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四季歌吟》系列作品:袅袅秋风中,行吟泉上(中篇)

侯林 侯环

之一:忽觉秋风吹暑过,半瓯茶味本天然

还是以《济南泉水诗全编》(侯林、王文编校)的诗作为例,继续叙说济南秋风里的泉上故事吧。

济南古诗散文大全(济南的四季歌吟系列作品)(1)

书影:《济南泉水诗全编》

趵突泉上秋来早。

秋初,趵突泉上最招人的,是文人雅士的“茶局”。

据记载,明代,趵突泉上便有茶树栽培(见明叶承宗《趵突泉》诗),至清代康熙年间,山东济南府泰安拔贡、诗人赵国治有《趵突泉,次赵松雪韵》,其最后一联云:

汲来且煮南山茗,清沁诗肠兴不孤。

南山,古时人们称千佛山,亦指称济南南部山区。南山茗,说明此时南山的茶已经有了相当名气,甚至有成了一个品牌的势头的吧,“南山茗”,绝像一个茶叶品牌的名称。而用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水来浸泡,当然是上好的享受!

诗人们来趵突泉瀹茗,心神俱爽。诗人毛大瀛有诗云:

酌泉煮茗饮七碗,两腋习习生清风。

呜呼此泉洵第一,碑记尝读曾南丰。

这毛大瀛(1735—1800),人称毛海客。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少以能诗名。在济南充山东巡抚国泰等幕僚六年,后屡入督抚幕府,工笺奏,且以诗文名一时。看看他这诗作,大气磅礴,的确与众不同。难怪王培荀《乡园忆旧录》里,将这首《趵突泉》诗全部录下。

济南古诗散文大全(济南的四季歌吟系列作品)(2)

趵突泉望鹤亭茶社 王琴摄影

笔者认为,写趵突泉饮茶,最为别致的是山东诗人李清濂的《趵突泉水阁》一诗:

平生觅句好言仙,乐意每从仙境传。

人在镜中全是影,水流世上到何年?

一源怒喷层层雪,千佛浓分点点烟。

忽觉秋风吹暑过,半瓯茶味本天然。

(清刻本《饭山堂诗集》)

李清濂(生卒年不详),清代泰安州新泰县人,道光二年举人,博稽群籍,训士有法,授教新、蒙、沂、费、禹诸邑,成就甚众。尤工于诗,有《饭山堂诗集》传世。

诗中的金句是尾联:“忽觉秋风吹暑过,半瓯茶味本天然”,堪称曲终奏雅。

夏秋之交,济南天气依然酷暑未退。然而,趵突泉边,却是另一番模样了。你看,诗人李清濂在趵突泉的水阁饮茶,他感到奇怪:茶咋会这么香呀?而此时,恰有一阵秋风吹过,诗人暑意顿消,整个人感到像从夏天蓦然来到了清爽的秋天一般,这时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茶香、茶味不全是茶造成的,它的一半是由泉边的清凉秋风带来的呀!

诗人以泉喻茶,以泉畔秋风喻茶味,这是多么独特的妙思构想啊!

观之李清濂本诗中“平生觅句好言仙,乐意每从仙境传”的诗句,他显然是将趵突泉作为仙境来刻画的。

之二:有似万松风,翠涛满清听

风是大自然的魔术师。

只因有了它,整个世界都诗意无限地动起来了。

柳风、芦荻风……,我们从中看到了世间最为轻飏、曼妙的舞姿了;而芰荷风、黄稻风、枣树风……,则让我们从中嗅到了阵阵醉人的清香;还有,松风作涛、风泉滴夜……岂不是音乐的天籁清音?!

下面,让我们静下心来,谛听趵突泉秋天月夜的梦幻音乐。

清代山东福山县诗人鹿学皋有《月夜听趵突泉》:

数里撼秋树,别泉无此声。

独来人尽散,久坐月偏明。

隔水楼台静,满怀冰雪清。

夜深未归去,栖鹤几长鸣?

(清嘉庆刻本《国朝山左诗续钞》卷二十九)

“数里撼秋树,别泉无此声”,好大的气势哟,单是泉声,便彰显出天下第一泉独特甚至唯一性的表征。然而,“数里撼秋树”,这“撼”,显然是靠了风的作用的。由是,我们看到,这豪壮劲健的音乐,它的演奏者不是别的,而是:秋风。

济南古诗散文大全(济南的四季歌吟系列作品)(3)

趵突泉之秋 王琴摄影

乾隆年间,山东的状元巡抚的毕沅,亦有一首《趵突泉》,因原诗较长,只能摘出其中诗句作为赏析:

尝闻水所趋,走下乃其性。

趋壑复朝宗,一气犹奔命。

……

未见平野间,奋涌莫能禁。

仰射白羽箭,千钧弩坚硬。

……

有似万松风,翠涛满清听。

潆洄数里余,始克平若镜。

状元诗人毕竟与众不同,你看他一上手,便抓住趵突泉的本质特征不放,且大力渲染,水性本“走下”,而趵突泉偏偏向上奔涌:“未见平野间,奋涌莫能禁”,从而生动展示了趵突泉的独特价值所在,诗人还发明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比喻:“仰射白羽箭”,而且这射出白羽箭 的“弩”犹“千钧”坚硬,正喻趵突泉有丰沛无比的本源,所以日夜滚滚不息。

接下来,诗人又转入对趵突泉泉声的描绘,与上面鹿(学皋)诗不同,毕沅不仅要展现趵突泉泉声的豪壮,他还有写出泉声的清雅宜人,“有似万松风,翠涛满清听”,这一比喻美艳且耐人寻味,万松风涛,壮则壮矣,似乎犹有不足,难得的是,诗人接下来又下一“翠”字,顿时令松风变得翠绿清爽起来,“翠涛”是双关的,一喻松涛,二喻泉池波涛,而它们共同的声线与音色,则构成了趵突泉的清雅动听的泉声音乐,而一个“满清听”又何其动人,它让人想像的是一位彻底敞开胸襟、倾听天籁的抒情而审美的纯情诗人与风雅名士,以致完全记不得他的封疆大吏的高官身份了。

之三:一城士女在一水,它郡无此风光饶

当年,有不少江南诗人来到济南,反而被济南的水乡风貌深深打动。尤其在秋日济南泉水的盛水季节更是如此。乾隆年间,来自江南苏州的诗人张埙即其中之一。

张埙(1731——1789),字商言、商贤,号瘦铜、吟乡。江苏吴县人。据《江苏艺文志·苏州卷》,清乾隆十年,张埙十余岁时即帮助《七十二峰足征集》校字。三十年成举人,官内阁中书、景山学宫教习。三十五年入粤并至赣,三十七年西游长安,三十八年入四库馆任编校。著有《竹叶庵文集三十二卷》。

我们且看张埙的《趵突泉》

山头之瀑通山腰,自上下下山中漂。

此泉平地下而上,其势以逆神理超。

雷声雨声若鼎立,水气云气当窗骄。

江海尚传潮有信,尔莽泛滥无昏朝。

名泉四百七十八,尔为鼻祖能迢遙。

旱干力得尔之济,淫涝祸岂尔所招。

煮茶风炉处处火,湔裙水阁家家桥。

落花被流入门户,细石相啮生笙箫。

一城士女在一水,它郡无此风光饶。

我來适逅白鹄二,亦浴亦舞嬉而跳。

午时地肺珠槃动,秋日天心银叶搖。

要借淋漓露光怪,何免瞀眩增烦嚣。

人间忙不如闲好,古井无波万虑消。 

(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竹叶庵文集》卷二十)

济南古诗散文大全(济南的四季歌吟系列作品)(4)

清末,南护城河上的浣女

张埙诗才横厉,与蒋士铨齐名。四十一年曾游热河等地。与翁方纲、赵翼等友善,曾在京师结都门诗社。精于鉴赏。考证金石书画俱详。而徐世昌《晚晴簃诗话》一段评价张埙诗歌的文字,颇有意味:“瘦铜与翁覃溪、孔葓谷游,喜考订金石书画。诗才秀健,后乃出入山谷、后山,每作盘空硬语。王兰泉……称为工丽,而病其时有打油钉铰之习。洪北江亦谓其诗如广筵招客,间杂屠粘。各有爱憎,正可得失互证也。”

读张埙《趵突泉》给人的突出感觉是诗人本色,他特能放得开,如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一、以反取正,比如“江海尚传潮有信,尔莽泛滥无昏朝”,与“潮有信”相比,“泛滥无昏朝”本为贬义,但在这里却变成表达趵突泉水势浩大的褒义了。而“此泉平地下而上,其势以逆神理超”句,亦正为趵突泉作为天下第一泉的不同寻常的特征所在,由此可以看到,诗人的思维活跃到很高的程度。

二、景物全带人之色彩,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如“水气云气当窗骄”,下一“骄”字,水气云气似有人性。此作诗之诀窍在焉!

三、以寻常事、家常话入诗,韵味无穷。如“我來适逅白鹄二,亦浴亦舞嬉而跳”,又如“落花被流入门户,细石相啮生笙箫”,等句,亲切无比,且平白、轻快、似乎脱口而出,这反而写出了趵突泉的优雅风貌,

四、诗作的最大特点,在于诗人善于抓取济南泉水的典型事物与特征,并且予以出神入化的描绘。比如“煮茶风炉处处火,湔裙水阁家家桥”,将济南的水乡风貌生动展示出来。

而最为出彩的金句则是“一城士女在一水,它郡无此风光饶”,在济南,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是:人与泉水是生活在一起的,济南人与泉水世代相依,同生共存,泉水,甚至早已成为了济南人的家庭成员。聪明的江南诗人立即感悟到:这才是一个城市最为动人的“风光”,而其他郡城,可都没有这么丰饶的泉水风景呀!

这也是本诗给我们所有济南人最大的启示!

由此诗可见,诗人充满着探索性和创新精神,而背以“打油钉铰”“广筵招客”之铁锅,其实,有如此好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打油又有何不可!

(敬告读者:侯林、侯环所著《济南名泉考》一书,由济南市城乡水务局主编,即将由济南出版社出版,作为金秋泉水节献给读者诸君的礼物。此书详考济南多处名泉之来龙去脉,多为独家发现,罕有人知的名泉史迹与史料。眼下秋风乍起,群泉奔涌,世间之乐,无逾于此也,祝福各位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