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晋书》:亮虑多决少。第二次,也是《晋书》:亮志大而不见机。最后一次,还是《晋书》: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由于出自官史,让众多“脑洞历史爱好者”欢呼雀跃不已,竟会有如此记录!
你看看,宣王厉害吧?什么多谋少断,什么志大才疏、什么无论生死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说明什么?说明司马懿根本没就把诸葛亮放在眼里。于是乎,“大家不要被《演义》骗了”体,“惊天之秘”体,“震惊“体频出。
不用担心,我都知道
由此引申观点若干,评论上百!然而,研究历史若可以断章取义,那还要高考设置阅读理解干什么?联系上下文了解主人公说话的背景、行为和结果难道真的那么难?
一、第1次评价的背景、行为和结果
第1次评价”忧多决少“,背景是231年,诸葛亮的第四次出兵。司马懿在回答明帝问询时,对敌方统帅的评价。全文是: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两日兼行足矣。由此而采取的行动是:张郃建议快速进军,司马懿坚决不听。
对手太狡猾的
只是老老实实地与蜀军保持距离跟进。引发的结果是:诸葛亮大破郭(淮)、费(曜),又割了丰收的麦子,安然率军离开。——《汉晋春秋》。之后,双方又在汉阳相遇。司马懿在山上扎营,不肯出战。部属贾诩、魏平数次请求出战。
宣王坚决不允。手下将领全部请战,司马懿以自己生病为由不见。大家当面嘲讽:公畏蜀如虎,恐天下笑耳。《三国志》:到了五月,蜀军粮尽,司马懿才派张郃追击。反倒被魏延、王平等将领大破之、射杀郃。
你们懂什么?稳妥为先
当然了,虽然《晋书》记载行动都一样。却没有”亮破郭、费、射杀张郃“的战果记录,而且最后被“大破的”是蜀军:亮宵循,(宣王)追击破之,俘斩万计。从战果来看截然相反,那么到底谁真谁假呢?
1、《晋书》也没法否认司马懿不听劝,让”诸葛亮割麦“的事实。司马懿大言不惭说我2天就能赶到,然而并没有什么用。2、谁胜谁负的问题。街亭失败后,诸葛亮自贬,而这次没有。连晋书自己也承认:除开最后的追击。
动作快点,老贼快来了
从头到尾司马懿都在龟缩,基本礼送蜀军出境,还折了一个张郃。以宣王善于捕捉战机,以雷霆之击突袭的风格(得意杰作参见擒孟达、破辽东、败王凌)。没理由啊。还被众将带了个“畏蜀”的帽子。
最后:第一次战斗在上封,第二次战斗在上封以东的卤城,诸葛亮若真的是“望尘而遁”,怎么越跑越东边了?不应该往西边的汉中跑吗?3、故此,综上只有一个解释,晋书是假的,“俘斩万计”也是假的,这晋朝官史洗得可真垃圾!
二、非常搞笑的第2、3次评价
这次直接上《晋书》,因为《晋书》也没法洗。公元234年,诸葛亮之最终章,军至五丈原数次挑战,司马懿不敢出击。于是诸葛亮派人送来妇人的衣着首饰。司马懿大怒,向天子上书允战。曹睿就派辛毗持节杖到前线阻止司马懿出兵。
陛下不用怕,据我推算,还有8年
此时双方已经出兵对垒了,接到天子号令后,司马懿只得撤军。姜维看到这样的情况就问孔明:曹睿派使臣来节制司马懿行动,怎么会这样?诸葛亮说:他本来就不想交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怎么可能在距离千里的情况下,请示上级当否出兵呢?
辛毗持节仗,不过是给众人看得罢了。什么意思呢?以前司马懿指挥部队可没有请示汇报习惯的。比如:擒孟达时,8日赶了30天路程。节约的就是请奏天子、走流程的时间。这次一反常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老老实实地在五丈原写了一张请战表。
陛下,这锅您得帮忙背一背
派使者送千里之外的洛阳请天子批准。说明什么?说明司马懿知错就改?用实际行动纠正以往擅自指挥、目中无人?当然不是。诸葛亮解释得很清楚。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把战场交给千里之外的天子来决定,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只不过是为了应对之前“送女装”——这件“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的事件,宣王与天子在面上不得不演的一出戏而已。是啊:你说被诸将骂骂就算了,底下的那些大头兵可不顾这些,主帅都被讽刺为女人了。
影响的可是个人风评和军队执行力,这次再不给点反应真说不过去。可对手这么厉害,按道理又不能出战,咋办?只好把决定权推给天子。告诉大家,这不是我司马懿没血性,不出战是上级的命令,我也没办法呀!“以示武于众人耳”。
大家看好了,这是上面的意思
值得肯定的是曹睿,也很懂,派辛毗千里迢迢来配合出演。只不过,司马懿还是很嘴硬,这就是第二次评价。司马孚问为什么不出战?宣帝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少决,虽提兵十万,已落吾划中,必破之。是啊!宣王在下一盘大棋。
这盘大棋就是:早早算了一卦,知道诸葛亮会死。所以闭门不出,实乃妙计也!然而现实却很打脸。《晋书》:诸葛亮去世后,蜀军烧毁了营寨撤退。以为诸葛亮死了大势已定。司马懿就率军追击。只是一看到蜀军反向,立马就怂了。
我可算不准
对部下说:咱见好就收,穷寇莫追,目送蜀军回撤。为什么不追?你倒是追呀。《晋书》:时百姓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我只需料他的生,死都死了,又何必去揣测呢?”这就是第3次评价的缘由了。搞笑不?宣王的阿Q精神确实了得,当地老百姓可不傻。
三、司马懿真实的军事才能
其实还是很杰出的。除了擒孟达,还有2次经典战例:平甘城之乱,一眼就识破了王凌的伪报,同样是不经请示快速机动,昼行夜出9天,趁敌不备平了1叛。征辽东时,主力正面进攻,侧翼袭击襄平,再腾出手灭了来援之敌,干净利落。
对付普通人我还是没问题的
宣王的用兵特点就是正确评估形势、行动迅捷、能抓住战机快速解决战斗。只是遇上诸葛亮,从第4、5次北伐2人的正面交锋来看,便显得有些缩手缩脚、无从下口了。本来的决心是2天阻敌行动,但诸葛亮更快,抢先一步把麦子割了;
本来是不听张郃的建议分兵,保持步步为营也对,可仍被咬了一口,折了费曜;本来认为抓住了战机,派军追击却中了埋伏,失了一位五子良将;本来以为”算中了天命“,结果失了重创敌人的大好时机,2次错判落人耻笑。
诸葛亮著《将宛》:行不寇、止如山、进退如山。说的是更注重对军队整体的训练和塑造,减少不同将领的风格对军队的影响力。同样一支军队,按照诸葛亮的治军之法,即使换了一个将领,战斗力的波动也不会很大。
好好练,打仗才可以活命
后代李世民与李靖谈及诸葛亮用兵时,李靖是这样总结的:古代史官一般对军务都不熟悉,不能详细记录战争经过。说的就是陈寿的:”亮奇谋为短“的事情。这可是唐代著名军事家向天子上报的官方战例剖析。
加强训练,一二一
论真实性、可靠性、可借鉴性,要远远高于不知兵的文官了吧。只是陈寿自己也说得很清楚:以寡击众,对方人才辈出,即使是再杰出的人,也很难改变形势吧。英雄从来不能改变大势,但人民永远不以胜败论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