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2季 花)

子房嵌在果皮或花托组织(receptacular tissue)中,使其成为下位子房,因为子房似乎位于其他花组织的下面。子房有一个单花柱,并有一个或多个柱头裂片。子房是多心皮的,或由几个能产生胚珠的可发育叶片衍生而来,胚珠是通过壁胎座(parietal placentation)形成的。受精后形成种子的胚珠或卵子结构数量众多,呈弯曲状“campylotropouous”(每一个都弯曲“,使珠孔“micropyle”靠近珠索“funiculus”),具有厚株心的(crassinucellate)胚囊(embryo sac)包含胚珠,位于珠心组织(nucellar tissue)深处。

仙人掌科的特征(仙人掌科第13季仙人掌科生长形态)(1)

仙人掌的花通常无梗(sessile)或无杆(stalk),单生两性,有规则的或放射状对称,尽管依靠鸟类传粉的仙人掌中有一些双侧对称的花,如蟹爪兰(Schlumbergera)和一些管花柱属物种(例如,乌贼骨(C. sepium)和龙珠球属仙人掌(例如,幡紫龙C. poselgeri)。仙人掌花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存在不同的综合特征或有利于蝙蝠、鸟类或昆虫等生物授粉的特征。蜜蜂传粉繁殖是最常见的,可能是该科保留进化前的原始状态。一些属,如子孙球属(国内又称沟宝山属Rebutia,例如,红照丸R. spinosissima)由蝴蝶授粉,并有助于繁殖。

仙人掌科的特征(仙人掌科第13季仙人掌科生长形态)(2)

蜂鸟传粉有许多属,其花的特点是红色、无味、花蜜丰富、双侧对称和花管发达(Rowley 1980)。该综合特征独立出现于团扇仙人掌亚科(Opuntioideae)、叶仙人掌亚科(Pereskioideae)和仙人掌亚科的几个种类。一些鸟类授粉为主导的属有管花柱属(Cleistocactus)、圆盘玉属(Disocactus)、极光球属(Eriosyce)、白仙玉属(Matucana)、须玉属(Oroya)和蟹爪兰(Schlumbergera)。毛刺柱属(Pilosocereus)主要由蝙蝠传粉。

仙人掌科的特征(仙人掌科第13季仙人掌科生长形态)(3)

圆盘玉属奇特球的花

大多数仙人掌都是异性交种,这意味着花粉必须来自其他个体的花朵才能实现受精,但某些群体会发生自配或自配。大多数仙人掌的花有雌雄器官,也就是说,在结构上是雌雄同株的,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功能性雌雄异株现象(个别植物的花要么是功能性雄性,要么是雌性)。例如,乳突属单独丸(Mammillaria dioica)是雌雄同体,可以自花授粉。另外少数仙人掌花尚未开放即允许异花授粉,属闭花受精(cleistogamous)现象,如士童属(Frailea)。在仙人掌中,繁殖隔离的障碍会让仙人掌科植物发育不良,因此在自然界和园艺栽培中,种间和属间杂交都是可能的(Hawkes 1982-1983;Rowley 1982,1994)。

仙人掌科的特征(仙人掌科第13季仙人掌科生长形态)(4)

大型士童

仙人掌的花大小差别很大,其中一些最小的花是丝苇属(例如麦秸苇,R. floccosa)所生;有些直径仅为5毫米(0.2英寸)。一些最大的花也出现在这个科中,其中有量天尺属(Hylocereus)和蛇鞭柱属(Selenicereus)(例如蛇鞭柱S. rubineus)的花,直径为40厘米(16英寸),花管很长。

仙人掌科的特征(仙人掌科第13季仙人掌科生长形态)(5)

丝苇

仙人掌的花色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黄色到洋红。在鸟类授粉普遍的地区,红色是常见的,夜间开花的仙人掌由天蛾(hawk moths)和蝙蝠授粉,开白花。花的颜色显然与动物授粉有关(Rowley 1980)。

(未完待续)

以上为小编个人观点,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花友们在评论区斧正(记得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努力写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