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评论1. 引导学生认识10的基数意义、序数意义,能认读数,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认识计数单位“十”,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在理解的基础上写10,初步建立数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0笔记 一年级上册数学10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0笔记 一年级上册数学10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0笔记 一年级上册数学10的认识

1教学目标评论

1. 引导学生认识10的基数意义、序数意义,能认读数,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认识计数单位“十”,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在理解的基础上写10,初步建立数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 在为“10”找朋友的过程中体会“位值”与“十进”。

4. 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的喜爱之情。

2学情分析评论

一方面,在认识10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9各数,学会了一些认数的方法,积累了一些认数经验,这就为认识10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另一方面,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课前学生虽然已经会读这个数,但它“为什么和大家(0-9)不一样?”学生不明白,更不认识个位、十位 ,不了解“一”与“十”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学生对计数单位“十”是非常陌生的。

3重点难点评论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10的基数及序数意义,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难点: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体会“位值”与“十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温故知新评论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看!小猴已经摘了一些苹果,有多少个?我们来一起数一数。请你用小圆片代替苹果,摆出这9个苹果。

师: 这时小猴又摘来1个,请你也添上这1个,9个添上1个是几个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活动2【讲授】实践操作,学习新知评论

(一)认识10的基数意义

1.多种形式数数

(1)1个1个地数:

师:9添上1是几?老师也摆出了10个圆片,我们来一个一个数一数。(学生数数)

生:1、2、3、4、5、6、7、8、9、10。

师:9添上1是几?

生:9添上1是10。

(2)2个2个地数:

师:孩子们,想一想,除了一个一个数,我们还可以怎样数?

生:两个两个数。

生:2,4,6,8,10

师:现在把10个圆片每两个放在一起,看看10里面有几个2?(学生操作)

生1:1个2,2个2,……5个2

生2:10里面有5个2。

(3)5个5个地数:

师:如果把5个摆一堆,10里面有几个5?(学生摆、数)

生:10里面有2个5.

2.抽象10的基数含义:

(1)将圆片图变成“点子图”

师:10个圆片和10苹果成了好朋友,它还要到采摘园去找新朋友,那我们把它变小些,这就变成了10个点子。(把圆片缩小,变成点子图)

(2)“点子图”找朋友

师:10个点子除了和苹果做朋友,还可以和图上的什么做朋友?(根据学生说的,把水果圈出来)出示:

师追问:这些水果的颜色一样吗?大小一样吗?为什么都可以和点子图做朋友?

归纳总结:正像同学们所说的,因为它们数量都是10,所以它们都是10的好朋友。

活动3【练习】加强对比,拓展提高评论

(一)活动“为10找朋友”—— 初步认识“位值”

师:刚认识了10,它就请我们来帮忙,你能帮10找到它的朋友吗?

出示课件:

汇报交流:谁是10的朋友?你们是根据什么来确定谁是“1”谁是“10”?

1.在石头中找朋友

生1:大石头是10,小石头做1。

生2:我们是根据石头的大小来确定1和10的。

2.在小棒中找朋友

生1:一捆小棒是10的好朋友。

生2:我们是根据数量的多和少来确定一捆小棒是10的好朋友。

3.在计数器中找朋友

生1:小狗的计数器是10的好朋友。

师追问:听了你的发言,小兔不明白了,珠子的大小一样、数量一样,为什么同样的珠子表示的意思却不同呢?

生:因为这两个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小兔的珠子在个位,小狗的珠子在十位。

师小结:你说得太好了!同样的一个珠子,放在个位就表示1个一,放在十位就表示1个十,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思就不同。

过渡:感谢大家为“10”找到了好朋友,看到一(1)班小朋友这么棒,10还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二)游戏“为数找家”—— 体会数的顺序

1.为“10”找家­ —— 寻找它在数系统中的位置

师:听说来了新朋友,数字宝宝都来了,10应该站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尺子图)

生:排在9后面。

师:放在哪个位置合适?(经历调整的过程后教师追问)为什么这合适?

生:因为得和前面的数一样。

师:和前面哪个一样?

生:要和9和8的距离一样长。

师:你太棒了,找到了一个标准,9和8之间的距离,还和其他的距离一样长吗?

生:7和8,6和7都一样长。

师:为什么一样长?

生:因为每个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多1。

师:是这样吗,让我们亲自量一量。(幻灯片展示量的过程)

归纳小结:相邻的两个数之间都相差1,所以距离确实一样长。

2.初识数轴 —— 形象感知数的“大小关系”

师:数越来越多了,尺子朋友有些成不下了,我们可以把它变细,变长,这样就能住下更多数朋友了,这样它就变成了数轴,它是数朋友的家。(出示数轴图)

师: 刚刚站好队,9和10就来比大小,中间填什么符号?

生:中间填小于号,9小于10.

师:五星也来凑热闹,它都可能是几呢?(课件出示习题)

生1:9、8、7、6、5、4、3、2、1、0

生2:只要比10小都可以。

师:比10小的数都住在哪儿?

生:在10的左边。(课件演示)

师:比10大的数呢?猜比10大的数都住在哪儿?(课件演示在10的右边)

师:它们也都排在数轴上,你认识它们吗?17后面还有数吗?

:1:(学生读数)17后面还有数。

生2:还有很多很多数呢。

师:它们是我们今后要认识的数朋友。

活动4【测试】课后总结,沟通情感评论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数朋友——10,你们喜欢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