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抠手指了,赶快写作业”“能不能快点把衣服鞋子穿好,上学马上就迟到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孩子拖延磨蹭正常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孩子拖延磨蹭正常吗(这四招比你催100遍好用)

孩子拖延磨蹭正常吗

“别再抠手指了,赶快写作业!”

“能不能快点把衣服鞋子穿好,上学马上就迟到了!”

“吃饭的时候不要挑三拣四,再磨叽一会儿菜都凉了!”

孩子的「拖延症」,真是让父母头大!

好好跟他说,他左耳进右耳出;大点声催他,他又产生逆反心理。说不准,还要和你对上几句。到底该咋办?

别着急,孩子的任何行为背后,都能找到根源,尤其是「拖沓磨蹭」这件事,无外乎是如下四个原因所导致!

01

孩子能力不足

有些孩子爱磨蹭并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比较差,本体觉发展不足,动作比较笨拙,所以做起事情来,尤其是做一些操作性的动作时会比较吃力

比如,在很多人看起来非常随意的穿衣洗漱,可能对他们来说就是不太容易掌握的技巧,更不用说扣扣子、系鞋带这些更考验手部精细和手眼协调的动作了。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味催促是无用的,反而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怎么办呢?

先找到原因:孩子动作笨拙,身体不协调,大多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过度代劳事事包办,以至于儿童缺乏足够的操作经验所导致。

★ 改善方法:

1、减少包办代办: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操作,并且允许孩子试错。只有经过不断地尝试,孩子的能力才能有所进益。

2、加强本体觉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如攀爬滚蹦跳;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夹豆子、穿珠子等。

02

没有时间观念

孩子的时间观念不是天生的,他不像大人一样,对时间有着明确的认知。

也许在他看来,你口中的马上,一会儿并非让他加快速度做手中的事,并且他也不了解怎样是快,怎样是慢,对于时间的概念他们是模糊的

所以,在家长催促他赶快的时候,他往往会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 改善方法:

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认识时间概念,具体可以这样——

1、如果孩子年龄还小,不认识时钟,我们可以用闹钟设置定时,比如三分钟内让孩子把衣服叠好,五分钟内和孩子一起收拾好玩具,把时间具象化;

2、对于已经认识时钟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列好每日计划,一项一项列举出来,适时提醒孩子时间,让他提前做好规划和应对。

03

家庭环境影响

有些家长自身就存在严重的拖延症,今日事拖到明日再做,答应孩子的承诺也一拖再拖。

这样的成长环境,潜移默化中也从负面影响了孩子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另外还有一类家长,平时风风火火,做事从不拖泥带水,那这种家庭下成长的孩子,为什么也会变得拖沓磨蹭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家长每当看到孩子慢吞吞做事,即使孩子以正常的速度做事,家长也会认为孩子动作太慢,更加催促。久而久之,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就会故意慢悠悠地做事

★ 改善方法:

1、家长要以身作则:要知道,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要先学会以身作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带动孩子成为自律的人。

2、给孩子一些时间:孩子的各项能力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起初年龄小能力弱时,所需要的时间自然更多。多给孩子一些时间,等到能力提升,效率自然会逐渐提高。

04

孩子不感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越是感兴趣的事物,孩子的大脑神经就越容易进入积极的工作状态,越有助于他们大脑皮层相关记忆区域的神经连接。

也就是说,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就能做得更投入,并且更积极地去做,记忆力也会越好

这样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学龄期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会磨蹭,但看动画片的时候却很积极。

因为学习是考验儿童专注力和思考能力的一件事,他必须集中精力才能做好,这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并且一旦遇见困难,他便会懈怠,进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外在表现就是写作业磨磨蹭蹭,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刻。

★ 改善方法:

1、积极沟通:父母和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当下学习困境,积极疏导。同时,多表扬,发现孩子的优势之处并放大,提高孩子自信心;

2、做感统训练:感觉统合是儿童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触觉好了,孩子做作业时不容易分心磨蹭;视听知觉好了,孩子更能吸收课堂知识;前庭觉发展好了,做题时孩子也能更快速地从脑海中做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做题正确率高了,孩子的兴趣自然也会水涨船高。所以,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给儿童进行感统训练,比如做触觉按摩,多玩跳床、荡秋千等前庭游戏,帮助孩子应对学习困难,提高学习兴趣!

各位家长,学会怎么应对了吗?赶快用起来吧!

关注老岳,一起科学育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