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事在心上练心在事上磨(王阳明事上磨练)(1)

古人曾言:“欲成大事,必读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几百年来,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从明代的李贽、张岱到清朝的曾国藩、梁启超,再到民国时期的孙中山、蒋介石等人,都把他奉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梁启超曾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作家余秋雨这样评价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寥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

王阳明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做了极致,他的心学智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思想,甚至对于整个东南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的明治维新,便是以阳明心学为理念,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集儒释道的智慧为一体,以儒为表,以道为骨,以佛为心,成为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哲学思想。

王阳明事在心上练心在事上磨(王阳明事上磨练)(2)

1472年10月31日,明成化八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传说,王阳明出生的时候,他的祖母梦见仙人驾着一片瑞云,送给他一个婴儿。他的祖父便为他取名为“王云”。

但是,王云长到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直到有一天,一位高僧路过此地,说了句:“好孩儿,可惜道破。”他的祖父因此为其改名为“守仁”。语出《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改名之后的王阳明,好像一下子突破了所有的束缚,他的神秘,他的聪明慢慢凸显出来。

王阳明年少在京师读书时,曾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笑答:“第一等事当然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然而王阳明却并不认同,反驳道:“我认为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

王阳明从小变有圣贤之志。对他来说,做圣贤并非为了外在的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探求生命的奥秘,依道而行,致良知。

二十二岁时,王阳明参加会试,两次落榜。当别人都在为他落榜惋惜时,他却说:“世人以不登第为耻辱,我以因为不登第而动心为耻辱。”

三十五岁那年,王阳明上书言事,却得罪了当时权倾一时的宦官刘瑾。先是被廷仗四十,然后又被下放大狱。死里逃生,最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

王阳明事在心上练心在事上磨(王阳明事上磨练)(3)

当时的贵州龙场,还是一片蛮荒之地。他的身心都在经受着磨炼。王阳明结合自身的经历,日夜反省,终于参透了心灵的秘密。这也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他意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一切都在“我”的心中。心外无物,心即是理。“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心是一切的本体,世上无心外之物。看似有些唯心,但其实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智慧。

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将自己的心念与所做的事情相结合,让内心接近道的规律,顺其自然,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不因困难而畏惧,不因挫折而气馁,持之以恒地努力,培养自己的毅力,朝着目标坚持下去。

当一个人意识到真正的自我,他的智慧变会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内心进入到一种宁静的境界,拥有创造一切的力量。

王阳明事在心上练心在事上磨(王阳明事上磨练)(4)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明白道理,还有依据道理而行动的意念,才是真知;明白道理,没有依据道理而行动的意念,等于不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其实也是“心即理”的延伸。

自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的后半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他能文能武,有圣人之志,心怀天下苍生。

他一手抚卷,创立“阳明心学”体系,广受弟子,教化民众。另一手持剑,镇压南赣叛变,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平定西南叛乱、降服断藤峡盗贼。

他用一己之力,力挽大明江山。《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曾称其为“千古第一等人”。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带兵打仗的过程中,王阳明提出了这句话。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如果内心私心杂念太重,就无法清晰地看清局势。只有清理内心的杂念,让其接近“中和”的境界,符合“道”的理念,才能真正超越自己。

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唯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才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处,当我们把这些磨难当做人生的修行,那么心态也就不一样了。艰难困苦,正是磨炼心性的最佳时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去除纷繁的杂念,进入专注、宁静的状态。

事上磨练,心上修行。心若不动,万事从容。

王阳明事在心上练心在事上磨(王阳明事上磨练)(5)

作者:茶诗花,安静的写作者,文字里的修行者。安般兰若签约作者,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洞见》《十点读书》等千万级大号转载。开一间茶馆,饮红尘悲欢。执一支素笔,写世间温情。已出版美文集《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京东、当当全网热销中。公众号:茶诗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