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国时期最具实力的政治集团,曹魏从始至终都不缺乏精英人才,曹操作为集团的首脑,对于每个人的才能本性了如指掌,因此才能做到人尽其用,让曹魏集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然而,在这些人当中,曹操对司马懿的态度却极其另类。十分注重选拔人才的他,在见到司马懿后并没有委以重任,在他看来这个有着“狼顾之相”的人心机太深,恐怕会对自己家族不利。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差距(司马懿为何能胜过曹操与诸葛亮)(1)

不过,曹操虽然对司马懿存在着强烈的戒心,但这并没有阻挡住司马氏篡权的脚步,多年后司马懿依旧成功发动了高平陵之变,窃取了曹魏的政权。

那么,司马懿为何能成功呢?为何能为晋朝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若是与老对手诸葛亮相比,他有着极其明显的三个优点,甚至伟人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摘抄评价:其一(司马懿)出身世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之重臣,其二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其三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几手比曹操高明。

司马懿的韬光养晦

众所周知,无论在任何时期拥有绝对的实力,都会碾压始终处于劣势的一方。不过,若是能够猥琐发展、艰苦卓绝的斗争,或许有机会最终扭转局势。

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很多人、集团的制胜法宝,无论出于怎样艰难的情况下,始终不忘内心深处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执行,才能一步步走向了胜利。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差距(司马懿为何能胜过曹操与诸葛亮)(2)

可见在任何时期,一个人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是能否实现最终目标的决定因素。在这一点上,司马懿的表现堪称楷模,这也是伟人赞赏司马懿的第一个优点。

似乎在司马懿看来,一个人无论有多么远大的理想,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活下去。如果过早地去世,无论是多么伟大的目标都无法实现,而为了能够活着司马懿可谓是费足了心机。

在曹操广招贤才之时,司马懿的名号便传到了他的耳中,于是他便派人前去征召司马懿,但司马懿对于曹操的为人也十分了解。

这位丞相虽然爱惜人才,可一旦让他觉得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下手也是不留情面的。司马懿决定以装病的方式,来逃避曹操的征召,曹操并不相信司马懿真的有病,便派出刺客前去试探。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差距(司马懿为何能胜过曹操与诸葛亮)(3)

面对刺客的威胁时,司马懿依旧表现出病态,使得曹操暂时放弃了司马懿。装病的消息泄露之后,司马懿再也无法逃避曹操,只好加入到曹操的团队当中。

随后,曹操对司马懿的才干产生了巨大的担忧,认为他将来会对自家的政权不利。察觉到危机的司马懿立刻转换了一副面孔,每天只做基层的工作,让自己十分忙碌。

与此同时,司马懿又表现出十分安于现状的样子,一番操作之下,曹操渐渐地放下了对司马懿的戒心。

韬光养晦使得司马懿成功活了下来,成功地在曹魏集团当中站稳了脚跟,并在人才云集的情况下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种隐忍让司马懿“活死了”曹魏三代帝王。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差距(司马懿为何能胜过曹操与诸葛亮)(4)

强大的内心

曹魏中后期,在对抗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成为了曹魏集团的中流砥柱。他的身份也不断得到提升,手中掌握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讲,诸葛亮对司马懿的帮助也很大。

作为汉室宗亲,蜀汉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延续汉朝的正统,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便已经做出了明确的阐述。因此,在建立蜀汉政权最主要的目标便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可作为三国中实力最为薄弱的国家,蜀汉在各个方面都明显处于劣势,所以诸葛亮出兵北伐,其最希望达到的目标便是速战速决,以最短的时间对曹魏实施最有效的打击。

司马懿则对于诸葛亮的心思掌握得一清二楚,在对待蜀军北伐时,司马懿始终采取坚守的策略。只要能够阻挡住蜀军的攻击,曹魏政权便可高枕无忧,以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拖垮蜀军。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差距(司马懿为何能胜过曹操与诸葛亮)(5)

蜀中的道路系统极其简陋,崎岖的山路让蜀军无论是出兵还是运送物资,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魏军以逸待劳,后方的供给更是可以源源不断,双方态势相比之下使得魏军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司马懿这种以守代攻的策略是诸葛亮最为棘手的难题,为了让司马懿放弃防守与蜀军在战场上正面交锋,诸葛亮甚至还派使臣为其送去了女人的衣服,以此来羞辱司马懿。

面对诸葛亮的羞辱,司马懿非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十分大方地当着众人的面穿上衣服进行了一番展示。在司马懿看来,这样的羞辱并不能使自己受到任何威胁,大度地接受反而能够让对方陷入无奈之中。

身为曹魏的大都督,司马懿在军中无疑有着崇高的地位,如此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在面对他人的羞辱时却能坦然接受,这样的心胸是司马懿成功的另一个秘诀。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差距(司马懿为何能胜过曹操与诸葛亮)(6)

知人善任,懂得放权

除了以上两个优点外,司马懿的第三个优势便是知人善任。作为蜀汉集团的丞相,诸葛亮每日要处理的事务自然颇为繁重,常年的积劳成疾,使他的身体每况日下,进食更是少得可怜。

尽管有着非凡的智慧,但身体上的劳累却使诸葛亮在北伐时早已感到力不从心。可即便如此,诸葛亮依旧坚持事必躬亲。无论是战略部署还是战术执行,始终可以看到诸葛亮的身影。

甚至于像连弩这样的武器,诸葛亮也要费尽心机亲自设计。在诸葛亮呕心沥血的经营之下,蜀汉的各项事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这也导致了大量的人才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以至于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出现了人才真空,再也没有能够扭转局势的人物。反观曹魏集团这一方,司马懿在掌握大权之后大胆地提拔人才,对于士族阶级给予了足够的晋升通道和锻炼的机会。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差距(司马懿为何能胜过曹操与诸葛亮)(7)

在这一过程中,郭淮、王双、钟会和邓艾等一干人才相继涌现,而且对司马氏死心塌地,可以说在司马懿的激励制度之下,曹魏集团在人才方面毫无后顾之忧。

因为这些人的出现,司马懿也得以从繁杂的事务中抽身,只需要把握好政治方向,其余的事务则完全由其他人来负责。

正是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不同的处事风格,造成了诸葛亮只活到了54岁,而比诸葛亮年长两岁的司马懿却活到了72岁。

相比之下,司马懿对于人生目标的理解显得格外通透,这也是司马懿能够战胜诸葛亮的决定性因素。用《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话来说,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一剑必杀,而这一把剑他磨了几十年。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差距(司马懿为何能胜过曹操与诸葛亮)(8)

总的来说,以上三点也可归为一点,“忍”让司马懿有了高寿,活死了曹操、曹丕和曹睿,“忍”让司马懿有了机会,并且慢慢地建立了自己的实力,最终才能成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