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鼓手打出来的声音都不太一样,但大家的追求都有一些类似之处。音乐需要感性的认识,我希望每一次敲击都有故事!”——武勇恒(贝贝)

武勇恒访谈(人物访谈武勇恒)(1)

武勇恒(贝贝),中国著名鼓手、Istanbul Agop品牌代言人,拥有二十多年的职业乐手经验。合作艺人包括:崔健、王菲、莫文蔚、汪峰、谭维维、张亚东、常石磊、胡维纳、陈奕迅、李健、张杰等。

近日,中国著名鼓手、Istanbul Agop品牌代言人武勇恒老师做客华宜乐器,我们有幸对这位一线鼓手做了一个较为深入的访谈。在武老师谦逊、友善而又充满睿智的言语间,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打鼓这项事业的热爱和投入,也让我们对他的鼓手生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武勇恒访谈(人物访谈武勇恒)(2)

在访谈过程中,但凡谈及鼓的话题,武老师都能给出专业的解答。

以下为采访详情:

华宜乐器&中国乐手:作为鼓手,武老师觉得打鼓的速度重不重要?

武勇恒:速度重要!但它需要跟其他技能结合在一起,单独指速度其实并不重要。我觉得没有必要追求极致的速度,但你必须得达到一个基本的要求。你能打到200以上就足够了,因为大部分音乐不会提供一个长时间的极速状态。

华宜乐器&中国乐手:您觉得握槌的方法重要吗?

武勇恒:我从来不要求握槌的方式,因为这里面有太多讲究,法式、德式、美式等。各种方式只是代表不同的种类,但所有德式或法式的握槌方法都一样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甚至说德式跟德国、法式跟法国都没关系。

当然,握槌的方法还是非常重要的,但你必须要有你的逻辑在里面。根据不同的音乐演奏,握槌的方式是需要你去控制的。如果你用指腕的话,大拇指在上面,你是要用拇指和食指关节作为支点去控制,其他手指都是辅助;也有可能是用大拇指和中指关节做支点,其他辅助。

各种方式我也都会尝试,但我想得最多的是尽量让鼓棒有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无论鼓棒还是你的手,要尽量呈现出更自然的运动。

武勇恒访谈(人物访谈武勇恒)(3)

华宜乐器&中国乐手:关于鼓棒的音色,您是如何理解和选择的?

武勇恒:不同的鼓棒会给我带来不同的音色。我选择任何乐器,包括哑鼓、鼓棒,都是想让它们为我提供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是我想去追求的。

具体比如说鼓棒,我想用某支鼓棒打某一个镲,得到的声音是我想要的,那我就会去选择用这个鼓棒和那片镲搭配。可能这个鼓棒握起来不太舒服,但我也会选择去适应它。我不会因为其他鼓棒手感好,我就要去改用其他的。我觉得我们的目的还是靠听觉去实现的,并不是靠触感和视觉,手感和外观并不是最终的结果。

华宜乐器&中国乐手:关于练鼓,武老师有什么新的方向吗?

武勇恒:我最近很想多练练每个鼓之间的音量平衡。其实职业乐手每天都会去练习大量的内容,但最多的是节奏型的练习。以前练习的时候,我会想我打出来是一种什么效果,在哪里加重音,哪里是轻,哪里是重?什么音色使用什么乐器?可能会在更微观的点去追求,我们也会比较容易注意到,但近期我发现我的弱点是在宏观概念上。

比如我在打一个最简单的节奏型,底鼓、军鼓、踩镲,三样乐器之间,我想让它们在什么时候用一种什么音量的配比,音乐所呈现的不只是一种表情,更多的是一种气质。我就发现自己的气质太单一,所以近期想更多地练一下我的气质(笑)。

武勇恒访谈(人物访谈武勇恒)(4)

华宜乐器&中国乐手:您和很多著名艺人都有着深度合作,关于创作方面,您参与了多少?

武勇恒:如果有可能,希望有更多自己的想法融入创作。虽然我的工作当中(为不同艺人打鼓),可能只有不到5%是这样的,但工作就是工作,至少我还有想法可以实现(笑)。

华宜乐器&中国乐手:武老师在事业上有什么新的规划?

武勇恒: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打算多干一些自己的事儿。从去年开始,我想写一些自己的音乐。我和几位朋友们组建了一个乐队叫“火星电台”,已经玩了十几年了,我们也没想要“玩出来”,就是一起做点喜欢的事儿。最近自己也创作了一些作品,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和朋友们做一些跨界合作,比如爵士乐和民乐的碰撞。

华宜乐器&中国乐手:作为鼓手界的大咖,请给广大的打击乐爱好者一些练鼓方面的建议吧。

武勇恒:我小的时候练鼓就是想给自己多点乐趣,希望练鼓跟做游戏一样,于是我就给自己设置了一些规矩,比如我跟着哑鼓打,把节拍器开到多少,然后我跟他打一样的速度,如果有一点不准,我就罚我自己重来三次;再比如手法的的控制,左右手之间的切换敲击,如果我没有做准备动作,可能切换起来不是很自然,我就会罚自己做五次准备动作。在罚的过程中如果又没做好,我就会继续罚自己,直到做好为止。

别人觉得很枯燥的练习,对我来说,已经算是像做游戏一样有乐趣了。所以很多人问我你怎么能做到练鼓练那么长时间,其实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我就是想“闯关”,不知不觉的,可能一个连音练习我就能练5个小时,没人逼着我去练。

我觉得自发的练习是最重要的。不过现在来说练鼓更方便了,比如我们的酷练鼓产品以及很多教育机构编写的打击乐课程,比我小时候练鼓可有意思多了!我觉得我那套方法有点“过时”了(笑)。

武勇恒访谈(人物访谈武勇恒)(5)

华宜乐器&中国乐手:从设备的声音角度,您觉得什么才叫好?什么才最符合您的需求?

武勇恒:其实没有好与不好,也没有贵贱之分。每个声音的特质都不一样,我认为物以稀为贵的元素比较多。因为我小的时候,大家都用不上好乐器,所以那些“不好”的乐器的声音,你已经习以为常了,你会觉得这种声音就是我经常听见的;而对于好的声音,首先你会发现它跟你经常听到的那些好音乐里的声音会比较像。这个时候我就会意识到,这个声音才更有音乐性。其实,这是不太客观的,我认为每个人对声音的认识都是比较主观的。

我会去尝试认知不同音色的不同区别。其实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识。比如镲片是一种比较明显的器材。不好的镲出来的声音,就会经常偏离你想要的效果,即便它也很炸,但就是炸不到你心里去。比如我要打一个crash(镲),跟底鼓在一起搭配,理论上应该是让音色提升到更高的程度,但不太好的镲的声音就会搭配不上,把这种爆炸力的能量分散。

后来我发现我喜欢的镲片,都会有一种暗暗的、暖暖的声音味道。再到录音阶段,我就会去研究每种镲的音质、频率变化,你希望它是什么样的声音,其实它可以有科学依据。

我现在使用的镲(Istanbul Agop),大部分是一些不带超高频的、不带很多泛音的。我在打爵士乐的时候,就会追求一种想带一定泛音但又不会特别吵的音色。我打一个四分音符,都会有一个暗暗的泛音把音乐连在一起。你能听得出,每一个音符之间是有“故事”的。我喜欢Istanbul Agop,就是这个原因,它的声音里有很多故事。

后记:当我们对武老师的鼓技与威望大加赞赏之时,武老师却是更加谦虚而幽默地回答到:“千万别听他们说的,我打鼓很一般,要真好我自己就承认了(笑)”。以上就是专访的全部内容,希望武老师这些关于练鼓的干货式回答,能让学鼓的你有所收获。

武勇恒访谈(人物访谈武勇恒)(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