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王圣教序》结构部分:变化之并列横、并列竖等四种

变化,是艺术的生命。

王羲之说:“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孙过庭也有类似的要求:“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在以现代文为主要书写内容的硬笔书法中,相同字、相同部首、相同点画(如:连续几个捺脚)的反复出现是常事。如何妥善安排呢?

我们在临摹练习书法或书写作品中常常会遇到重复的点画,对称的形体、相同文字,在楷书中它们可以写得一样或近似。而在行书中则应笔笔迴异,字字有别,否则,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在书写时要做到这样基本的几点:

1、点画相同时,令其在长短、曲直,提按、藏露等方面从笔势上进行变化:

2、形体相同时,使其在大小、方圆、欹侧、敛放等方面从结构上进行变化。变化虽然会使作品更具魅力,但是应该首先把握和服从统一这个大前提。不顾整体、随心所欲的变化往往适得其反。

一、并列横

相同的点画并列出现,为避免呆板,需要将几个横画进行同中有异的变化处理。点画的变化丰富,不仅仅能够带来趣味性,也能够使得字形更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一般来说,相同的横画的变化形式主要有长短粗细、刚柔曲直、错落有致、远近呼应、谦虚避让等等处理,如果使得字形内部点画变化多姿,而且和谐团聚。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1)

我们看"罣"字下部的横画处理。在楷书中,可能对横画的处理要规矩与法度许多。而行书则不然,要相对自由许多,不过不管如何,法度严谨还是必须的。在用笔上,五个横画的起笔和收笔就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和最后一横用笔较方。中间几个横画的变化则比较大而丰富,方圆肥瘦各异。第三横以圆笔为主。在以竖为坐标,横画的左右伸、缩处理也是错落有致,极尽变化之能事。再看横与横间的距离,也是极富节奏感。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2)

"三"字中的横画处理可以说非常典型,估计列举此字为范的目的也就在于此。三横的点画造型迥异。用笔的方圆,点画的错落有致,起笔的角度和收笔的变化都有微妙的表现。形不连而点画之间意态紧密。从整体上看,第一和第三画的起笔用方笔,收笔则方圆兼备。最后一横收笔自然带下,带行书笔意。中横左尖右收笔上圆下方,有承上启下之势。在曲直变化上也是顾上就下,关系密切和谐。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3)

二、并列竖

竖画的并列,同样需要变化丰富,生动多姿。因此在变化的处理形式上,也是纵横的得变化之妙。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4)

如"并"字的两竖。一长一短,上齐平下见左收右伸的变化。左竖且带上右下左斜意,右竖细劲健挺,而下伸,有悬针竖之骨或力道。注意右竖收笔前的粗细变化,不仅仅有下拉以调整整个字形的重心作用,还有不至于下部过于空间太疏的视觉效果。上两点是左粗重而右细劲,下二竖粗细处理同样如此,但交叉比较缺粗细相反,可见其匠心的禅精竭虑。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5)

"川"字和上面的三字在处理技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三竖由左低右高势排列,远近不同,但形断意连,疏密得宜,关系密切。三个竖的起笔有方圆曲直简单与繁褥的区别。第一个竖画的起笔最简洁,取圆笔意。第二个竖的起笔用方笔,如柳公权楷书的竖画。但较右竖的起笔轻灵劲峭,第三个竖的起笔方头,,粗而厚重。三个起笔有雁行之趣。收笔造型取势相同,收笔角度也相同。但粗细变化不同。三个竖画在垂直度上也有所不同。有斜正之别。就整个字形来看,三竖的造型还有开合、迎让之趣。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6)

三、并列撇

撇画的并列,在形态处理上要有曲尽其妙的变化,有长短,曲直、粗细、刚柔之不同,特别是收笔的出锋方向要有变化。不能方向相同,要如雄鹰翅膀上的羽毛的排列组合那样,整齐划一中见错落。与收笔的形态上也要有所区别。

这种变化在楷书中表现的更鲜明,如柳公权楷书中的"家"字和"赐"字中的撇画。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7)

收笔方向角度不同,有回收的,有出锋的。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8)

曲直变化也不一样。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9)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10)

"校"字中右部"交"字的撇的处理有,上画直,下画曲。上画粗,下画细。一高一低。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11)

"多"字中有四个撇向的线条和点画。在用笔上有方圆曲直轻重不同变化。特别是撇向点画线条的曲直变化,和而不同,犯而不违。最后一撇厚重。收笔前更重,有力挺千钧之势。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12)

四、并列捺

我们在临摹学习书法中几乎都知道,一字中有重捺,就要将其中一个捺画处理成反捺,以避免雷同。无论楷书和行书甚至草书中,同样需要遵循"同则变"的基本规则。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13)

"遂"字中有两个捺画,一个短一个长,短者在上,长者在下,上取反捺势。下捺和走之,连带书写。上捺取平势,回锋收笔。下捺有行云流水态。势略平,首段平,第二阶段向下略低于首段,由细渐粗,收笔段要饱满,向上,平出向右。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14)

"述"字上捺同样取平势,回锋收笔。下捺一坡三折。第一段平,由细渐粗,中段粗细较均匀,收笔部分铺毫不十分明显,略有粗细变化,呈上略仰势,平出,

写长捺要注意一坡三折的比例或节奏,特别是出捺捺角的位置。在不同的字形中有不同的变化处理。临摹前要仔细读帖,做到心中有数。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15)

五、并列钩

并列钩,也就是一字中有两个钩形笔画,如繁体字"胜"字。钩,在一字中并列出现时,同样需要变化处理,以求意别。钩的变化有写实与写意的区别,也有出钩方向的不同处理,力戒雷同。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16)

“胜”字中的两个钩画,左写实,右写意。出钩方向和形态也不同,整个看方向较接近,但右钩在左向中有带下意。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17)

"剪"字中有三个竖钩。在处理上,"月字钩平出向左,"刂"竖钩含蓄,笔不到意到。"刀"字的钩平,形态轮廓上平,下圆。用笔之重,有支撑整个字的重心之势。

集王圣教序降字的写法 集王圣教序结构例举(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