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 妈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桐乡话和上海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桐乡话和上海话(人文桐乡桐乡方言里的称呼)

桐乡话和上海话

 亲 妈

  亲妈是谁?这是一个让桐乡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称呼,首先我们能确定的是“亲妈”不是指亲生母亲。

  濮院人口中的“亲妈”是奶奶,在桐乡南片(崇福高桥一带)人口中的“亲妈”其实是爸爸的姐姐,而爸爸的妹妹则称为“恩娘”,但有时也会混用。

  在桐乡方言中,亲生母亲并不称“亲妈”,而称“亲娘”,当然该词不用于当面的称谓。如果孩子从小被领养,那么亲生母亲就叫“养生娘”,在桐乡话中“养”就是生育之意,比如生小孩叫“养小人”。领养的母亲叫“管生娘”,或者“领娘”。 

不管“亲妈”是什么身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除母亲之外的重要女性。设想一下,一个孩子很不幸,从小失了母亲,那么最有可能站出来承担或部分承担母亲责任就是奶奶或姑妈,又或两者共同承担。

  阿 姨

  在很多桐乡人口中,“阿姨”就是母亲的姐妺,这一称谓相当于娘姨和大姨,有时也指为自己工作的女子,比如雇一个阿姨来搞卫生。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有一个“小阿姨”的特殊称谓。比如饭店招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做些零碎活,虽然年纪小,但像大人一样在工作,就用“小妸姨”来折中称呼。

  在桐乡,“阿姨”也可以称比自己年轻的女性。这在菜场上用得比较多。三四十岁的女性去买菜,碰上头发花白的卖菜人,人家会客气地招呼:“阿姨,裙带豆(豇豆)嫩来野,买点去闹!”因为在年长者看来,不能称为小姑娘的女性,就用“阿姨”来代指,即在他眼中你还是个年轻的女性。 

说白了,“阿姨”类似以前的“小姐”,取其年轻之意。但相对“小姐”而言,“阿姨”少了金钱之家女子的冷艳味,少了阶级论中的剥削味,少了金钱社会中的风尘味。

  姑 娘

  姑娘指未婚女性,比如“小姑娘”和“大姑娘”。但在桐乡话中,“姑娘”也可以指结过婚的,比如相对媳妇而言,丈夫的姐妹皆称“姑娘”。即使女儿已经一大把年纪了,她回娘家的身份还是姑娘。

  “姑娘”和“姑妈”经常是指同一个人,只是参照物不同。对孩子来说是姑妈,对孩子的妈来说就是姑娘。有趣的是,这两个称呼在普通话中是一字之差,在桐乡话中也是一字之差,一个叫“姑娘”,一个叫“恩娘”。 

在屠甸一带,“姑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用法,是女儿的代称。比如女儿就直接称“姑娘”,孙女儿就称“孙姑娘”。他们没有其他桐乡人口中的“囡儿”(女儿)和“闹五”(儿子)的称呼,以至一个在桐乡工作多年的屠甸人感叹,到桐乡工作一年多才终于区分了“囡儿”和“闹五”的区别,因为这两词发音只是声调上略有区别而已。

来源:桐乡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