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感情故事(那个寒江独钓的背影)(1)

作者:郭天民

那时的南方还是一片荒寒之地,

那时的永州冬天经常下雪。

从3000多里外的长安贬官来到永州,

柳宗元拖着沉重的心情走了3个月。

这3个月,

作为心理和身体调整过渡期,

应该差不多足够了。

但真正到达永州的时候,

柳宗元还是感到巨大的落差。

落差之一来自环境气候的差异。

柳宗元虽然祖籍山西河东郡,

他自己也称河东人氏,

但作为官N代,

他却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

唐朝时的长安是国际大都市,

有着盖世繁华。

不仅“长安回望绣成堆”,

而且“长安水边多丽人”。

柳宗元的感情故事(那个寒江独钓的背影)(2)

而那时的永州,人烟稀少,

州城仅局限于潇水东岸的一小片区域,

城里仅有八九百户人家,

而且“永州之野产异蛇”,

其荒僻落后可想而知。

但对从小生活在长安的柳宗元来说,

在身临其境以前,

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有多荒僻的。

落差之二是身份地位一落千丈。

柳宗元少年得志,

二十一岁中进士,

三十一岁任监察御史里行,

掌握监督百官的权力。

三十二岁任礼部员外郎,

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

草拟文稿,采听外事,

成为叱姹风云的核心人物。

然而好景不长,

永贞革新仅持续100多天就失败了,

参与革新的人士均遭到贬谪。

柳宗元先是被贬为邵州刺史,

行到半路又被改贬为永州司马。

不仅地点又远了200多里,

而且官位也降了一级。

司马是个闲职,有职无权,

连个官舍也没有,

柳宗元只好寄居在寺庙里。

柳宗元的感情故事(那个寒江独钓的背影)(3)

就像一只翩翩飞舞的凤凰,

被一棍子从天上打到地下,

柳宗元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在土里打滚的土鸡。

这段经历后来在史书上常常被一句“柳宗元贬永州司马”轻轻带过,

可是当时对柳宗元造成了怎样的心灵打击,

现在的人根本无法理解。

或许只有经历过升学求职失败,

或者被处分调离岗位的人,

可以理解其心情十之一二。

但是来自各方面的打击远没有停止。

新的当权者对包括他在内的革新派仍然不放过,

各种攻击诬陷源源不断从朝廷袭来。

革新领导人王叔文先是被贬,

后来又被赐死。

有过一贬再贬经历的柳宗元如惊弓之鸟,

完全有理由担心同样的惩罚会落到自己头上。

更不幸的是,

跟随他一起到永州的母亲,

半年后因水土不服去世了。

柳宗元的人生进入了第一个冰冻期。

怨愤、恐惧、愧疚、自责、不平、不甘,

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

淤积在柳宗元心中,

酝酿,发酵,

一首伟大的作品即将诞生。

柳宗元的感情故事(那个寒江独钓的背影)(4)

天意作美,

永州的自然气候和人文山水给了柳宗元灵感,

或许是亲眼所见,

或许是亲身经历,

一个寒江独钓的形象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于是,饱满的情感像一块浓墨,

经过反复研磨,

终于化为一幅格调鲜明的山水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雪茫茫的山水之间,

人归鸟藏,了无生气,

只有一个披着蓑衣的渔翁,

独自驾着小船在江上钓鱼。

这严酷的自然环境,

不正是政治气候的象征吗?

那寒江独钓的渔翁,

不正是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吗?

这是一种执着的坚守,这是一场不屈的抗争。

这种坚守,像冰下之泉,暗流涌动;

这种抗争,如石下之草,终将蜿蜒而出。

仔细咀嚼这首诗,

总会给人一种吾道不孤的温暖和矢志不渝的鼓舞。

后世根据这首诗的意境绘制的各种寒江独钓图,

被历代文人挂在墙上案头,

成为表白心迹和寻求精神慰藉的载体。

柳宗元的感情故事(那个寒江独钓的背影)(5)

柳宗元自幼饱读诗书,

加上曾经目睹兵变和战争,

很早就树立了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

但是年青的柳宗元根本不懂政治,

他以为所有的人都像他那样光明磊落,

对那些只知道为自己谋利的小人根本没有防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在君子与小人的斗争中,

失败的总是君子。

兼济天下行不通,

那就独善其身吧。

柳宗元开始寄情于山水之间,

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似乎完全远离了政治。

但是儒家理想的本质决定了柳宗元不可能完全超脱,

他仍然念念不忘施展自己的抱负。

孤独是一种隐形财富。

在永州的十年时间,

他用深沉的思索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

创作了大量的政治哲学著作和反映社会矛盾的散文诗歌,

《封建论》、《天说》、《捕蛇者说》、《童区寄传》、《三戒》等作品,

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

这十年,

是他一生创作最为辉煌的十年。

这十年,

是奠定他在中国文学史地位的十年。

这十年,

他就像那位寒江独钓的渔翁,

于逆境中坚守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原则,

留下一个万人景仰的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