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1年前哪个世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1)

前文已经笼统的讲过,上古时期的音乐主要分为乐器类和乐舞类。乐器类最主要的代表为贾湖骨笛,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数量最多,至今仍可演奏的乐器。而乐舞类主要的代表,除了上次提到的《葛天氏之乐》以外,还有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尧舜禹时期的《大咸》《萧韶》《大夏》,商朝的《大濩》,周朝的《大武》等。而且,有意思的是还有用于特殊仪式的《雩舞》等。

公元前101年前哪个世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2)

没雩舞的图片,但是这个立意相同可一看

公元前101年前哪个世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3)

这些原始乐舞是人类音乐发展早期的形态,是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艺术。它的特点在于比较简单粗略,表现为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形式,即歌、舞、乐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相互依赖性,尚不足以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这个特点与音乐起源劳动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有可能从劳动的呼号、动作、节奏、音调等组合中演化而出,也就是歌、舞、乐同源。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它的"三位一体"的形式,与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是集戏剧、诗歌、音乐和舞蹈合二为一的综合艺术)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古希腊悲剧诞生时间比它晚,它的里面增添了强烈的戏剧性。

公元前101年前哪个世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4)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重点来了,今天主要介绍《葛天氏之乐》与《雩舞》因为它们两对于原始社会来说更有代表性,可以展现出原始社会人类对神或者可以说是对美好生活的信仰。至于其它乐舞以后会慢慢介绍,会尽量介绍完整的。

《葛天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记载于《吕氏春秋·古乐篇》,书中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八阙”指八支歌,分别为《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从名字里不难看出,皆是以万物生活,神话传说等命名,用现在的话来说,显示了原始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载民》歌颂栽负人民的大地;《玄鸟》

公元前101年前哪个世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5)

玄鸟

表示崇拜氏族图腾,玄鸟即一种黑色的鸟,有人认为是燕子;《遂草木》祝愿草木繁盛;《奋五谷》祈求五谷丰登;《敬天常》歌唱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达帝功》歌颂天帝的功德,希望天帝保佑;《依地德》感谢土地的赐予和地神的恩惠;《总禽兽之极》盼鸟兽繁殖,为人们提供吃用不尽的肉食、皮毛。《葛天氏之乐》的意义在于勾画出一副远古人们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人们进入农业定居阶段后的信仰、观念和愿望,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乐舞。

公元前101年前哪个世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6)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雩舞》:商民族盛兴的祈雨乐舞。《说文解字》云:“雩,夏祭乐于赤帝,以求甘雨也。”郑玄认为。“雩,吁嗟求雨之祭也。”字形即雨的形符下加乎,象征人们在雨中呼号歌唱的激动神态。这种舞是要执着牛尾跳的,而且牛尾要在若干舞者之间轮流传递,所以又叫“代舞”或“隶舞”。“代”即轮流传递。由于跳这种舞时,舞者要跳出周围盘旋的舞步或舞姿,所以这种舞在卜辞中又叫“槃隶。”

记忆贴士:[对比记忆]

相同点:1.都是原始乐舞,用于祭祀大典

2.皆使用牛尾

3.人数众多,有唱有跳

不同点:1.《葛天氏之乐》在形式上为“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也就是三位主角,其他均为配角,共演八支歌。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在内容上主要是描绘原始社会人民的生活图景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公元前101年前哪个世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7)

再复习,图文对照记忆!

2.《雩舞》在形式上为多人传递共跳盘旋舞姿,而在内容上更为具体,仅作祈雨用。

好了,这次就到这里了。下次见吧!

公元前101年前哪个世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8)

算作预告了,还是评论区回答哦!

我是,一步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