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

周炼霞

说起民国时期的“才女”,大概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例如林徽因、凌叔华、冰心、张爱玲等,都曾是世人热衷追捧的对象。

相较于女子的才华,人们却更愿意对她们的容貌津津乐道,仿佛这世界少了“美女”,那半边天便失去了颜色。

于是,才貌双全成为对女子最高的评价,在那个没有美颜技术的年代,真正兼得“才”与“貌”的女子并不多见,周炼霞便是其中一位。

然而,在人们眼中天生倍受命运青睐的她,却有着跌宕起伏的一生。

1905年,周炼霞出生于湖南湘潭一户书香门第,父亲周鹤年是当地有名的画家,由于家境渊源,周炼霞自小便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2)

周炼霞

都说女大十八变,其实天生的美人坯子从小就可以看出来,周炼霞天生丽质的美貌,在幼年便格外引人注目,是真正的从小美到大。

与大多封建家庭的女子不同,由于父亲的开明,周炼霞四岁起就开始接受文化教育,天资聪慧的她,常常可以说出令先生惊叹不已的话。

周炼霞六岁那年除夕,全家人在院中写春联,父亲主笔,在喜庆的红纸上写下上联“辞旧岁劲松染霜松尤绿”,此时恰逢友人登门拜访。

父亲只得放下墨笔前去迎客,再回到院中时,却见另一张红纸上,一行幼稚的笔迹写着“迎新春寒梅映雪梅更红”,正是周炼霞所写。

周鹤年见后大喜过望,女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学识,将来必成大器。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3)

周炼霞

后来,周家移居上海,因父亲收藏了诸多名人字画,周炼霞常常一个人泡在画堆里,她喜欢花鸟和仕女图。

看得入迷时,她会将鼻子凑到近前,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露出甜甜的微笑,仿佛可以嗅到画中清甜的气息。

14岁时,有一次周炼霞趁父亲不在家,便在父亲的书房中临摹起唐伯虎的仕女图,笔锋虽略显稚拙,但也不失灵动之气。

当周鹤年看到这幅画后,对于女儿的绘画天赋颇为震惊,而后不惜重金聘请著名画家尹和白为师,后又令女儿从师于郑凝德学画。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4)

周炼霞

很多人说,一个人的成就在于1%的天赋,和99%的努力,其实并不尽然,对于艺术领域来说,天赋往往是常人无法跨越的一道鸿沟。

通过名师点拨,周炼霞的绘画天赋很快就被激发了出来,十六岁的她,对线条和色彩的把控就已炉火纯青,这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

拥有倾城的容貌和精湛的画技,在常人看来,周炼霞已经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女子,然而优秀的人却往往比普通人更加努力。

都说诗画不分家,周炼霞17岁时便拜诗词大家蒋梅笙为师,由于聪慧伶俐,对老师的作品总是有独出心裁的领悟,因此倍受蒋师宠爱。

不仅如此,周炼霞的诗作也颇具飘逸潇洒的风格,往往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可以说她是蒋梅笙一生中最得意的弟子。

放眼古今艺术界,有人靠“画”出名,有人靠“诗画俱佳”出名,却极少有像周炼霞这般以“人美、诗美、画美”三位一体被世人称道。

20岁时,周炼霞已是国内艺术界炙手可热的名媛,她所画的“仕女图”体态清丽婉转,婀娜多姿,在当时就被很多大家收藏。

著名作家郑逸梅曾对周炼霞有这样的评述:“她的画风浑然天成,诗风清丽秀雅,但和她本人的美比起来,似乎又黯然失色。”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5)

郑逸梅

与当时大多数经济不能独立的女性不同,周炼霞在当时已有不菲的收入,凭借着自己的一笔丹青,她与众多山庄签约作画,扇面供不应求。

年轻漂亮,才华横溢,这样的女子身边一定不乏风流男士的追求,很快,周炼霞便和一位邬姓男子陷入了爱河,并决定“闪婚”。

然而,在情感上,命运并没有给周炼霞才子佳人式的开局,因婚后性格上的不合,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几个月便宣告终结。

诚然,年轻人的爱情往往有令人惊艳到窒息的炽烈,但往往就是这种炽烈,掩盖了隐藏在婚姻下,无尽的柴米油盐和生活的布帛菽粟。

失败的婚姻中,受伤的往往是女人,哪怕是周炼霞这般聪慧伶俐、才貌双全的女子,也会因陷入爱情的痛苦而日渐憔悴。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6)

周炼霞

在婚姻中郁郁寡欢的她,只能在各种文艺活动中寻找心灵的解脱,彼时的上海是艺术的潮流之都,各种沙龙派对层出不穷。

周炼霞将自己置身于各种艺术沙龙之中,与艺术家们在一起讨论画作和诗词让她感到无比快乐,她的美貌和才华也吸引着在场所有的人。

1927年,21岁的周炼霞在老师蒋梅笙家的诗词沙龙中,遇到了她一生的真爱——徐晚苹。

徐晚苹亦是蒋梅笙的学生,出身书香名门的他,同周炼霞一样自小便精通书画,因徐家的背景关系,徐晚苹在上海邮局谋了个闲职。

平日里,徐晚苹则是过着诗词歌赋、绘画摄影的闲适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能玩得起摄影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徐家的家境可见一斑。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7)

周炼霞

那天围坐在蒋梅笙家的客厅中有很多陌生的面孔,还未等大家熟络起来,周炼霞便发现其中一个男子正举起相机对着自己。

习惯了男士目光的她,礼貌的微笑着,然而当相机移开遮挡着的脸庞,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周炼霞竟怔了一下。

那感觉仿佛被一双深邃的眼睛带入了一汪清泉,爱意的降临就是这般突如其来,没有任何道理,只是一瞬间的怦然心动,却无比真切。

徐晚苹笑着坐到周炼霞身旁:“我看过你画的仕女,那是我见过最优雅恬静的女子,本想托人收藏一幅,但是现在不需要了。”

周炼霞略有错愕地笑道:“为什么?”

徐晚苹举了举手中的相机:“因为我有了一张比仕女更美的画。”

周炼霞噗地一声笑了出来:“那你可要收藏好了,不要被人偷去了才好。”

徐晚苹注视着她的眼睛,深情脉脉地说:“照片刚刚藏好,心就被偷了。”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8)

周炼霞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静止的一瞬间,心中仿佛经历了惊涛骇浪一般,一股莫名的情愫萦绕在两人的心头。

周炼霞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我知道有一双眼睛在角落里望着我,他拿起相机,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快门的声音仿佛一道闪电拍在心里,而后稳稳抓住了我的目光。”

徐晚苹与周炼霞无疑是张恨水小说中一样的人物,没有什么比才子佳人在一起更令人觉得美好的事,很快,两个炽热的灵魂便相爱了。

同年秋天,徐晚苹与周炼霞在上海结婚,富家翩翩公子迎娶白富美,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亦被传为一段佳话。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9)

周炼霞

婚后二人的生活琴瑟和鸣,周炼霞各处写生作画,徐晚苹就为以妻子为模特拍摄人物照片,并将照片刊登在报刊和杂志上。

不能否认,徐晚苹的摄影对周炼霞的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将她的美貌公诸于世,真正将周炼霞推向了事业的巅峰。

此后,夫妻二人又联合推出了《影画集》,一度风靡沪上,摄影和绘画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宛如他们的爱情一样,着实令人嫉羡不已。

十年间,他们相继生育了4个儿女,周炼霞并未因生育而变得人老珠黄,反倒多了几分成熟典雅的韵味,上海的报刊一度称之为“炼师娘”。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0)

徐晚苹与周炼霞和他们的四个孩子

这十年,徐晚苹与周炼霞几乎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事业有成,夫妻恩爱,家庭美满,是二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然而,世事无常,命运的改变总是不由自主地降临在每个人的身上,在那个世界格局动荡的年代,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打破了周炼霞一家多彩而安逸的生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面对满目凄然,周炼霞常常无心作画。

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战争年代百姓温饱都成问题,谁还会有心情欣赏画作呢?

几个月后,上海沦陷,徐晚苹夫妇居住的租界内,因各方势力鳞次栉比,成为了战争中的“孤岛”,在硝烟的包围中依然灯红酒绿。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1)

周炼霞(左三)

周炼霞对此愤然不已,抱着一颗爱国之心,周炼霞放下画笔,转而用文字作为武器,发表大量抗战诗词,激发民众的爱国斗志。

徐晚苹也借着邮局的工作之便,帮助爱国人士秘密刊印和邮寄救国刊物,丈夫的工作虽令周炼霞惶惶不安,但她依旧默默地支持着。

1939年,汪伪政府在上海租界成立特务机构,大肆暗杀抗日救亡的爱国人士,租界区不再是安全之地,变得人心惶惶。

丈夫每一个夜晚的关门声,每一次宵禁后的枪鸣声,每个街头巷尾的噪乱声,都令周炼霞心惊胆战,她只得拖着孕身为丈夫祈祷。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2)

周炼霞

“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想见。丁宁后约毋忘,星眸滟滟生光。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周炼霞的这首发表在《海报》上的《庆清平-寒夜》,正是当时夫妻二人在上海的真实写照。

1945年,抗战胜利,在经历了多年艰难的岁月后,徐晚苹夫妇二人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徐晚苹与周炼霞的爱情变成更加情比金坚,他们终又拿起了画笔和相机,重新投入到艺术的创作中。

那一年,全家人一起畅游西湖,在波光潋滟的西子湖畔,周炼霞的倩影映着迟暮的夕阳,与画板中的美景,一起被定格在徐晚苹的镜头中。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3)

周炼霞的《庆清平-寒夜》

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又重新找到真爱,经历了战火纷飞,如今膝下子女承欢,周炼霞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仅仅是命运调侃的开始,好景不长,本以为苦尽甘来的夫妻俩,却接到了国民政府的一纸调令。

1946年,徐晚苹被临时调往台湾接管曾由日寇占领的邮政系统,为期半年,对于徐晚苹工作上的安排,夫妻俩都感到些许沮丧。

好不容易盼来的美好生活,却又要短暂的分离,周炼霞亲自为爱人准备好衣物和生活用品,一直将徐晚苹送到码头。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4)

周炼霞

在码头凌冽的海风中,周炼霞与徐晚苹深情相拥,夫妻情深令人动容,周炼霞深情地望着丈夫:“照顾好自己,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

令周炼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等,竟然等了34年。

来到台湾的徐晚苹因工作成绩出众,被任命为台湾省邮政局局长,本是临时出差,却变成了常驻。

徐晚苹想将妻儿接到台湾与自己相聚,却又被解放战争的炮火打乱了计划,刚刚经历了短暂和平的中华大地,再一次烽烟四起。

解放战争的打响,也令徐晚苹与周炼霞夫妇体验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愁绪。

随着战争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撤逃台湾,也彻底切断了海峡两岸的一切往来。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5)

周炼霞

那些岁月里,不知道夫妻二人留了多少眼泪,却始终跨不过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战争中的“生离”往往比“死别”更令人痛苦。

新中国成立后,眼看着孩子们慢慢长大,周炼霞也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失去了丈夫陪伴的她,生活虽过得安逸,却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为了缓解对丈夫的思念,她只得再次将自己投入到文学和艺术中来,与20年前不同,这次她选择了“等待”。

也许有人说这样的等待毫无意义,因为没有期限,你永远不知道那个终点在哪里。

但是人们不曾想到的是,对于周炼霞来说,等待不只是为了那个终点,也是为了当下的希望,只有等待,才有希望。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6)

周炼霞

1956年,上海成立中国画院,周炼霞成为最早一批的女画家之一,为中国画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当时,正值国家大力推动文艺发展之时,周炼霞为国家需要,日以继夜地创作了大量的画作。

后来,在参与创作大型画作《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周炼霞比任何人都热情,没有人比她更盼望两岸统一,因为在海峡对岸有她的爱情。

正当她挥洒汗水为祖国文艺事业发光发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打乱了周炼霞的生活。

1966年,周炼霞因作品中的封建时代人物形象,以及台湾公职人员妻子的身份而遭到了质疑反对。

那时,关于文艺内容的条条框框,极大地打击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而对于丈夫的身份,周炼霞又是这般身不由己。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7)

周炼霞

在那段黯然无光的岁月中,很多文人墨客都因不堪屈辱,而放弃了生命,但周炼霞却一路咬牙坚持了过来。

朗朗乾坤,终有拨乱反正的一天,当暴风雨过去,周炼霞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从中国画院退休的她,依旧一个人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

这一生,许是大梦一场空,许是孤影照惊鸿,但周炼霞始终没有放弃等待她的爱情,她坚信海峡的另一端,一定有一个人同她一样的思念。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8)

周炼霞

1980年,75岁的周炼霞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件,看着信封上似乎确凿熟悉的笔记,周炼霞颤抖着拆开了信封。

“炼霞,我是晚苹。”

一句陌生又熟悉的称谓,令周炼霞热泪盈眶,她知道,没有别人,没有别的可能,就是他,我的爱人。

原来,这三十多年,徐晚苹一直在托人打听周炼霞母子的消息,却始终石沉大海,没有音信。

在台湾邮政部门退休后,徐晚苹定居美国,幸得中美建交后,才几经辗转打听到周炼霞的消息,当知道妻子还活着,徐晚苹泣不成声。

信中,徐晚苹邀请周炼霞一同赴美生活,曾经的孤独、等待、痛苦、屈辱仿佛如一场梦,醒来过往的一切都与世无争。

75岁高龄的周炼霞在小儿子的陪同下,登上了飞往美国洛杉矶的航班。

周炼霞子女(丈夫因工作赴台)(19)

徐晚苹与周炼霞在美国的婚礼

时隔34年的再次相见,千言万语都消散在深情的目光中,真是应了那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我们不能够想象重逢的那一刻,两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心中的感慨,任何语言在那一天天煎熬的岁月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信念,让周炼霞在有生之年圆满了自己的爱情,都说岁月不饶人,但岁月也终究没有负了你我,想必应该是知足的。

按照美国当地的法律,分居三十年的夫妻需要重新登记结婚,在亲友的一片祝福声中,75岁的周炼霞再次嫁给了徐晚苹,成为他的新娘。

那一刻,周炼霞仿佛回到了21岁的秋天,温暖的阳光洒下来,将时光染成金色,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历尽沧海,归来仍是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