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这个词牌很有意思,虽然短小,仅8句44个字,但中间竟然四换韵,句句押韵、两句一换韵,换韵之频繁在所有词牌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个词牌不光频繁换韵,而且平韵和仄韵交替出现,抑扬顿挫效果明显,所以很适合表达深沉、跌宕起伏的情感。

自唐代开始词人就很喜欢菩萨蛮这个词牌,自古至今产生的佳作甚多,那其中水平最高的是哪8首?如何排名?本文即将揭晓谜底,带给精美好词给朋友们欣赏。

李白写的最难的诗(史上高水平的8首菩萨蛮)(1)

第8名 唐朝韦庄《菩萨蛮 劝君今夜须沉醉》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这首词抒发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之情感。表面看这首词有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实际蕴含作者不得志之情,内心悲愤而故作豁达。

这首词用语很自然,没有任何晦涩难懂和刻意雕琢的成分,尾句“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更是近似于口语,流畅自如地表达内心压抑的情感。

李白写的最难的诗(史上高水平的8首菩萨蛮)(2)

第7名 北宋黄庭坚《菩萨蛮 半烟半雨溪桥畔》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这首菩萨蛮是黄庭坚效仿王安石所作的一首集句词,词的上阕描摹出一幅溪桥野渔图,表现渔翁怡然自乐之情,下阕写江山美景,悠然自得自在其中。

这首词写乐山乐水之情,作者抛却名利,醉心于“春风花草香”之间,读来令人心生向往。

李白写的最难的诗(史上高水平的8首菩萨蛮)(3)

第6名 唐朝韦庄《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这首词也是韦庄的婉约词力作,此词先回忆作者翩翩少年时在江南的游历生涯,一位春风得意的“少年”立马桥头,白衣胜雪,风度翩翩,引起满楼“红袖”为之倾倒,频频招手,画面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最后两句由回忆回到现实,岁月蹉跎,此时再逢春满江南,作者决定终老江南,白头不归。

全词语言婉转,流动优美,对比强烈,喜中藏悲,情感真挚而苍凉。

李白写的最难的诗(史上高水平的8首菩萨蛮)(4)

第5名 南宋辛弃疾《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叶丞相即叶衡,他于1174年拜相。此词描写辛弃疾在赏心亭的所见所感,含蓄地表达出他对叶丞相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出爱国词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期望。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几句写得极其巧妙:人们常说愁白了头,那我真该拍手笑江上的沙鸥了,它们浑身雪白,岂不是一身都是愁苦了吗?想象力丰富,笔调轻松欢快,表面很诙谐幽默,实际却蕴含满满压抑和郁郁不得志之情,这正是作者手法高明、令人叹服之处。

李白写的最难的诗(史上高水平的8首菩萨蛮)(5)

第4名 唐朝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据说唐宣宗特喜爱《菩萨蛮》这一词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令狐绹就托温庭筠写了数首菩萨蛮,假称是自己所作,进献给唐宣宗,这首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首相思之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美貌,但却无人欣赏,语句间暗含主人公孤独落寞的心情。

这首词用语很优美,尤其“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四句更是如此。这几句用反衬手法,以鹧鸪双双,衬托出主人公的孤独,大好的容貌但无人欣赏,空令年华虚度,如此更加反衬出主人公的寂寞空虚。此词很见功底,温庭筠对词把控能力高超,艺术水准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写的最难的诗(史上高水平的8首菩萨蛮)(6)

第3名 唐朝李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的作者存疑,一般认为是李白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后人的伪作,没有其他证据前,暂且认为是李白的吧。

这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词,上片写寒碧的山光林色笼罩在如织的暮烟之中,暮色愈深,主人公愁思愈重;下片写在高楼上远眺的主人公望见归鸟和驿亭,而自己归途渺茫,何时才能归乡?归之不得,思乡愈深。

全词结构严谨,情景交融,意境浑然天成,历来备受推崇。这首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很高,和李白的《忆秦娥 箫声咽》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李白写的最难的诗(史上高水平的8首菩萨蛮)(7)

第2名 唐朝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首词也是一首思乡之词,语言优美、流动婉转、情思绵绵,余味无限。

尤其精彩的是这首词一咏三叹,乡情激荡,真情毕现,读来唇齿生香,越读越爱读,越读越想读。尤其“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句,发自肺腑,读数遍令人肝肠寸断,泪眼模糊。这就是诗词的无限魅力吧!

李白写的最难的诗(史上高水平的8首菩萨蛮)(8)

第1名 南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写于公元1176年,当时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他途经造口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写此词。

这首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抒发对家国兴亡的感慨,满满全是爱国忧思之情。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发愁苦之情,尾句“山深闻鹧鸪”以景代情,愁情融于景中,更显愁深,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此词表达出辛弃疾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有劲无处可使得愁闷,但并无牢骚和壮怀激烈之词,反而不温不火,娓娓道来,以极其高深的艺术手法表达出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怀,我认为这首词堪称辛词的“压卷之作”,在整个宋词中也属顶级佳作。

李白写的最难的诗(史上高水平的8首菩萨蛮)(9)

朋友们,8首最精彩的《菩萨蛮》分享完了,最欣赏其中的哪一首?欢迎各抒己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