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谋香港

时如飞梭,转眼已到1910年的12月。卢性正在这所学校快任教了两学期。这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与赵声、李书城、方声涛、钮永健等革命党人密切来往,并与李书城等人共同策划,准备趁陆军学堂毕业典礼之际,绑架广西巡抚张鸣岐,尔后宣布起义。不料,因事机不密,此计划还未行动,风声却已走漏。掩护革命的庄藴宽为此被牵连丢官弃职,逃离了广西。卢性正也因处境艰难,只好另到位于崇左的广西太平府中学堂应聘就职。行前他约黎梦花匆匆会了一面,将情况告诉她后道:“我要离开这里了,准备去太平府中学应聘教书。你在这里安心就读,等毕业了我们再联系吧。”黎梦花表示理解道:“那你快走。来日方长,我毕业后一定来找你。”

卧龙岗的故事大全(故事喋血黄花岗)(1)

卢性正随即告辞而去。到太平府中学应聘任教后,卢性正在课堂上仍时常向学生宣讲反清革命及民主共和的思想,鼓励学生发愤图强,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同时还推荐了数人秘密加入革命党。他的这些活动引起了当地官吏的恐慌。

同年12月的一天上午,穿着长袍布衣的卢性正,从教室里刚下课走下楼梯,一位收发员走上来,忽然递给他一封电文道:“卢先生,你的电报。”

“谢谢!”

卢性正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家有急事请速来香港跑马地鹅井35号强”。

这电报是黄兴所发,内容是命他速去香港。卢性正随即以家人患病为由,向校长要求请几天假。校长借故正欲将他解雇。于是客气对他道:“你去忙你的事吧,也不必再来上课了。”

卢性正满口答允道:“那好吧,我走了,再见啊!”

然后就匆匆离开了这所学校。

数日后,卢性正辗转来到电文中约定的香港跑马地鹅井35号。

他敲了敲门,里面有人开了门缝问道:“你找谁?”

“我是克强先生的朋友,他邀约我来的,请通告一下。”

“啊,你是黄先生邀来的,请进吧!”守门人把门打开了。

卢性正走进去,就见黄兴等数人正在房间里忙碌着。

“克强!”

“呵,性正,你来得很及时呀!”

两人亲热地紧紧握手。

“到里屋坐吧,咱俩谈谈。”黄兴接着带他进了内房。

卢性正坐下道:“我一接到你电报就动身了,看来,这次招我来是有大动作了?”

“当然,没大事我不会招你的。”黄兴随即相告道,“这次,我们是要在广州发动大起义。你知道,自萍浏醴起义之后,我们同盟会近年在西南潮州、惠州、钦州、镇南关、钦廉上思、河口等地发动过多次起义,但这些起义先后都没成功。这一次,我们在广州的起义已酝酿了好久,一定要争取成功。”

“那准备工作做得怎样了啊?”

“还在抓紧进行,有些问题还没解决啊。”黄兴如实相告。

原来,就在一个多月前,孙中山、黄兴等人在马来亚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即决定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广州起义。会议决定,由孙中山负责筹款购械,黄兴、赵声等负责军事指挥。同时决定,选党人同志500人为“选锋”,择期在广州起义,得手后,再兵分两路,由黄兴率一军出湖南,趋武汉;由赵声率一军出江西,趋南京,尔后大举北伐。会后,各人即开始分头行动。

不久,黄兴、赵声等即来到香港,开始做具体筹划工作。因为策划起义急需助手,黄兴陆续通知了许多人前来香港。湘籍的同志就有柳聘农、胡国梁、卢性正、袁佩生等人。这些人来香港后,黄兴都当面会晤,并给他们逐一分配了各自的任务。而卢性正这次到来后,黄兴更十分高兴。两人见面畅谈一会,黄兴即郑重交代道:“你这次的任务,就是负责做好与各地的联络工作。眼下就有几事需要去落实。一是与李燮和联系,将南洋华侨的捐款督促汇来;二是去广州巡警教练所找夏寿华,要他做好接应起义的准备。另外还要与粤、湘、港的负责人联络,及时传递信息。”

卢性正兴奋道:“好,这些同志我大都熟悉,我保证完成任务。”

如此会晤谈毕,卢性正就在香港住了下来。过了几日,李燮和与陈方度等人从南洋也到了香港。卢性正高兴地在李燮和下榻的旅店作了会见。二人遂就落实南洋华侨筹款问题作了细谈。

卢性正道:“黄兴让我督促南洋华侨捐款资助一事,不知何时能落实啊?”

李燮和道:“放心吧,此款募捐正在抓紧进行,三月前一定会汇到的。”

“你们计划能捐多少?”

“三万多吧!”

“这数字不少啊,有把握完成吗?”

“有把握的。不过,这次若不是黄兴亲自出马到南洋去游说,此款恐怕也难筹这么多。”

“这是为什么?”

“你还不知吧?此前一年,云南河口革命军起事,孙中山派汪精卫、邓子瑜也曾到文岛筹过款,却都无功而返。”

“那这次为何又顺利?”

“这次去的人不同嘛!”

原来,文岛一带的光复会势力很大。光复会的主要成员陶成章等与孙中山早有矛盾,二人在同盟会内曾公开论战,闹得不可开交。陶成章后来为筹划江浙的革命活动,在南洋募捐时都只以光复会的名义进行。所以,孙中山派同盟会员在文岛一带去筹款时,已参加光复会成为重要成员的李燮和、陈方度等人并不热心配合,那次筹款也就没有成功。而这次黄兴来到文岛,极力说服光复会的成员抛弃成见,以革命大局为重,李燮和、陈方度等人又都是湘籍人士,对黄兴的领导都很服从,所以此次策划筹款也就进行得很顺利,在文岛的南洋华侨都表示要支持。

卢性正从与李燮和的交谈中了解到这些内幕后,也极力劝李燮和道:“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宗旨都是要反清举义,建立共和,目标相同,大家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推翻清廷统治。所以,没有必要再闹纠纷!你即与陶成章相好,也要多劝劝他,不要再与孙中山闹意见啊。”

李燮和倒是个痛快人,随即表态道:“我知道,孙陶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我们也只有慢慢帮助去化解了!现在,重要的是把这次起义准备工作做好,我们一起团结努力吧!”

卢性正高兴道:“好,我们一起团结努力!”说罢,两人同击掌表示了友好心愿。

卧龙岗的故事大全(故事喋血黄花岗)(2)

2、联络党人

在香港活动一段后,按照黄兴的指示,卢性正先后奉命又到广州、长沙各专程联络跑了一趟。

在广州,革命党人有不少联络处,其中一个重要地方,就是位于总督衙门之旁的广州巡警督练所。因该所的所长前不久已为夏寿华所担任,卢性正很顺利地来到了该所的大门前。只见一个威风凛凛的警察持枪站在门口。

“喂,你找谁?”那警察盘问道。

“找你们的夏所长。”

“你找他干什么?”

“有事嘛。”

“你是什么人?他认识你吗?”

“当然认识。我是他的表弟,你去告诉他吧。”

“即是他的老表,那请进吧。”站岗的警察随即变客气了。

卢性正于是走进门去,在所长办公室找到了正值班的夏寿华。

“啊,性正,你来了,快请坐!”夏寿华一挥手道。

卢性正打量着房间夸道:“夏老师,我的好表哥,你可真有办法啊,竟然混到这里当了头儿。”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夏寿华笑道,“那总督张鸣岐就是我的邻居,他的衙门与我处只一墙之隔哩!”

“太好了,你是如何谋到这个好差事的?”卢性正坐下又问。

“还不是靠庄藴宽等人的提携。”夏寿华一面给他倒茶,一面又道:“庄藴宽掩护过不少革命党人,他在龙州被牵连去职后,我就通过军界各种关系,调到了这里来任职。”

“你就是神通广大。”卢性正接过茶杯,喝了几口又道:“这次克强兄招我到香港,让我专任联络之责,所以有指示告诉你。”

“说吧,什么指示?”

卢性正遂压低声音道:“黄兴要我转告你,广州起义正在加紧筹划,为保证举义有个退路,他要你暂不暴露,以便战斗打响后,万一失利,你处也可为起义人士作适当掩护。”

“我明白了,你转告他,请他放心,一切都照他的指示办。”

“好,那我走了。”

“你吃过饭再走吧?”

“不吃了,我还要赶去长沙联络人啊!”

卢性正说罢,就告辞向火车站走去。

两天后,卢性正持黄兴函在长沙一旅店又约见了谭人凤。两人数年前也早相识,这次一见面,相互又促膝相谈,聊得十分亲热。

“谭兄,咱们有几年没见了,你这些年都在哪儿奔波呀?”

谭人凤其时留着长长的胡子,年纪已51岁了。他是42岁才走出隆回(原新化)的鸭田山村,与黄兴等相识才加入到华兴会中,后又加入同盟会,成为湖南革命党人中的负责人。

“我跑的地方可多咯。”谭人凤摸着胡须道:“广东、广西、湖南我跑得最多。镇南关起义我没赶上,人走到了半途;河口起义,我运动郭人漳,差点丢了命,廉钦起义,我把胡子割了,改装前去,也是空跑一趟;去年广州新军起义,我也接踵而去,可惜倪映典举事太仓促又失败了。这次广州再举义,黄兴招我去,我当义不容辞啊!”

“黄兴让你把湖南准备响应的事安排好,你看该怎么办?”

“这没问题。我把焦达峰、陈作新等人召集来开个会,你传达一下黄兴的指示,他们都会遵从的。”

两人这般商议后,遂由谭人凤通知,即在第二天晚上举行了一次秘密聚会。地点就在卢性正居住的旅店房间,到会者有焦达峰及新军中的陈作新等多人。会上,由卢性正传达了黄兴对于发动广州起义要求各地党人积极配合响应的指示意见。并请与会者联络湘中各军官,待广州发难时相继策应有所行动。

焦达峰、陈作新等都表示会积极响应进行配合。

此会开毕,卢性正即离开长沙,匆匆又赶到了香港向黄兴汇报。而一把年纪的谭人凤不久也亲往广州,准备参加敢死队发难起义。

3、绝命书

通过数月的筹划准备,孙中山在海外及南洋华侨的筹款共10多万元先后都到账了,部分武器也运抵了广州,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快要就绪了。

为便于领导指挥,1911年1月底,同盟会在香港又专门成立了统筹部,由黄兴、赵声分别担任正副部长,下设调度处、储备课、交通课、秘书课、编辑课、出纳课、总务课、调查课,分别以姚雨平、胡毅生、赵声、胡展堂、陈炯明、李海云、洪承点、罗炽扬为长,同时在广州设立了多处秘密据点,以作为办事和储藏军械的地点。统筹部决定于4月13日起义,分为10路进攻,赵声、黄兴分任正副总司令。但是,4月8日这天,因同盟会员温生才刺杀署理广州将军孚琦事件,广州戒了严。同时,美洲的款项和由日本购买的军械也未到,广州革命党人决定将起义推迟于26日(三月二十八日)举行。

4月23日,黄兴由香港潜入广州,并主持在小东营五号成立了起义指挥部。此时,负责运送武器的基层同盟会员中,不料又出了一个叛徒陈镜波,使起义的计划泄露,巡抚张鸣岐正在调兵遣将作防范,并将大举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陡然变得十分危急。如果立即起义的话,枪械又稍迟方能运到,而准备响应起义的新军第二标5月3日又即将退伍,这使得起义既不能速发,又不能多拖延。黄兴综合了这些情况后,随即召集指挥部成员开会,决定起义再延缓一日,定在4月27日(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半举行。原定的十路进军计划也改为四路:一路由黄兴率领,攻总督衙门;一路由姚雨平率军攻小北门,占飞来庙,迎接新军和防营入城;一路由陈炯明带队攻巡警教练所;一路由胡毅生带队守南大门。此次会上,胡毅生、陈炯明等认为清军已有防范,提议改期。姚雨平强调缺弹械,要求发枪500支以上才能行动。喻培伦、林文(时爽)则主张按期起义。其时,黄兴已知起义准备并不充分,成功的把握不大,但他还是支持了后一种意见,如果再拖延,他将无法向党人交代,特别是南洋的华侨,为筹备这次起义,前后已捐了十多万银元,钱已用了,而事还未举怎么行?所以,他最后做出了27日举义的决定。

此时,决议是定下了,但黄兴把可能遇到的危险还是私下告诉卢性正道:“这次发难意见未统一,因为叛徒泄了密,原有的计划被打乱,胡毅生、陈炯明、姚雨平都畏首畏尾,强调这样那样困难,恐难行动,靠得住的只有我这一路人马啊,你看,我们原计划集‘选锋’八百,现在大打折扣,我这一路不过百多人。人员很少,胜算可能也不大,情况就是这样,但我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发就发罢,到这个时候,岂能动摇!咱革命党人就是要敢于牺牲!”卢性正有些激动地说,“克强,你就放手指挥吧,我随时听你的命令!”

“好!咱们就冒死一搏。”黄兴又道,“我的绝命书都写给了孙先生,你看是否给家里也写点什么?”

“行,我也给家里留份绝命书罢!”卢性正毅然道。

“我儿一欧也要求参加举义,你就和他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

“好的!我会注意照顾他的,你放心吧!”

两人谈毕,黄兴就吩咐随从,带卢性正到自己的儿子黄一欧的房内住了下来。

晚间,卢性正坐在窗前桌旁,凝神细思,挥笔给妻子写了一封简信曰:

梅香吾妻:

接此书,或许我还活着,或许我已不在人间。若还活着,那是运气好,得感谢老天眷顾;若然死去,我亦无悔。古人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共和革命牺牲也是光荣的。因此,无论情形如何,我都坦然以待。相信,一个将生死早已度之身外的人,也必会逢凶而化吉罢!

当然,万一这次我“不幸”了,你亦不必过于悲伤。你还年轻,可以再择人而嫁,不必为我守寡,只是我俩的孩子,还望好好抚养,让他长大能继我志,我在九泉之下亦含笑也!

情长纸短,还是等候我归来的好消息吧!

夫字

信写毕,卢性正复看一遍才装入信封封了。其时,像这样的绝笔书许多敢死队员也都写过,特别是后来殉难的林觉民写的与妻绝笔书发表后还感动了无数的国人。

卢性正写完信后就安然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黄兴走进来问他道:“昨晚给家里写信了吗?”

“写了,准备等会儿去邮局寄。”

“不必,我帮你交收发员就行了。”

“好,那就交给你。”卢性正把信递给他。

黄兴接信又叮嘱道:“夏寿华现在督练所任职,这次没有邀他进敢死队。不过,你记着,起义万一失利,你和一欧可到他那里暂避,然后转去香港。”

“行,我记着。”

黄一欧这时道:“爸,后天行动,我们穿什么衣服?”

“可穿西装洋服,也可穿便装!”黄兴道,“穿洋服的人留短发,穿便装的可留辫子。”

“那我就穿洋服西装。”黄一欧道。

“不,你俩都要留辫子,穿便装,到时万一撤退,好应付搜查。”黄兴又道,“这也是为你俩的退路作考虑。”

“好,都听你的!”

“这两天都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别乱跑啊!”

黄兴说罢,就走出房门,又忙别事去了。

4、发枪走火

两天之后,起义的时刻来临了。

这天清早,由黄兴直接指挥的这一路人马约一百三十余人,分别从海上坐船或从其他散住的地方赶来,先后都来到了小东营5号汇聚。然后各在院内领取了枪支弹药。

关于这次起义前众志士领枪械前后的过程,据冯自由著《革命逸史》载《莫纪彭之辛亥三月二十九广州血战笔记》,曾有以下一段记述十分详细:

······余偕徐君趋陈队长宅,宅空无人。转趋小东营余所分设之机关,见有二人,中有盲一目者,裹甲守诸门侧。余略与之点首,只进后室,刀灿然作银光,陈诸席上,有数百把,炸弹三巨箱列于席右。喻君云纪(培伦)分配弹药甚忙。林君时爽据席头注视刀把,见余至,夷然笑谓曰:“人来乎?”余曰:“约有六七十人”。复问曰:“在何处?”余曰:“在城隍庙内,杂市民中备号令。”林昂首言曰:“且以二十人来。”予乃转身入城隍庙,以小东营方向示诸会党,嘱其三三两两次第入机关内。予复往城外高第街联胜里机关,尽出所藏短铳炸弹,雇肩舆运入小东营。时见黄司令衣雪青色纺绸短衣,扎裤脚,据中案坐,神光奕然。分将短刀授时爽,炸弹授云纪。时分配刀与炸弹事系归时爽与云纪料理也。云纪告余曰:“我为炸弹忙得很,曾三日夜不合眼,不息手。除留我机关外。此处得足力炸弹五百枚。有此五百枚,足以奋斗一时矣。”时谭人凤手持短铳作播弄状,一似不解运用短铳方法者。黄司令忽抢前夺谭短铳,且戒之曰:“谭胡子不要闹。”黄司令语甫出唇,而短铳子弹夺管而出,轰然一鸣,声振檐间。幸码子从屋壁穿去,弹未伤人。黄司令复语谭曰:“胡子不要再闹,顷间已有错发子弹伤花县某君矣。”余闻言,知所部有受伤,向徐维扬问所伤者为谁。徐以手牵余袖转进复室,见一人卧地上,鲜血从右腿上流出,旁有十余人围伤者施救护法。余问傍人曰:“伤者无大碍耶?”闻有一人答曰:“弹已穿透左腿矣。”余行近伤者侧,俯察伤口,血肉突出,如茶碗口大······

这段记载表明,谭人凤在领到枪械后,因不会使用而走了火,另有花县一人还被人走火误伤。而谭人凤正因不会用枪,随后黄兴据此理由解除了他参战冲锋的资格,这才使他在这次起义中保住了一条命。

卢性正与黄一欧等都早学会使用枪械,这时也都领了武器,与敢死队员们在院内一起待命。

当黄兴的队伍在小东营5号集结领械时,在城内督署内的总督张鸣岐这天也很有些坐立不安。他在房间内踱来踱去,似对这次起义早有所感应。因他所布置的暗探也破获了革命党的几个秘密机关,并收买了陈镜波这个叛徒,了解到了一些起义的大致计划,也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不过,他尚不知革命党的发难究竟定于何时爆发。近数年来,革命党在两广及邻省的起义频繁不断,如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等等。这些起义虽然先后都被镇压了,但每次的发难都使张鸣岐心惊胆战,特别是去年倪映典领导的广州新军起义,使他更加害怕。因为新军都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这些队伍中有许多人秘密加入了革命党组织,所以,张鸣岐对于新军巡防营部队也是很不放心的。但他又不能不依靠这些部队。只能在暗中不断加强内部管控的手段。此前数日,因同盟会员温生才刺杀署理广州将军孚琦事件发生,张鸣岐下令广州戒了严,开始在城内全面搜捕革命党人,并将巡防营数营部队调到了观音山驻防,此山居高临下,可控全局,从而加大了防止起义军进攻的力度。同时,在总督署内,他也做好了戒备,一旦有不测发生,随时都可开溜逃走。

就在张鸣岐自以为防范周全之时,革命党所决定的起义时刻来临了。

卧龙岗的故事大全(故事喋血黄花岗)(3)

5、血战清军

下午5时30分,在小东营5号集结的敢死队员们开始在院内集合。只见大家穿的衣服各不相同,有的是西装,有的是便装,有的留着辫子,有的留着短发。相同的是,人人都臂缠着白巾,手执着枪械炸弹,个个都显精神抖擞。

总指挥黄兴提着一把驳壳枪,站在队前训话道:“弟兄们,大家听着,今日出这院门,就是有进无退。我们攻击的目标,是两广总督张鸣岐的督署衙门。行动时,大家一定要听指挥。”说罢,转问大家道:“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出发!”

黄兴手一挥,就带头疾行出了院门。众人紧跟着来到了街上。这时,两位巡警迎面而来,其中一位大声喝道:“干什么的?”话未说完。黄兴举枪连击,两巡警被立毙道旁。

“冲啊!”众人随即大喊着,直扑督署。

此时,在督署站哨的几个卫兵欲开枪进行抵抗,卢性正等敢死队员抢先开枪,几个卫兵很快被打死。院内督署房内的管带这时率卫队拼命抵抗,3个革命军敢死队员当即中弹牺牲。其余革命军一面射击,一面抛掷炸弹,卫队管带被立时击毙。没被炸死的清兵卫队有的跑了,另有一位卫兵举枪投降道:“别杀我,我带你们去找张总督。”

黄兴道:“好,不杀你,张鸣岐住那里,快带我们去找。”

投降的卫兵遂带敢死队进入督署。然而,总督张鸣岐听到爆炸声起,早已逃之夭夭。原来,那大门前枪声一响,张鸣岐意识到大事不妙,就从后门迅速逃往了水师提督衙门。黄兴等找不到张鸣岐,便放火种于床上,待火势燃起之后,即从督署出又冲杀到了东辕门。

此时,水师提督李准的亲兵大队赶来了。双方在门外相遇。冲在前面的林时塽因听说李部内有革命同志,想招抚其卫队,便上前呼喊:“喂,你们不要打,我等皆汉人,当同心戮力除异族,复汉疆!”话未讲完,对方一枪打来,正击中其脑门,当场牺牲。刘元栋、林尹发等5人也相继中弹,黄兴的右手中食二指第一节亦被打断。

敢死队随即卧倒还击。打了一会,卫队被击退。黄兴这时忍痛对喻培伦道:“你带川、闽及南洋党人去攻督练公所。”又吩咐卢性正和黄一欧道:“你俩也跟他们去,必要时去找夏寿华。”

“好,我们去了。”卢性正与黄一欧遂跟这一路人马去了。

黄兴接着对徐维扬道:“你率花县党人去攻小北门”。

“是,跟我来!” 徐维扬手一挥,带着其部四十人往小北门而去。

黄兴自率方声洞、朱执信等人,准备出南大门接应防营。 这一路十余人刚至双门底,恰遇温带雄所率计划进攻水师行动的巡防营。温部本为自己人,但为入城方便而没缠带白巾,方声洞见无记号,便开枪射击,温带雄中弹倒下。对方立即发枪还击,双方一阵误打,方声洞等人皆牺牲。战至最后,黄兴一瞧,只剩自己一人,随即撞门避入一家小店,将衣服换了,然后乘夜悄悄来到河南溪峡一秘密机关,刚走到门口就昏倒了。这时,住在里面有位年轻女子名叫徐宗汉,早年结过婚,丈夫已病逝。徐宗汉在南洋读过书,接受新学,热衷革命,也加入了同盟会。这天夜里,徐宗汉半夜未睡,听到屋外有响声,开门一看,见有人昏倒在地,即大吃一惊。她赶忙将黄兴半抱半拖扶进屋内,悉心为其上药包扎伤口,并让他在家躲了两天。黄兴得到徐宗汉的照顾感激不尽,二人也是天赐缘分,此后俩人不久就结成了婚姻,并同居住到了一起,再没分离。在徐宗汉的精心照顾掩护下,黄兴于4月30日又潜回到了香港。

另两路人马在途中都很快遭遇清军。往小北门的一路,经过一夜作战,有二十多人牺牲,十多人突围生还。攻督练公所的一路,后绕路攻龙王庙。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的喻培伦,奋勇当先,投掷炸弹。战至半夜,因寡不敌众,最后退至高阳里盟源米店,再以米袋作垒,向敌射击。敌即放火,又被迫突围。结果,喻培伦因伤被俘而遇害,其余多数人牺牲。卢性正和黄一欧突围后,在天亮时来到巡警教练所。门卫喝问:“干什么的?”

卢性正道:“我们是夏所长的朋友,想找找他。”

这时,夏寿华闻声而到门口,见远处清兵正到处搜捕,随即招呼二人道:“啊,这是我两位朋友,快进来吧。”

两人随即走进去,跟着夏寿华到了其办公房的一间密室中。

夏寿华取出两套警服道:“快把你们的衣服换掉。”

二人遂将衣服换了巡警服装。

卢性正道:“夏老师,不会连累你吧?”

夏寿华道:“不要紧,我还没暴露。你们起义的情况怎样啊?”

“牺牲很大。”卢性正道,“昨晚我们攻入了督署,可惜没抓到张督,这家伙一定是逃了。”

“后来呢?”

“后来我们兵分三路,分别往南大门、小北门和督练公所方向冲去,路途肯定都受到清兵拦截,我俩随冲督练公所的这一路打了一夜,天亮突围出来才来找你。”

“好,你们就在我这儿别外出,我把你俩分别编入学生和教员队中,有人来查好应付。”

夏寿华说毕,乃将黄一欧编于学生队中,将卢性正编入了教员中。其他还有几位革命党人来此躲避,也都作了编员安排。刚编完毕,一门卫进来报告道:“所长,督察队检察来了。”

“知道了,我们去看看!”夏寿华说罢,即和门卫一起来到了门口。

带队的清军督查刘管带询问道:“夏所长,昨夜有革命党混进来吗?”

“没有哇!昨晚我这里大门紧闭,老鼠都进不来呀!”

“你的学员和教员昨晚都在吗?”

“都在。”

“有什么陌生人来过吗?”

“没有。”

“我们奉命要清查一下。”

“那就查罢,请进!”

刘管带遂带二十多个清兵进了教练所内搜查。查完每个房间,没见可疑人。

刘管带又吩咐道:“夏所长,让你的学生和教员都集合。我要点名。”

“好,吹集合哨。”夏寿华传令。

一阵哨声响起,两百余师生都集合到了操坪。

夏寿华将名册递给刘管带道:“人都到了,你查吧!”

刘管带接过名册,随即一个个点名,点到者大声答应。结果,名册点完,一个都不差。

“好,都在就好!”刘管带一挥手道,“我们走!”

搜查清兵离去了,站在教练所师生队列里的卢性正和黄一欧及其他先后来此躲避的柳聘农、胡国梁、姚大慈、李燮和等志士终于都松了口气。

6、走避香港

过了数日,风声稍稍平息。夏寿华乃将卢性正和黄一欧叫来商量道:“此处不宜久待,你们看能去何处?”

黄一欧道:“我爸交代过,可以去香港。”

“好吧,现在可以离城了,我派人送你俩去码头。”

“多谢老师相救啊!”卢性正道。

“不必言谢!咱们都是为共和革命。”

夏寿华说罢,即叫来一班长,护送二人出城到了码头。两人遂坐了当晚的航船直往香港而去。

香港,同盟会统筹部机关内。从广州潜回的黄兴,连日来因伤指发炎,疼痛难忍,已住医院就诊。这一天,他正神情沮丧在床上躺着养伤时,卢性正和黄一欧忽然到了医院来看他。

“嘿呀!你俩终于来了,我一直盼着你们。”黄兴欣慰地和卢性正及儿子打着招呼。

“你受伤了,伤势怎样啊?”卢性正看着他裹伤的指头关切地问。

“没事,死不了,就只一手指及足部受了弹伤。现正在治疗。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

“都是夏寿华的帮助,是他掩护我们才躲过了追捕。”卢性正简要相告道。

“你们没受伤,还能逃出来,也算是奇迹了。”黄兴说罢,又痛心地自责道:“这次起义损失太大了,死了那么多好同志,闽、蜀两地来的精英几乎全战死了。一想到他们,我就痛心不已,深感自己负罪深重啊!”

“这怎么能怪你,要革命就会有牺牲,大家都能理解的。”卢性正劝道。

“可我是指挥者啊,应当负责任的。但是,现在我就是万死也无以蔽其辜啊!所以我真是悔恨无极。要不是我指挥无能,哪会失败如此。”

“不,你已经尽力了,我想大家都会理解你的。你不必太过自责嘛。这次虽然失败,我们还要继续战斗,而且要为死难的烈士去报仇呀。”

“对,一定要复此大仇。”黄兴狠狠道:“泄露这次起义的叛徒,我已布置人去暗查处决。等我伤好了,我还要躬自狙击此次最危害之虏贼,以酬死事诸人,这样我才心安,也可用此行动激励我党之士气!”

黄兴说至此,似已下定了决绝身死去亲自复仇的决心。

“就是要报仇,也要把伤养好了再说。”卢性正继续劝道:“我看此次失败不必灰心,要紧的是总结得失,吸取教训才是。”

“对,这总结我也正在进行。最近几天我会向南洋的同志写份详细起义过程的报告,到时请你抄一份带去湘鄂等省,让党人看看,以让大家都了解此次起义真实情况。”

“那样最好,到时我一定会如实去传达。”

“行,你们也好好休息一下吧!”

如此谈毕,卢性正与黄一欧才告辞黄兴,同去旅馆住了下来。

过了数日后,黄兴遂就此次举义经过,向所有南洋捐款的同志写了一份长达万余字的详细报告材料。文章写毕,及约卢性正来医院商谈道:

“这份材料我刚写起,还没检查,你帮我看看,有什么错没有?”

“好,我看看。”

卢性正坐下,随即认真看了一篇,只见这文章的标题是《黄兴与胡汉民致谭德栋、邓泽如诸同志报告广州三月二十九之役失败经过书》。此文长达一万多字,主要从军事部分科担任之情形、破坏粤城之计划、预算并支出之大略、事前杀李准之无成、惠州事件之失败、展缓时期之原因、选锋之召集、器材之运送接受、克入省定期及28改期之事、仍定期29之原因、临时改定任务、克独攻督署之情形、以后巷战之情形及党人死事之勇烈、失败之原因与担任务者之不力、善后事宜、预算不足之原因等十五部分阐述。其中,黄兴在总结失败的教训中,特别提到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营过久,人先械到,日露风声”;二是“知人不明,内藏侦探,使敌为备”;三是“温生才事件、新军之退伍,皆属意外之障碍”;四是“担任务者之不力”,“平日专任调度处之人匿不敢出,伪言其众有枪无弹……此姚雨平误事之罪也”,“毅生、炯明等则仅以风声之过露,以为事必不成”。其实,这两人事发时都逃出了广州城,结果都误了起义大事。

卢性正看毕,遂对黄兴道:“此材料写得很实在,没什么差错。我看南洋的同志和其他党人读了,都会受感动的。”

“好,那就这样写定了。走,我带你们吃中餐去。”

黄兴说毕,即带两位和在场的其他数人来到一家餐馆,吃喝一顿,表示了相聚的快慰之情,同时也彼此相叙了此番大难不死的详细经历和各自的感想。

卢性正特别谈道:“这次的失败我不气馁,我看,咱们总结教训,再继续策动起义,一定会搞成功的。”

“对,失败乃成功之母嘛!”黄兴的情绪这时大有好转,遂点头道,“下一步,我想把起义的重点放在两湖长江流域,这也是同盟会许多同志的建议。”

“早就该这样定。”卢性正道:“两湖基础好,新军、会党有我们的实力,神算的把握会更大。”

“现在,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等计划在上海筹备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我已表态支持。等他们成立了此会,就可统一领导指挥中部各省的起义。”

“好,太好了。我也想回湖南去准备策动起义,你看怎样?”

“你先休息一段时间吧!等休整好了,肯定也要你回去的。”

“为我们准备下一次起义的成功,咱们干一杯!”卢性正提议道。

“干!”

大家一起举杯相碰,然后各自一饮而尽。

(原载李康学著《共和先锋卢性正》,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