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二代》 王若冲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9月
而我捧着那盏灯/背着光与明/ 悄悄地/走回/那风和夜
——《灯》
或许是遗传了作家母亲的强大基因,八岁的若冲就开始写故事,后来又偷偷地写小说,但因为怕自己写得不好,尤其是怕得不到妈妈的认可,就把所有的心血压在箱底,不敢示人。哪怕是初中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她也没敢拿给妈妈看。可以说,《飘二代》不仅是若冲第一部出版的小说,更是她向母亲宣示精神独立的一部小说。是的,她还不满十八岁。
那么,何为“飘”呢?这里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这是空间意义上的飘荡无根。李锦怡说:“在路上的时候,我总是感觉自己飘起来了,随着风,居无定所。有时候我会想到在广州时的日子,还有和王尚、染秋在一起的那段时光。……身边的同学几乎都是跟着父母从四面八方飘来北京,后来一到十八岁,大家又各自东奔西走。”父辈远离故土,子辈又进一步远离故土。他们不断地更换环境,更换同学和老师,更换朋友,青春就这样飘逝,以致于对他们来说,只有“籍贯”,而没有“故乡”。第一章里安然送给李锦怡的后来断了线的红风筝,天安门广场上空令人恍恍惚惚的风筝,不正是对每个人的绝佳隐喻吗?飘一代如此,飘二代如此,三代四代五代呢?现代人这种与生俱来的乡愁,让人有种无力感。
其次,这是时间维度上的一去不归。正如张清华在《暮雨乡愁》中所说:“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可以说,这部小说抒发的青春之愁,就属于这个维度的乡愁。青春只有一次,李锦怡的青春既充满了欢乐与幸福,也不乏遗憾与迷茫。
“你觉得我有没有虚度光阴?”我转向车窗外,问杜嫣。
她回头,然后说:“这得问你自己。”
“我不知道。”我摇了摇头,“有时候我会想起染秋,想起我一直渴望拥有她那样青春,她的主题一直那么明确那么耀眼。到头来我的青春都和想象里差之甚远。”
不管这段青春与她的想象差了多远,但正如兰波所说的“生活在别处”一样,有了从不缺席的遗憾,生活才更真实可爱吧!她告别满载青春回忆的列车,在踏上未知前路之前,亲自为过去做个“祭奠”。
再次,这还是心理层面上的为梦追寻。风筝的天性是挣脱,风让它对蓝天的追寻至死不渝。不仅是自认为丑小鸭的李锦怡,还是为了在北京高考买了柬埔寨国籍的卫比特、爸爸离婚后一直不管她的王尚……看似每天漫无目的,实则都在满怀期待地生活。她们因有梦想而努力,而挣脱,而反抗。重庆青年报(www.cqqnb.net)从这一点来看,“飘”意即“成长”。
作者在书中不仅表达了对于友谊、青春、梦想、人生和社会的种种思考,还顺便观照了中国教育的某些现实。
李锦怡的第一位班主任侯曼是一位语文老师,她每天布置的摘抄作业格式繁复,黑蓝绿橙各色笔都有严格的使用要求,甚至连页边距都必须是两厘米。她批阅作业时,从来只关心格式,不检查内容。如果有人不按要求完成,她会当众奚落,并严加惩罚。
副班主任聂老师身体不好,经常腰酸背痛,李锦怡心疼老师,自发给她捏肩,聂老师奖给她很多巧克力。但后来发展成半个班的学生为了获取好处而讨好聂老师,谁给聂老师捏肩,她就给谁发糖或者给予其他便利。李锦怡觉得事情变了味儿,不再捏肩,却得到了聂老师含沙射影的批评。
四年级时的班主任柳岸很有童心,他在班会课上带着大家做游戏,写作文前带着全班去树林里赏落叶;但他有时却不懂得尊重学生,他把大家拉到操场,要求一个个“举报”扰乱班级秩序的同学,弃权的同学会遭到体罚……
作者几乎是用写实的手法塑造了风格各异的教师形象。他们是如此的真实生动,在他们身上,你一定能窥见自己生命中某个老师的影子。作者并没有流于表面,她实际上通过小说郑重地抛出了现实性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究竟要用怎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我们可能都在教育孩子要听话,却忽略了让他们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其错误本质是把“师”“长”凌驾于“道”之上,这并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李锦怡是个是非分明的学生,当某个老师教育失当时,起初她会选择屈服,但她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坚持原则,敢于通过语言或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女孩,其实是有着自己的个性主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虽然对自己不太满意,但她是拥有自觉意识的健康的人。
小说中有一个名字出现了五百六十七次,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名字,她就是“染秋”。染秋天赋异禀,考试从来都是第一名,是一尊独孤求败的“学神”。她从小被国家项目重点培养,她跟着其他天才少年们一起征战四方,斩获金牌与奖杯无数,五年级起就不断有世界顶尖大学邀请她提前入学,她初中入学时就读完了康德的一本德语原著,但她真正热爱的是钢琴。
染秋是“我”不可逾越的山峰,是“我”渴望的完美形象,但她一直都生活在父母的掌控中,她唯一一次自主的选择却引来了母亲的以死相逼,后来染秋投了未名湖。染秋生来光环无数,却无法照亮哪怕一架钢琴,她是作者寄予最多同情的幻影。染秋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是谁害了她?和现实中类似的事件一样,它不断拷问着这个社会,令任何人都无法回避。
或许,可以代作者武断地一问:我们的社会是需要更多的李锦怡还是染秋?
至此,我认为王若冲创作了一部青春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似乎并无不妥;而说她在这部作品里展示了自己的野心勃勃,大概也未尝不可吧!一个十七岁的少女,能够通过较为得当的剪裁、叙事,运用温情却不乏冷峻的笔触,塑造出众多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人文情怀,实属难能可贵。这一切使得这部小说干净纯粹,可圈可点,也使读者对她的下部小说充满期待。
这部小说里有悲伤,但并不绝望,相反,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信心和勇气,而这些能够给我们直面任何困难的力量。就像她在高一创作的诗歌《灯》中表现的那样,手中捧着一盏灯,并不是因为要投奔光明,而是要用它来直面黑暗。(文/张 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