、乃蛮、汪古诸部。十三世纪初,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征服统一了蒙古地区的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1206年铁木真称汗,号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贵族政权——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政权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11—1260年先后灭西夏和金,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忽必烈继汗位后,迁都至燕京(今北京市),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1368年元朝灭亡后,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都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十五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和漠北蒙古的鞑靼部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建立了臣属关系。明末,女真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漠南蒙古各部归顺了清朝。在这个时期漠北地区的喀尔喀和漠西、青海等地厄鲁特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入关统一全国,直到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至此蒙古族完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调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地的基础上,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颁布了以盟旗制为核心的一系列诏令,强化和发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对蒙古族统治的加强,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据和战争,使蒙古族社会获得了近二百年的稳定,畜牧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元代以来,蒙古族在祖国许多科学文化领域做出了贡献。如十三世纪中叶写成的蒙古族重要历史、文学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学作品《一层楼》等。在医学、历算、数学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蒙古族人民积极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以前的七十年间爆发了多次反抗斗争。如1859年守卫大沽口的蒙古族士兵对英法侵略者的英勇抗战,1900年前后与义和团运动相呼应的遍布东西部各盟旗的反教会斗争,从1858年伊克昭盟的“独贵龙”运动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规模较大的反封建赋役、反垦、夺地的斗争共有10多次。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蒙古族的知识分子和进步的上层人士,积极参加了辛亥革命,谋求蒙古族的自由解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蒙古族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以乌兰夫等同志为代表的蒙古族先进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内蒙古的革命,同国民党反动派、日本帝国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47年5月1日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蒙古民族的新的历史转折。在解放战争中,蒙古族骑兵英勇作战,歼灭敌军2万余人,缴获战马2万多匹和枪支1万多件,为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达斡尔族的历史 达斡尔族的族源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论。一种意见认为,达斡尔族在十七世纪中叶以前,分布于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 (今苏联境内吉雅河)河谷与东起牛满江 (今苏联境内布列亚河),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这一地带隋唐时是室韦各部的分布地,以后辽、金、元、明各代都在这些地区行使过管辖权、故达斡尔族应是黑龙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后裔。另一种意见认为,达斡尔族的语言、历史传说以及某些习俗与辽代契丹人有相同特点,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北迁至黑龙江以北,发展为达斡尔族。达斡尔族的称谓,据记载最早见于清康熙初年,在此以前达斡尔族同鄂温克、鄂伦春被泛称为索伦部。1644年,沙俄入侵中国东北地区后,达斡尔族陆续从黑龙江北内迁到嫩江流域,被清朝编为三个“扎兰”队,由理藩院管辖。1731年,清朝又把达斡尔族编入了布特哈八旗,又称“打牲部”,除了为清朝统治者进贡貂皮外,还几十次征调达斡尔族人民戍边,远达新疆。达斡尔族为开发祖国边疆,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做出了贡献。十七世纪中叶,沙俄第一次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首先遭到达斡尔族人民的迎头痛击。以后他们多次参加了抗击沙俄的斗争,如1651年和1871年的抗俄斗争。还参加了光绪二十年 (公元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九一八”事变后,达斡尔族的青壮年不少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解放战争时期,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部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鄂温克族的历史 鄂温克族的祖先早在夏、商时期就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从事渔猎业和饲养驯鹿。后来他们向东发展,其中一支迁到黑龙江中游。由于历史上迁徙而造成居住地区分散,鄂温克族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633—1634年间,满族统治者取代了明朝对“索伦”的统治。1635年又征服了贝加尔湖地区的“通古斯”。1639—1640年最后统一了贝加尔湖以东的索伦部地区。清朝将鄂温克族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选拔了佐领官,每年向清朝纳贡貂皮等。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中国时,清朝将鄂温克族等迁到大兴安岭嫩江流域居住。1732年,清朝从布特哈地区抽调了1600名鄂温克族兵丁携家属到呼伦贝尔盟驻守边防。这部分人就是现在内蒙古境内鄂温克族自治旗聚居的鄂温克族的祖先。鄂温克族是一个有着光荣斗争传统的民族。自1643年沙俄入侵黑龙江,至1689年中俄两国正式签订《尼布楚条约》的四十多年间,鄂温克族配合清军,英勇作战,多次打败沙俄侵略军。在呼玛河口战役、尚坚里战役、古法坛村战役、墨喇苏密战役、巴结津战役、恒滚河战役,特别是雅克萨战争中,鄂温克族同其他民族一道,为保卫祖国领土、保卫边疆,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涌现出不少象苗戈、德尔布戈式的鄂温克族英雄。鄂温克族还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鄂温克族的八旗军曾在十八世纪前后的许多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平定新疆、甘肃、宁夏、云南、西藏等几十次叛乱的重大战役中,都有鄂温克族的官兵参战。鸦片战争以后,内蒙古的鄂温克族人民又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后,鄂温克族人民也积极参加了东北地区义和团的武装斗争。“九一八”事变后,鄂温克族人民又投入到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不少鄂温克族儿女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许多鄂温克猎民为抗联送粮、送情报、护养伤员。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族,将顽抗在深山中的日军全部消灭,有力地配合了解放东北的战争。

鄂伦春族的历史 鄂伦春族的历史摇篮在黑龙江流域.据记载南北朝时期活动在黑龙江流域的室韦人是他们的的祖先。“鄂伦春”这一名称始见于文献记载是在清朝初年。鄂伦春族早先居住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直到十七世纪中叶沙俄入侵后,鄂伦春族才被迫南移到大小兴安岭地区。当时的鄂伦春族仍停留在原始社会的家庭公社发展阶段。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逐渐从家庭公社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清朝康熙年间,鄂伦春族被统治者划归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一部分编入八旗充任官兵,一部分狩猎为清朝提供貂皮。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清廷设立兴安城总管衙门,专管鄂伦春族。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兴安城总管衙门撤销,改由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呼伦贝尔四城副都统分别管辖。直到清末,鄂伦春族仍属于八旗的组织系统,为清朝统治者服兵役和贡纳貂皮,备受压迫和剥削。军阀统治时期、统治者强制鄂伦春“弃猎归农”。迫使他们定居下来,以便于统治和抽壮丁。还把鄂伦春青壮年编为“山林游击队”、“保卫团”作为他们驱使的地方部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准鄂伦春族人民从事农业,对于原来已经从事农业生产的,强迫毁掉房屋,赶回深山重新开始狩猎生活。他们还把鄂伦春族的青壮年编人若干个“山林队”,由日本军官直接指挥。用配给鸦片的手段,加强对鄂伦春人的控制,并惨无人道地在鄂伦春族人民身上作细菌试验,使鄂伦春族疾病流行,人口下降,濒于灭绝的险境。长期以来,鄂伦春族在反帝反封建特别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清初,鄂伦春族为反抗清朝的压迫和统治,常常组织暴动,使统治者不得不解散兵营,不得不下令取消贡貂制度。清朝年间,鄂伦春族配合清军英勇地参加了在1685—1686年两次收复雅克萨城的战斗。1900年在瑷珲(今作爱辉)战斗中,鄂伦春族配合义和团同沙俄侵略军进行了血战。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人民的英雄儿女踊跃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保卫祖国的光辉篇章。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鄂伦春族人民又积极投入了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清剿匪特的斗争,还有不少鄂伦春人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志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的人民战争做出了贡献。解放后,鄂伦春族获得了新生,由带有一部分原始社会式的社会经济形态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1951年10月1日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有了管理本民族事务当家作主的权利,鄂伦春族的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回族的历史 约在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伊斯兰教正式传入中国,大批阿拉伯人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陆续由海路来华,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定居,生息繁衍。当时这部分人被称为蕃客或土生蕃客。后在元代被称为回回蕃客,成为回回人的一部分。“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南宋时期的文献中,主要指葱岭东、西处于喀喇 (哈拉)汗朝统治下的回 (回鹘)人。十二世纪三十年代,喀喇 (哈拉)汗朝亡于西辽,其居民大部分是穆斯林。十三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西辽破灭,葱岭东喀什噶尔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回 (回鹘)人的后裔,同葱岭西的中亚及波斯、阿拉伯广大地区不同民族的穆斯林,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东方来,以驻军屯牧或经商做工等不同身份散布在全国各地,被人们称为回回人。从元代到明代各种不同来源的回回人逐渐成为一个民族。元代的回回八八部分在蒙古军西侵后被编入探马赤军,“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元史·兵志》)。同时,被迁东来的还有大批回回工匠、商人居住在交通要道。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回回的分布和经济情况也有了很大发展变化。随着探马赤军的解体,回回的大多数人脱离了行伍生活,聚居于陕甘宁一带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小商业,以后随着工商业贸易的往来,回回人逐步流动迁徙,分布越来越广,形成了目前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回族人民是勤劳勇敢和富有智慧的人民。由于回族同各民族的杂居,促进了回族的发展和进步。元、明以来,居住在内蒙古地区的回族同蒙汉各族一起参加了边疆的屯田垦牧活动。回回学者和科学家在传播西亚的天文、历算、医药等学术、文化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回回商人在边疆同内地、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回回工匠在制革、制药、制香、制炮以及采矿冶炼上都是较为著名的。历史上,回族不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上都出过一些杰出人物,比如元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明代的海瑞,以及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丁、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等。回族人民具有反压迫斗争的光荣传统,早在元末以及明代的一些起义斗争中,就有各地回民参加。在以后的反帝反封建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斗争中以及争取民族解放,创立内蒙古自治区的岁月里回族人民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满族的历史 满族历史悠久,直系先人为明代女真。满族的源流,可往上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周代的肃慎以及后来汉代的挹娄、北朝的勿吉、隋唐的。他们很早以来就和中原地区频繁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肃慎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居民之一。战国以后,肃慎人改称挹娄。四世纪到七世纪(南北朝、隋唐时期),肃慎、挹娄的后裔相继以勿吉、称出现。唐末五代出现了女真的名称,当时契丹人称黑水9未为女真。十二世纪初,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女真人,在首领阿骨打的领导下,起兵反抗辽朝的统治,建立了金国政权,并先后取代辽和北宋,成为与南宋并立的王朝。十三世纪初,蒙古灭金,女真人受元朝统治。进入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多数已融入汉族当中,仍留住在东北一带的女真各邵寸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逐渐演化,由建州左卫_...赤统一女真各部形成满族统一的共同体,但当时仍称义真。随着女真统一事业的完成,努尔哈赤于1616年称汗,建立了金国(史称后金),更促进了女真部落的发展。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即帝位,定国号为大清。从满族贵族建立政权到入关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满族在发展经济、文化和巩固祖国边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1661年到1729年,东北地区的满族和汉族耕垦的土地面积显著增加,生产的粮食不但能自给而且还有余粮供应关内。康熙中期以后,在反对分裂祖国,反对外国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斗争中满族起了很大作用。如平叛“三藩”叛乱,摧毁准噶尔贵族集团的分裂势力,抗击沙俄侵略者等方面,满族都英勇参战。在以后的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反帝反封建革命中,满族人民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朝鲜族的历史 朝鲜族原来是从邻国朝鲜陆续迁来的。从明末清初就已有一部分朝鲜族迁来我国东部地区定居。十九世纪中叶,由于朝鲜封建社会的残酷统治9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特大灾荒以后,相当部分朝鲜人迁来中国定居。1901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朝鲜后,不堪忍受侵略军压迫的朝鲜人,更是大批迁入我国东北地区定居谋生。他们定居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半个多世纪以来,朝鲜族谱写了反帝反封建的光辉历史。1906—1919年期间,朝鲜族开展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朝鲜族聚居区的斗争。从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朝鲜族聚居区建立组织后,朝鲜族人民就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积极开展了抗日斗争。1930年春到1932年,在延边地区先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卅”暴动和秋收、春荒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并很快建立了抗日游击队,深入开展了抗日斗争。在后来的东北抗日联军中,有不少是朝鲜族战士。朝鲜人民同蒙古族、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以粮食、农物支援了抗日联军,还组织了站岗放哨,担任通讯,侦察等工作。在解放战争中,东北地区有5万多名朝鲜族青年参加了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仅延边的朝鲜族就有3千多人壮烈牺牲,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内蒙古历史文化及现状(内蒙古大词典主要少数民族历史)(1)

内蒙古历史文化及现状(内蒙古大词典主要少数民族历史)(2)

内蒙古历史文化及现状(内蒙古大词典主要少数民族历史)(3)

内蒙古历史文化及现状(内蒙古大词典主要少数民族历史)(4)

内蒙古历史文化及现状(内蒙古大词典主要少数民族历史)(5)

内蒙古历史文化及现状(内蒙古大词典主要少数民族历史)(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