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绿水青山离不开司法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加大环境权益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不断深化环境司法国际交流合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11月18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官微开设“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专栏,集中展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队伍中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事迹与风采。

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许婷婷,一位来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人民法官,带领湖州中院环资庭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参与《人民法院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的角色定位研究》课题,获最高法院环境资源结对研究成果一等奖。组织开发建设全国首个生态环境司法智能治理平台——“法护两山”集成应用,亮相世界环境司法大会,获评全国智慧法院创新案例。

许婷婷张家港 执公平正义之剑(1)

许婷婷

执公平正义之剑 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沈某等8名被告人的非法采矿行为得到了法律制裁,但裸露的山体却难以通过他们的服刑得到复原。生态环境破坏易,而修复难。被告不懂修复,有资质的机构无渠道介入,于许婷婷而言,如何做好环境司法保护的后半篇文章,更为重要。她通过“法护两山”集成应用召集多轮专家论证会,联合生态、自然资源、第三方机构确定修复方案,在线公开修复过程,全程接受公众监督,最终,运用喷播复绿技术,让山体复绿,青山复美。

许婷婷张家港 执公平正义之剑(2)

生态环境好不好,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身为环资审判法官,她深刻地认识到守护生态环境,就是守护人类美好未来的重要意义。从事环资审判5年以来,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320余件,无一件改判发回。参与审理全国首个违法使用“COD去除剂”干扰监测设施污染环境案,在无司法裁判先例可循下,明确违法属性,彰显了司法人守住生态底线的决心和担当。她积极探索案件原发地普法式审判,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矿区、湖边进行巡回审判。今年以来,已开展巡回审判并当庭宣判公益诉讼14件,组织人大代表、当地群众等旁听400余人次,案件自动履行率、服判息诉率、当庭宣判率均为100%。

许婷婷张家港 执公平正义之剑(3)

她还在环境司法保护制度机制上不断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环资审判需要更专业,她就探索由一家基层法院适用“四合一”审执模式集中管辖全域环资案件,统一裁判尺度,总结裁判规则;环境要素流动性强、污染事件可能跨区域,她就协调长三角六家地市级法院签订环境保护协作意见,加强协同协作、共保共护;生态修复缺少固定场地、缺乏规范操作,她就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集群建设制度,16个基地应运而生。今年,最高法院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到——“‘森林法官’守护森林竹海,践行‘两山’理念”,就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褒奖。

许婷婷张家港 执公平正义之剑(4)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加强环境资源审判,高度契合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的生动司法实践。她愿将青春贡献给祖国的碧海蓝天,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青山、不负人民。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编辑:逯璐

许婷婷张家港 执公平正义之剑(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