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联只能以图片展示,观音山下联要详细介绍会超过十万字,手机无法容纳这么多字,此下联只能用此法展示和分篇展示!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

为什么开笔礼要写“人”字而不是其他汉字?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2)

为什么“佛教”会在中国发扬光大,是因为“谁”才能被中国百姓接受?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3)

佛教是东汉时期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当时传入中国时百姓很难接受佛教文化,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4)

也不理解佛教文化,在中国相当难发扬,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5)

有一天,佛教的传教士在偶然间看到《周易》第二卦“坤卦”的文言传,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6)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7)

此文言传就是“孔子”所撰写,当时佛教的传教士相当兴奋,终于找到救星了,

我们的佛教就是讲这个的,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8)

所以佛教的发扬光大是结缘“周易”和孔子的“礼”!才有今天的词语“礼佛”。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9)

因为在当时年代只要是涉及到孔子的“礼”和跟孔子所说的话老百姓都认为是对的,孔子所说是不会错的!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0)

东莞观音山为什么要弘扬孔子思想?至圣先师的“礼”字关乎着毎一位中华儿女的思想,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着“至圣礼”,“至圣礼”从来就没有脱离每位华夏儿女,教诲每位华夏儿女以礼待人,以礼相待,和睦相处,文明礼让,且随处可见,随处可用,在家中可见可用,在每条大路上可见可用,在每个城市里可见可用,在中国家家户户,街头巷尾里里外外都充满了“至圣礼”,在东莞观音山上敬神礼佛祈福,参观的所有礼仪表演都是“至圣礼”。至圣先师孔子建立的“礼”教化了中华儿女两千多年。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1)

在东莞观音山所有的“礼乐”表演,汉唐嫁娶礼仪,万人姻缘礼仪活动,状元出巡礼仪,祭孔典礼,拜至圣先师的拜师礼仪,人生启蒙的开笔礼仪,孝敬父母的感恩礼仪,迎接游客的“宾礼”表演,等等,随处都可见“至圣礼”,观音广场的“礼佛”祈福都是至圣礼,也是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发扬光大的直接原因,也是印度现在没有佛教的原因,只有“至圣礼”才能使万事万物和谐相处,只有“至圣礼”才能引导世界走向文明,成为世界大同地球村!

“至圣的礼”从周朝东周春秋时期到如今21世纪从未中断,引导教诲每位华夏儿女如何为“人”,为人应当如何才是正确的方向,还指导如何待奉父母,孝敬长辈,尊师重道,与人为善与人相处,做到上效天理,下行孝道,合乎“礼仪”的正确人生道路。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2)

曾国藩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秉乎礼”。只要把“心”修好了,做任何事都凭良心,做任何事都将心比心,以礼行事,人人有礼,则天下大同!

一个家庭做任何事都合乎礼仪,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此家庭必定和谐兴隆,一个国家仁心爱民以礼治国,则国富民强,兴旺和谐昌盛,百姓安乐!这就是中国继孔子之后为什么要走“礼”的路线,纵观历史走“礼”路线的朝代都是中国“鼎盛”时代!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3)

从周朝的西周,汉朝的西汉,唐朝贞观,明朝的洪武永乐都是很好的见证。也是古代为什会有“礼部”这个行政六部之一的原因。

这也是“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号召每位社会成员要做“四有”新人,大力推行要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世纪新人!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4)

“礼”是中国教育家,思想家,至圣先师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念,春秋时期孔子通过收集总结,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文明文化遗产,继承弘扬古代“礼”的观念,赋予新思想礼义仁的内涵,创立起一套以“礼”为核心价值观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孔子儒家思想体系中,“礼”不仅仅包含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和规矩,而且包括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制度和规范,包容了各种制度和规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伦理。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5)

“礼”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范畴,这个思想范畴具有广泛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在孔子儒家思想学说中,“礼”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通过孔子礼的思想行为引导,约束和规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从“礼”的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就是“礼”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政治就是“礼”的政治,这就是“礼治”,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礼”的历史,“礼”在中国古代的文明程度及在民族精神,和社会政治中的作用,彰显独有的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礼”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6)

不知礼,无以立也,在孔子思想中,“礼”是人生立世的根本,不学礼不知礼,就难以在世上安身立命。中国古代的文明礼仪,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7)

“礼”中华汉字中的为人之道!

孔子曰:“礼”是上效天理,下行孝道。中国是《诗经》的故乡,《论语》的讲坛,在广东有这样的一个词语“四六”,和四六不分,什么是四六不分?天字是四划;地字是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知道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就要敬畏天地。父字是四划;母字是六划(古代写法是六画),懂得这个四六,就知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8)

夫字是四划;妇字是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知道夫妇要以礼相待。少字是四划;老字是六画,懂得这个四六就懂得尊老爱幼。文字是四划;“字”字是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要认真学习断文识字,明白做人的礼仪。孔字是四划;老字是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知道孔子和老子乃中华民族教育之先师。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19)

“礼”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根,教育要从根教起,传承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的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为善的精神,以礼待人的高尚品德。“礼”是引领世人走向世界大同和谐繁荣的和平世界!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20)

“礼”是引领人类奔向文明幸福的“和谐社会”,“精采地球村”“精采人生路”!“礼”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礼”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专有名词“礼仪之邦”!“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古代书院大门对联:观音山千年文化下联面世(21)

未完请看下篇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