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创业项目经历(从10万元到身家260亿)(1)

胡柏藩

文|风马牛 (冯仑风马牛)

胡柏藩,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农村出身的他曾是一所乡村职业中学的化学老师,后来为了改善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胡柏藩毅然放下教鞭,创办了校办工厂新和成。多年来,新和成坚持「创新精细化工,改善生活品质」的使命,不断创新发展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原料药等功能性化学品,如今已成为全球知名的维生素供应商,全国大型的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并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作为公司创始人,胡柏藩也以 260 亿元财富入围《 2021 胡润全球富豪榜》。

胡柏藩表示:伟大的事业是靠恒心,而不是靠力量来完成的。要学会换位思考,少一点指责,多一份理解。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是符合人性,有思想、有文化、有责任、有共同愿景,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均衡、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新和成就要成为这样一个「创富、均衡、永续」的企业,这是每一个新和成人的梦想和追求。

01

胡柏藩出生于浙江新昌的一个农村家庭, 1979 年考上绍兴师专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新昌一所乡村职业中学当化学老师。当老师期间,胡柏藩表现得非常优秀,任教的年级曾在全县会考中荣获第一,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他,同事们也十分信任他。

那时候,农村学校非常穷,于是校长提议大家集资办一个校办工厂,让胡柏藩来当厂长。如果厂子办好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就可以得到改善,老师们的待遇也可以提高一些,当时很多学校都这样做。起初,胡柏藩不太情愿,那时候他的理想是考研,继续读书,不想办企业,但在校长的屡次劝说下,胡柏藩最终还是答应了。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有一句话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我很喜欢化学专业。虽然放弃当初考研的理想有点遗憾,但人生往往不是可以设计的,重要的是能为理想奋斗,要干点事,有事业心,不能让时间一点点地流失掉。

于是在 1988 年,胡柏藩带着全校老师东拼西凑借来的 10 万块钱,办起了一个简陋的校办小厂,也就是新和成的前身。思索再三后,胡柏藩决定做自己的老本行,从事化学相关的创业。像绝大多数刚刚起步的企业一样,第一个产品胡柏藩选择了资金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项目——废酒精回收。

创业之初,胡柏藩可谓备受艰辛,在租来的简陋工棚里,他以厂为家,身兼数职,一心扑在生产上。为了用好每一分钱,胡柏藩出差挤公共汽车,住地下室,吃方便面。因缺钱买不起检测仪器,他就去借用别人的化验室,利用人家下班的时间来检测产品。就这样,胡柏藩无怨无悔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使企业创办当年就盈利 10 万元。

初尝成果后,胡柏藩并没有停滞不前,他意识到废酒精回收技术含量低,产品价格低廉,企业难以做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走科技创新的路子,于是把企业发展定位放在了取代进口产品的战略目标上。

胡柏藩经过反复多次的市场调研,发现我国生产抗生素原料药氟呱酸的中间体乙氧甲叉完全依赖进口,便决心攻下这一目标。他冒着风险、顶着压力筹资 30 万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上百次化学实验,终于在 1991 年开发成功,成为新和成第一项国家级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同时新和成也从作坊式生产跨入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行列,年产值从 100 万元上升到 1000 万元,实现了质的飞跃。

1992 年,胡柏藩继续把握机会,瞄准了我国维生素 E 的生产原料长期依靠进口,而且价格十分昂贵,又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巨大的商机,于是大胆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最终于 1994 年研制成功了国家级新产品三甲基氢醌,又一次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后,胡柏藩专注于维生素领域:1998 年维生素 A 研发成功;2000 年维生素 D3 研发成功;2002 年生物素研发成功;2004 年虾青素研发成功……在胡柏藩的带领下,新和成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

02

胡柏藩深知,企业要想保持创新的动力,除了领导者自身要有强烈的创新欲望之外,还要培育全员的创新意识。为此,新和成在 1994 年就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造,让经营者持大股,骨干职工普遍持股,让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建立了整套创新机制,包括创新成果奖励、课题公开招标、内部竞争上岗、合理化建议活动等。1999 年,新和成完成了工厂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转变。

2004 年,新和成作为国内中小企业板第一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当时,有记者问,「胡董事长,公司上市后,你的身价已经从一个亿翻到了十几个亿,对此有何感受?」胡柏藩淡然地说,「我对计算自己的身价并没有兴趣。公司上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圈钱。我们有很多很好的项目想上,但是资金是最大瓶颈。现在让我最高兴的是,项目资金来源有了着落,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了。」

上市后,新和成专注于精细化工,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形成了以营养品、香精香料、原料药、高分子新材料 4 大产业为主的发展战略。

在接受采访时,胡柏藩曾说:我们好像产品很多很乱,其实非常专业,还是做化工品的原料。协同性就是技术的协同,我们从化学最基础的原料一直做下去,变成了药品、香精香料、营养品、新材料等,另外,在生产管理、市场等方面也有协同性。正因为做好了协同性,我们把这些利润本来不高的产品做到了较高利润率。未来,新和成有明确的目标,走专业化道路,发挥专业优势。一要做大品种,做好品种。二要做精、做专、做强。三要做成系列化、规模化。化工这个行业实在是太大了,中国需求量也特别大,新和成有信心成为国际著名精细化工大型跨国企业,目前已具备对标国际巨头的能力,比如巴斯夫、陶氏化学、拜尔等,哪个巨头哪方面表现好,我们就向他们学习。

在胡柏藩看来,好企业的标准很多,但简单来说,他认为只有两个:一是能持续赚钱;二是要不断成长。关于新和成发展壮大的原因,胡柏藩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坚持创新。胡柏藩曾说:新和成之所以能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崛起,最根本的一条在于,新和成始终坚持「科技为先,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在科研开发上不惜投入巨资,着力做好科技创新及其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这两篇文章。更重要的是,新和成的一切经营活动不是以规模产值为中心,也不是以眼前利润为中心,而是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创新是合算的,创新是长期的、持续的,创新是全员的,无处不在的。创新代表着效益,代表着希望,也代表着未来。

二、爱惜人才。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是长时间盈利的,盈利是因为有好的产品,好的产品后面是因为有好的技术和管理,好的技术和管理后面一定有优秀的人。人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人才就是财富,人才的集聚过程也是企业财富的积累过程。新和成倡导老师文化,视企业为学校,视员工为学生,把培养人作为第一要务,创造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的用人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员工提供价值实现的广阔平台。通过导师带徒、伙伴制和轮岗制,加快员工融入企业,让每位员工都能在适合的岗位发挥才能,实现在岗位中成长,在企业发展中成长。

三、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新和成文化是新和成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是引领新和成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新和成将始终保持「老师文化」特色,秉承「创造财富、成就员工、造福社会」宗旨,发扬「四求」精神求实求新求质求效,坚持「创新、人和、竞成」价值观,牢记座右铭,按行为准则做人、做事,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企业形象,实践「创富、均衡、永续」的经营哲学。胡柏藩曾说,「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的企业,对外不能经受市场风浪的摔打,对内不能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企业要做强做大,要长兴不衰,必须构筑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与特色,必将成为强大的生命力。」

03

「不想当老板的人当了老板,不想发财的人发了财。」胡柏藩用这样一句略带调侃的话概括了他办企业的几十年。在胡柏藩看来,做企业,就一定会经历起伏,但只要自己扎扎实实办企业,选择社会和人们需要的产品,着眼长远,不断进行创新,就会战胜风浪,站稳脚跟。一分耕耘必然有一分收获,遇到不好的形势,我们不乱阵脚,遇到好的形势也不沾沾自喜,短视和急功近利的心理是持续发展的大敌。

「历史是人创造的,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在书写历史。」在接受采访时,胡柏藩曾表示:我们是赶上这个好时代,真的要感谢这个社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样一个时代的话,我可能还是村里面的农民,而且还是在教书。越走下去,我们中国越有希望。

资料来源:

1.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2.梦想越辉煌,任越重大,记浙江新和成控股集团董事长胡柏藩,中国石油和化工,吴金慧

3.从校办工厂到上市公司,人民日报,富子梅

4.高科技托起希望之星,访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总理胡柏藩,中国经济信息,朱琪 朱选中

5.一个梦想成为化学家的财富创造者——记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饲料博览,翁国娟

6.从校办工厂到第一股——新和成的「追赶战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2005论坛论文集,陈晓晖

7.从当下做起,梦想不再遥远,记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科技创业,周洪兵

8.胡柏藩 见证创新力量,人民政协报

9.用「老师文化」打造的学习型、知识型民营企业——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的企业谋略,饲料博览,梁恩民

10.胡柏藩: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话,我可能还在村里教书 | 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浙商头条

11.这家公司上市14年,总市值最高增长近40倍!董事长:好企业就两个标准,证券时报,朱雪莲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作者 | 大军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