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个情节是李卫脱了官服,痛打曾静。

李卫为啥要脱了官服打曾静?他打的过吗?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很老的电视剧,比我还老,电视剧叫《大内群英》主演是万梓良姜大卫米雪。

这部电视剧里的曾静可不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糟老头子,而是一个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身边还跟着两个美女侍婢。

《大内群英》中的曾静,不是纯粹的文人,而是一个文武兼修温润如玉的大侠,他风流倜傥,英俊潇洒, 桀骜不驯 ,心思缜密,用情专一。

曾静力保的十四皇子在夺嫡中失败,流落江湖,在曾静保护十四皇子闯荡江湖时遇上了一位女侠吕四娘,他一见倾心喜欢上了吕四娘。

当今万岁雍正,也喜欢吕四娘,三人之间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危机重重的三角恋爱。

饰演雍正皇帝的是当年的当红小生万梓良。万梓良粘上胡子饰演雍正时,演出了雍正阴鸷狠辣的一面。

《大内群英》有两个续集,其中一个有张国荣参演,这个续集也有意思,香香公主方世玉一锅乱炖,十四皇子还扶持红花会,太热闹了。另外一个续集是古天乐主演的TVB剧集《乾隆皇帝》,姜大卫依旧演曾静,在这部剧中,曾静得知乾隆是吕四娘和雍正的儿子,于是他用尽各种方法保卫乾隆登上皇帝位。

2

如果按照《大内群英》这种江湖大侠的套路来设计,李卫虽然能力出众,但是未必打得过曾静。

不过现实历史和传奇故事是两回事,历史中的李卫可谓大侠的克星,李卫曾经和一位清朝的传奇大侠打过交道,把其治的服服帖帖的,这位大侠名叫甘凤池。

甘凤池人称江南大侠,在梁羽生的小说《江湖三女侠》中,甘凤池位列江南八侠之一,这八位大侠分别是:了因、吕四娘、曹仁父、路民瞻、周浔、吕元、白泰官、甘风池。

江南八侠的说法不是始于梁羽生,早在《清朝野史大观》中就有江南八侠的说法,不过在野史大观中,甘凤池等八人被称为江南江北大侠。

甘凤池在民间影响很大,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有位大侠风老爹原型就是甘凤池,民间传说中甘凤池一直是作为反清义士存在。

和他对照,江南八侠的另外一位了因和尚后来投降了清廷,和反清义士为敌。

不过真实历史中,甘凤池其实也投降了,抓他的正是李卫。

这次甘凤池被抓不是因为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而是和一位叫顾云如的从事邪术活动,被抓住后,在大刑之下甘凤池也受不了,招出了全部同伙,李卫给雍正的奏折中写道:

伊见正情毕露,认为同伙所吐,如耸然惊惧,叩头乞哀,愿以自首求赎。

雍正对这种草莽人物倒也没有太为难,按照甘凤池的行为应该斩首,但是雍正法外开恩,释放了他。这也说明至少被抓以前甘凤池没有从事反清活动,不然雍正是不会放过他的。

甘凤池最后落得结果不错,八十岁还乡,老死家中。

看来很多大侠也是人,也有挨不住非刑拷打的时候,大侠如此,何况读书人。

我们看看真实历史中的曾静,其实他劝岳中琪反清时,信写得慷慨激昂,一旦被抓也是秒怂,

雍正王朝李卫牢狱打曾静(雍正王朝中李卫为何脱衣打曾静)(1)

3

历史中的曾静当然不像电视剧《大内群英》中的曾静那样风流倜傥,家资巨万,历史上是曾静就是一读书读得有点迂的穷书生。

如果不是读书读傻了,他会仅凭着一个岳姓,就想鼓动时任川陕总督的岳中琪起兵反清。

被抓以后又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说自己之所以有反清思想,都是被吕留良害的。

本朝名正言顺,大义亭亭,……弥天重犯今日之所以切齿痛恨于吕留良者,为伊生于明末之季,身处江浙人文之区。于本朝功绩岂有不知,以伊之聪明才性,本朝如此亭亭大义,岂看不出,即托身于儒林,合该早将斯义表白于天下,使天下读书士子,晓然知本朝大功大德,名正言顺,尊之亲之,而勿致疑于孔子《春秋》之说。此方是吕留良当身之正义,如何反将此正大义理隐蔽,不见宣发,竟支吾旁引《春秋》之义,以抵当本朝。

自己暂时脱罪了,但是害了吕留良一族,这种人其实活该被打,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李卫脱了官服打他,无非是就是一个态度,我这不是代表朝廷代表皇帝打你,只是单纯看你不顺眼想打你一顿,这是咱俩的个人恩怨,有种你就打回去。

曾静哪有机会打回去呢。

李卫个人打了曾静一顿,一个重要原因是雍正不想难为曾静,雍正对曾静很是宽宏大量,把自己和曾静的对话,编了一本《大义觉迷录》让他去各地演讲。并且下旨:将来子孙,不得追究诛戮

后来关于雍正的种种传闻:

和八爷九爷争位,康熙把皇位传给十四皇子被雍正改成传位于四皇子,雍正用一碗参汤害死康熙,自己夺嫡成功,雍正他妈也不待见他,他即位时一怒头碰柱子而死各种传闻的源头都是来自于这本《大义觉迷录》。

本来,这种段子原来都是在小地方局部流传,都是八爷九爷党羽被贬戍后,沿途造谣编的一些段子。

但是雍正把这些谣言编到《大义觉迷录》中,颁布天下,再让曾静到处演讲,雍正的目的大约就是为了辩诬,把泼到他身上的脏水洗净,但是脏水这玩意有时候越洗越脏,流毒甚远。

《大义觉迷录》的颁布不但没有让谣言止于智者,反而让这些谣言长了翅膀般变得天下皆知,很多宫中秘辛原来没有多少人知道,通过雍正不遗余力的推广,变得尽人皆知。

而人们有时候宁愿相信谣言,也不太太愿意知道真相。

因为这些谣言充满了张力:阴谋,荒淫,兄弟相残,父子反目,任何一个三流小说家都能根据这本《大义觉迷录》的只言片语,幻想出一本皇皇数十万言的宫廷大戏。

但是雍正皇帝没有看到人心中的窥视欲,他只是想通过《大义觉迷录》这本书来让人知道自己这些年多么不容易。

这就像一个勤劳的农民,当别人说他好吃懒做时,他会觉得委屈,然后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劳动工具,展示自己手上的老茧,但是喜欢传闲话的人会自己脑补出另外的故事:你看他家里准备那么些工具,他这是准备偷邻居家的地瓜去啊,看看他手上的老茧更说明了这家伙好吃懒做,只会偷地瓜。

乾隆皇帝其实是看出了这件事的弊端,所以,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违背他老爹的旨意把曾静和他徒弟抓来凌迟处死,然后全国封禁销毁《大义觉迷录》这本书,有敢私自传播这本书的会被判重罪。

这件事来看,乾隆更像一个合格的君主,雍正则如一个委屈的小媳妇,到处发泄自己的不满。

雍正王朝李卫牢狱打曾静(雍正王朝中李卫为何脱衣打曾静)(2)

================================

文:薛白袍

原本为悟空问答写得一篇回答,写完发现问题过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