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世界舰船》杂志媒体网站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希望加强潜艇力量并有效运用,这已经成为海上自卫队认真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日本今后引进的潜艇将抛弃普通的铅蓄电池,改用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lP),延长潜艇在水下的续航时间,从而可以部署在主要海峡,实施伏击以及破坏海上交通线。

日本潜艇服役现状(好钢用在刀刃上)(1)

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可采用闭式循环柴油机技术,让潜艇柴油机可以像在水面运作一样在潜行的时候运作,通常来说是通过使用制氧剂,或压缩液态氧气来提供柴油机所需的氧气。由于金属会在纯氧环境中燃烧,所以通常来说闭式循环柴油机中运作所需氧气都回加入杂质气体,比如氩气或者柴油机产生的废气。另外,西门子公司设计出了一种输出功率可以达到30至50千瓦的燃料电池,德国海军的212A型艇中将9个这种电池作为一组电池组装备于潜艇中。而后209型和214型也使用了这种技术,在这些潜艇上装备的是输出功率为120千瓦的电池组。

日本潜艇服役现状(好钢用在刀刃上)(2)

日本军事专家斋藤隆强调,日本海上自卫队未来的潜艇部队应奔赴更远、更广阔的水域执行巡逻监视任务。这不但要增加潜艇的数量,更要求潜艇提升搜索速度。假如速度能提高一倍,那么其搜索范围就会相应地扩大一倍,考虑到日本周边国家海军普遍列装高速鱼雷,日本新潜艇的设计不能一味以“突破20节最大航速”为追求,毕竟潜艇再快也快不过鱼雷,应配备相关鱼雷诱饵等“软杀伤”武器。

日本潜艇服役现状(好钢用在刀刃上)(3)

图注:日本海上自卫队“宙斯盾”驱逐舰提供强大的防空能力

日本《丸》杂志报道,新潜艇的“网络中心战”能力是重点,日本海上自卫队需要建立潜艇、水面舰艇与巡逻机进行交互式信息传输的战术网络,实现“一点侦知,系统反制”。从2013年起,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部队进入“忍耐期”,由于采购新潜艇的速度赶不上部队扩编的速度,海自只能采取延长现役潜艇使用年限的办法,实现“到2018年有22"艘潜艇服役”的建设目标。但是,“老骥伏枥”的潜艇如何堪用,是海上自卫队高层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按照惯例,海上自卫队会在潜艇执勤满16年后予以退役除籍。

日本潜艇服役现状(好钢用在刀刃上)(4)

图注:日本亲潮级潜艇

根据22艘潜艇的保有量,今后无非采取两种措施扩充潜艇数量:一是将现役潜艇使用年限拉长到22年,二是在新建潜艇时提高质量控制,力求新艇的战斗力不会过早落伍。就海军专业而言,潜艇的“老龄化”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艇体老化,即艇壳材料腐蚀、磨损以及绝缘能力降低,这是长期使用后造成的必然结果,非人力所能抗拒:二是装备陈旧,如武器性能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很难保持先进,甚至出现“建造时指标领先,完工时却告落伍”的情况,导致服役寿命缩短;三是经济问题,维护潜艇所需的经费往往超过潜艇本身的造价。

日本潜艇服役现状(好钢用在刀刃上)(5)

海上自卫队高层表示,要想延长潜艇的寿命,从规划设计之初就要着手。一是“指标放松”。即对不影响核心性能的部位不选用‘精密设备及昂贵的材料,降低采购成本和后续维护费用。同时应将这些部位设计为模块化结构.以便“随拆随换”;二是该用高档材料的地方必须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尽管这可能使潜艇售价高企,但因此延长的使用寿命可以抵消部分成本;三是着眼未来作战引进现代化装备,并在设计时事先预留空间,方便后续的升级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