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星新闻
上个月底,成都锦江区卓锦城的马婆婆度过人生第一百个生日,邻居们为她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修路。
单元楼门口,这条路只有短短3米多长,地势低洼,每逢下雨就会积水,给老人、小孩过路留下安全隐患。马婆婆年事已高又身患脑梗,每天坚持出门走动两次,积水的路面,更影响她的出行。几个邻居见状便提议筹款改建,业主群迅速响应,取名“敬老爱幼路”。
边筹钱边修路
两个星期筹了22800元
筹款公开公正、完全自愿、金额不限,单元楼的电梯里贴着几张纸,记录了此次筹款的背景、明细和施工计划。7月初发起筹款后,施工紧跟着启动,一边筹一边修,两个星期筹到22800元。
↑将要动工的“敬老爱幼路”
要改建的“敬老爱幼路”,位于单元门厅外,前面是3级阶梯,接着是3米多长的小道,连通外面的小区路面。“这个小道比旁边低一点,下雨容易积水,路滑还容易把脚打湿,这3级阶梯老人走起来也不安全。”宋平先生是这次筹款和施工的热心参与者,他说:“等施工完成后,阶梯会改成缓坡,低洼的地方会填平,过路的老人小孩都会更安全。”
筹款是由4个年轻人发起的,宋平介绍,年轻人看到马婆婆年级大,于是好心向邻居们提议,业主群里迅速响应,“大家都说这个建议好。”
为了“推进工作”,数十户邻居聚集在单元楼顶开会,除修路以外,还把门厅漏水、顶棚、灯光等问题一并解决。邻居们毫不吝啬,一户几百上千元的筹,几天后钱不够,大伙在电梯里贴告示、留收款二维码,其余的邻居又纷纷扫码,打给管账的邻居林女士。
↑39户邻居筹款改建
“瓷砖、天花板、水管都要改造,水管有点漏水,以前乱七八糟也不好看。”宋平带着红星新闻记者到施工现场“探班”,工人们正在工作,他指着地上的水泥告诉红星新闻:“部分水泥是物业给的,此外还提供了部分资金,改建得到了物业的大力支持。”
马婆婆每天坚持走两趟
路修好后更方便
马婆婆全名马淑清,上个月底年满100周岁,曾经她是内江棉纺厂的职工,近年来到成都,两个女儿都60多岁了,时时把她照顾在身边。“妈妈最近精神不错,喜欢笑。”女儿们说。
↑女儿陪马婆婆唱童谣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马婆婆一直把笑容挂在脸上,虽然不能说话,但可以轻松地和女儿们背童谣:“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儿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割燕麦……”
90岁的时候,马婆婆突发脑梗,说不出话,身体的一半也难以挪动。高龄加上脑梗,医生对马婆婆的康复不太看好,可是女儿们坚信她会好起来。在医院里,女儿们就搀扶着她挂号、拿药,坚持走动,出院更是开始了“特训”,她们说,一定要让妈妈动起来。
↑马婆婆
“切菜、炒菜、洗碗,我们会让她选一样来做,平时还会带她唱歌、背顺口溜,每天还要出门两次。”10年的时间,除刮风下雨,“特训”一直坚持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婆婆从开始的颤颤巍巍难以挪步,到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已经能够自由行走了。散步到小区附近公园的时候,女儿们会停下来跳跳舞,马婆婆就在一边看她们跳。女儿们介绍,马婆婆年轻时就喜欢活动、喜欢跳舞。
从家门口坐电梯下来,将完工的“敬老爱幼路”是马婆婆的必经之路。因为下雨积水,马婆婆拄拐棍时常看不清落点,有摔倒的危险,女儿们必须提高警惕,照顾她、教她过路。女儿们开玩笑说:“我们走这里都走出‘水平’了。”
等“敬老爱幼路”正式竣工,马婆婆和其他老人小孩出行将更方便。虽然只有短短的3米多长,但暖暖的邻居情谊,浓缩在这里。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