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的这个地方,在最为人们熟悉的一首诗歌莫过于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在当时金人攻陷了北宋的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到南方,最后建都于临安,作为南宋的都城。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宋金对峙的局面。苟安于临安的南宋朝廷,以及从北方迁来的官宦大户人家,似乎认定了这份祥和,简直把这里当作了曾经的都城汴梁,仍然一副歌舞升平。

山外青山楼外楼求最佳下联(山外青山楼外楼)(1)

《题临安邸》·网络供图

朝廷不思恢复中原,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仍然是纵情声色之间。林升的这首诗,就写于这样的背景下。或许那一日午后,诗人站在西湖边向北凝望,只见这湖上扎红贴绿的游船上,遍身罗绮者手摇折扇,观看船头家妓歌女在花枝招展的起舞弄影。再看身边的游人,嫣然也沉浸在了这前线征战将士用生命换来的享受时光里。想必诗人的痛,已经不只是山河未收付的家国悲哀,更对这周遭的一切感到痛彻。

山外青山楼外楼求最佳下联(山外青山楼外楼)(2)

宋金战斗前线·网络供图

后世有人按照这首诗,也仿作了一首——水连碧水天连天。东堤丝竹数声偏。薄窗轻启惊睡梦。难向枕边枕上眠。与原诗相对比较,似乎主题是连续的,连时间也是连贯的,从午后到了午夜。东堤代指苏东坡的“苏堤”。整首诗是说,白天湖上的歌舞,到了这夜晚换到了西湖的堤岸之上;只是这丝竹之乐似乎偏离了礼乐,及其的不和谐;这声音传过薄薄的窗纸,透进房间;想到这样从白天到夜晚的日夜笙歌,令人的悲愤之情更深,难以再入睡。

山外青山楼外楼求最佳下联(山外青山楼外楼)(3)

临安苕溪·网络供图感谢拍摄者

结合林升的《题临安邸》和上面的这首仿作,有人出了一个上联“楼外青山门外水”,下联你能对吗?(例如:城中烟雨梦中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