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上海中心城区,有荤有素有汤,不到10元就能吃饱;除了早中晚三餐,还供应下午点心,你能想到的品种都有卖;数十种菜品,每天不重样地翻花头,有星级大厨烹饪的深井烧鸭、江西师傅秘制的瓦罐汤、上海厨师料理的本帮菜……在上海人家门口的社区食堂,这些都能够实现。

社区食堂是什么?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需求,上海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包括建设一批解决老年人就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今年上海就将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社区食堂,就是上海鼓励发展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的重要场所之一,由街道统筹,开在居民家门口。在解决老人就餐需求之外,部分社区食堂也面向社会开放,为周边人群服务。

上海人做事精细,一些社区食堂近年办得风生水起,还出现了网红现象:老年人、年轻人排队来吃,高峰时一座难求,部分菜品、点心要限购……记者日前分兵多路,去实地探访了这些网红食堂。

坐标:静安区

食客必点:咖喱大肉包(2元一个,每人每天限购三个)、酸菜鱼(18元)

“承包”一日三餐外加点心,两元一个的超大肉包每天要限购

一份酸菜鱼,碗口有足球直径那么大,冒尖的黑鱼片浸在黄澄澄的酸菜汤里,点缀着红色的干辣椒与绿色的小葱末,很是诱人;一份馋嘴牛蛙,同样是大碗装,雪白的牛蛙肉配上黑色的木耳,浸在红汤中,让人胃口大开。这是彭三社区食堂最近点单率颇高的两道“硬菜”。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2)

工作日中午11点,位于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的彭三社区食堂刚开始午餐营业,里面已有不少老人排队选餐。选餐窗口是全开放式的,老人们拿着托盘,一个个排着队到选餐区挑选,再到结账区刷老人专用的“就餐卡”结算。

选餐区上方的大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当天的菜品与价格:大荤有蚝油牛肉、红烧大排、松子鲈鱼、椒盐基围虾等,10到15元,酸菜鱼是当天最贵的大荤,18元;小荤有青椒茭白肉丝、西葫芦肉丝、番茄炒蛋、干锅包菜等,4到6元;例汤是荠菜豆腐羹,1.8元一份。记者粗粗数了一下,食堂这天提供的菜品有20多种。

“花色多,味道好,价格实惠。”余老伯这天来得很早,坐上了餐厅的“C位”。当天,他的妹妹从普陀区过来看望他,点名要吃彭三社区食堂。妹妹说,从“今日头条”上看到了关于彭三社区食堂的报道,今天来“眼见为实”。余老伯夫妇陪着妹妹,选了六个菜:酸菜鱼、糖醋排条、青椒茭白肉丝、莴笋肉丝、山药木耳肉丝、白鲢炖豆腐,再加两碗米饭,摆了满满一大桌子,结算才花了60元出头。

“菜码很大。”妹妹对余老伯说,我们点的有些多,一顿吃不下,你们还可以打包回去,留着晚上吃。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3)

彭浦新村街道老龄化程度高达40%以上,为让老人吃饱、吃好,街道先后建设了5个社区食堂,属彭三社区食堂人气最旺。彭三社区食堂供应早、中、晚三餐,还外卖一顿下午点心。

早餐品种多达20多种,馒头、包子、小馄饨、小笼包、麻球、面包等等,凡是能想到的点心,这里都有卖,不定期还有新品推出。食堂运营方负责人董钧棠特别聘了四五个点心师傅,每天一早4点不到,师傅们就开始手工包制当天的点心,绝对是新鲜出炉。

午餐与晚餐,都是当天炒的热菜,“坚决不卖隔夜菜”。董钧棠有着多年经营白领食堂的经验,这几年在上海又运营了多家社区食堂,对口味和菜量的把握很“有一套”。

“我们针对老人的口味与需求来配菜。彭三社区食堂周边的老年居民主要是60岁到70岁左右的‘小老人’,他们对口味的接受度比较高,而且像年轻人一样,喜欢偶尔吃些口味重的菜。所以,我们既提供炒肉丝、白灼虾等适合老人常吃的口味清淡的菜品,也有酸菜鱼、馋嘴牛蛙这样‘重口味’菜品。”董钧棠介绍。

常来吃的老人们最识货,酸菜鱼与馋嘴牛蛙都是最近的爆款菜品。

酸菜鱼,选用的是大饭店常用的黑鱼,不是外面一些小饭店用的龙利鱼,因为黑鱼的肉质紧实,吃起来口感更佳。馋嘴牛蛙,放足了两只牛蛙,绝对真材实料。两款重口味的菜品,根据老人的口味有所改良,不是特别麻辣,调味刚刚好。“酸菜鱼一份18元,馋嘴牛蛙一份24元。两位老人来吃,如果点一份酸菜鱼或者馋嘴牛蛙,再加两个素菜,30到35元,可以吃得很好了。”

彭三社区食堂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菜品每天都会变化。“不变可不行,否则老人会说我们卖的是‘隔夜菜’。”董钧棠给记者看了第二天的菜单:清炖狮子头、鹌鹑蛋烧肉、杏鲍菇牛肉、盐水大头虾、土豆培根等等,非常丰富。根据时令,董钧棠会组织厨师研发创新菜。比如,今年冬天推出了羊肉煲、小火锅,暖胃又暖心;春天到了,厨师们开始研究药膳,将推出几道养生汤羹。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4)

说到彭三社区食堂的“拿手菜”,董钧棠推荐了这里的“咖喱大肉包”:一个比董钧棠胖拳头还要大的肉包子,掰开来,里面是浸满咖喱汁水的大肉团。

“皮子75克、馅50克,这是我们的最低标准。馅用的是猪后腿肉加肥膘,吃上去弹性十足。”关键是,这么敦实的大肉包才卖两块钱一个,是绝对的抢手货。每天下午两点,食堂外卖一顿点心,品种有十多种,“咖喱大肉包”需要限购:一人每天只能买三个。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5)

已经是“网红食堂”,但彭三社区食堂还想让老年人更满意。

彭浦新村街道最近出台了一套《社区食堂服务标准体系》,从人员配置、原料采购、加工过程、产品质量、就餐环境和监督检查等方面,建立起更为精细化、规范化的指标体系。按照这套标准体系的要求,彭三社区食堂与其他彭浦新村社区食堂日前都通过了评估验收。

“一些高龄老人常常筷子拿不稳,碗也端得不够稳当,我们在这里配备了适老化餐具,碗底有防滑垫,勺子有防掉手环;有些老人需要坐着轮椅来吃饭,我们在进门处设置了残障坡道,配备有轮椅适用餐板;服务人员全部经过相关急救培训,能及时处理老人发生的噎食情况……”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食堂为食品安全也“自我加压”,采取了“留样”操作:当日菜品由专人挨个采样,每份菜品取样100克,分别盛放于消毒后的餐具中,密封后存储在单独冰箱里。全部完成后,才可开始销售。“让老人们不但吃得好,更吃得放心、安心。”

彭浦新村街道彭三社区食堂

闻喜路806弄21号

面向社区老人

提供早中晚三餐 下午点心外卖

坐标:徐汇区

食客必点:鲜肉大包(1.9元)、大菜包(1.7元)、奥尔良鸡腿

落地窗“观景位”,油条现炸现卖,1.9元肉包吃到爽,晚上还有打边炉

建筑大师邬达克在上海留下诸多作品,但鲜有人知道,上海市中心有一家街道社区食堂就与邬达克建筑比邻而居。

2019年12月,徐汇区天平街道邻里餐厅在“66梧桐院”邻里汇正式开放,居民们从此能惬意地坐在落地玻璃窗前,一边品尝价格实惠的美味,一边欣赏上海衡复风貌区里老洋房与梧桐树组成的美妙街景。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6)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7)

刚退休不久的吴爱秋阿姨就是“景观座”的拥趸。阳光明媚的中午,吴阿姨在邻里汇享受完街道的便民服务,12时准点踏入社区食堂。“今天有什么好菜呀?”“吴阿姨,我们今天的鲈鱼很不错,活杀清蒸的,侬要尝尝伐?”

于是当天中午,吴爱秋要了一份清蒸鲈鱼,一整条售价26元,一份炒杭白菜售价3元,一盅水蒸蛋4元,一碗扑扑满的白米饭1.5元,还买了3个总共3元的花卷带回家,“第二天‘过早’。”吴阿姨是湖北人,20年前来到上海工作后,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正宗的“上海胃”。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8)

“我的口味已经‘沪化’了,这个社区食堂的饭菜口味很清淡,现在大家都讲究健康,大鱼大肉已经不稀奇了,清淡饮食才要紧呀!”最近两周,吴阿姨已经来社区食堂连续吃了三四次,每一次点的菜品都不重样。她最喜欢的一道菜是蒸蛋,“好嫩好嫩,像双皮奶一样丝滑。”吴阿姨说,自己至今没有在社区食堂吃到过“踩雷”的菜肴。

天平街道邻里餐厅目前提供早、中、晚三餐。人气最高的午餐时间段为上午10时30分至13时。其中,为了首要保障老年居民用餐,天平街道采取午间错峰制度,10时30分至11时30分,只有65岁以上、持有上海市敬老卡的居民才能来优先用餐。该时段的菜肴也以清淡、软糯,少油、少盐、少糖为主。海派传统口味是主打,穿插以八大菜系为基调的特色搭配菜肴,适应各种口味需求。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9)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0)

11时30分至下午1时,周边白领可以前来用餐,微信、支付宝都可付款。此时菜品也做了相应调整,年轻人喜爱的麻辣鲜香口味开始登场。记者注意到,不少前来用餐的白领都对红烧鱼、炸鸡、奥尔良鸡腿等菜品尤为热衷。

食堂早餐时间段为早上6时30分至9时,品种眼花缭乱,有售价1.9元每只100克的鲜肉大包、1.7元一只的大菜包、9元4只的金牌生煎,还有豆浆、现炸油条、咸豆花、麻球、烧卖、大肉粽等轮番上阵,都是现做现卖。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1)

夏季即将到来,食堂的晚餐时间已提前延长,从每天下午4时30分持续至晚上9时。白领下班后,还能来吃一顿特色面食,或是滋补羊肉汤、“炭火打边炉”等餐品,一边品尝美味,一边欣赏衡复夜景。

除了可以“到店用餐”,天平街道还有6个助餐点为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每天上午10时,快递员准时出发,将200客饭菜送到有需要的老人家中。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当天,邻里餐厅还会回馈社区老人,免费派送青团、粽子和月饼。

天平街道邻里餐厅

乌鲁木齐南路64号天平街道“66梧桐院”邻里汇一楼

面向社会开放(其中10:30-11:30为65周岁及以上老人用餐时间)

提供早中晚三餐

坐标:黄浦区

食客必点:粉蒸肉(10元)、炸猪排(10元)

炸猪排选用新鲜猪排,10元一块,每天都一抢而光

黄浦区有家网红社区食堂:社区老年居民、周边白领人群分时段就餐,一份菜吃不掉可以打半份,糖尿病老人、高血压老人有特供菜品,“拿手菜”炸猪排、粉蒸肉摆出来多少就能卖掉多少,很多人拎着饭盒来就餐,吃一些再带一些回去……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2)

工作日,中午10点半,黄浦区五里桥社区食堂开始了一天的经营。不少社区老人三三两两走进了食堂。

食堂就餐区域不算大,但整齐干净。选餐区域的菜品一字排开,琳琅满目,价格实惠:有盐水鸭腿、剁椒鱼头、走油肉、红烧鲳鱼、干煎带鱼、椒盐排条、五彩虾仁等大荤,价格基本在10元到15元;有蚝油牛肉、蚂蚁上树、鱼香茄子、鱿鱼炒芹菜等小荤,8到12元的菜品居多;蔬菜大都在6到8元;还有煲仔和汤羹,便宜的番茄蛋汤、酸辣汤等是2元,贵一些的萝卜牛腩煲、山药木耳枸杞排骨煲等在20元之内。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3)

食堂负责人汪黎敏介绍,食堂定了一份菜单,有150多种菜品,每天从中选择供应超过50种菜品,确保大多数菜品不重样。菜品价格也不贵,一个人就餐10多元就能吃饱,二三十元可以吃得很好

记者发现,现场很多老年人都是拎着饭盒走进来。原来很多人吃过堂食后,还会打包些菜回家,晚上一家人吃饭时就可以烧少些菜。

“这里的菜很新鲜,肉啊、鱼啊,一吃就能吃出来,都是当天做的。”社区居民陈阿姨是老顾客,她拿出一个饭盒,要了三块炸猪排放进去,打算一会给女儿一家送过去晚饭吃。

“我们食堂不卖隔夜菜。食材由专业配送公司当天送过来,厨师当天烹饪。”汪黎敏说,我们的老顾客都很认可我们菜品的新鲜,这些阿姨爷叔买菜做菜的经验很丰富,菜品是不是新鲜,他们一品尝就知道。

社区食堂有两道“拿手菜”,特别受欢迎,每天做出来就能卖掉多少。

一是粉蒸肉,采用新鲜的五花肉,二两一块,粉嫩诱人;二是炸猪排,比三岁小孩的脸还大,炸得金黄。两道菜都很花工夫:粉蒸肉切得整齐,先煸炒,加自制的调料腌制,上锅蒸透,再加粉蒸料,继续上锅蒸,做出来软糯可口;炸猪排,这里用的是生鲜猪排,没有经过冷冻,吃口鲜嫩。粉蒸肉、炸猪排都卖10块钱一份,食堂每天出品50多块粉蒸肉、100来块炸猪排,很快就卖光了,很多人一下就买三五份带回去。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4)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5)

11点45分过后,食堂出现了年轻的面孔。原来,食堂面向全社会开放,但为了确保社区老人优先就餐,食堂实行“分时供餐”:每天10点半时段,仅社区老人可以进入就餐,11点45分之后才向其他人群开放。

食堂周边有不少商务楼宇,此时白领们走了进来,不一会就排起了小长队。“我们都是一个办公室,经常一起约着来吃。大家可以多点几个菜,这里比外面饭店实惠多了。”白领邵小姐告诉记者,一般四个人100块左右就可以吃得很丰富了。

食堂也照顾到一些特殊的就餐者。如,对“一人食”的就餐者,推出了半份菜,价格也只有一半了。对一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推出了特供餐,如给糖尿病老人烧制的咕咾肉中用了特制的糖,给高血压老人烧制的西芹炒百合不下油锅煸炒。为方便老人辨识,制作“无糖、少糖、少油”字样标牌,在特供菜品区张贴。“特供餐基本上,摆出来就卖光,很受欢迎。”汪黎敏说。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6)

社区内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条件的老年人,通过办理就餐卡还可以享受特定的优惠。在元旦、春节、重阳节等节假日,五里桥街道还通过五里桥城市爱心共助会、社区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在食堂开展爱心活动,向特定对象免费送餐或提供相应的优惠。

五里桥街道社区食堂

蒙自路654号

面向社区老人与周边白领

提供午餐与晚餐

坐标:普陀区

食客必点:土豆红烧鸭(16元)、茄汁鱼片(19元)、红焖牛肉(23元)

秘制土豆烧鸭、正宗江西瓦罐汤……不到10元就吃饱了

在一家美食点评网上,位于曹杨路926号的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食堂收获了近30个“四星半”评分(满分五星)。这个从2019年起为周边社区居民和园区白领提供早、中、晚三餐堂吃和订餐服务的社区食堂,营运至今,已成为许多老人和青年人的用餐首选。评论里,不少食客不光附上了可口的饭菜照片,还不吝溢美之词:“卫生又好吃”“品种超多”“自从开了这家店,再没吃过单位食堂”……每天,这里至少要接待食客800余人次,社区老人占到其中近四分之三。凭什么一家社区食堂可以这么受欢迎?

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中午,记者走进了这间食堂。只见宽敞的用餐区,摆放着数十张木质餐桌,柔和的吊灯配合着蓝绿色的背景墙,让整个空间看上去更像是一间精致的咖啡馆。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7)

虽然才到午饭时间,不少桌椅却已经被头发花白的叔叔阿姨占据了。他们面前大都摆放着荤素搭配的菜肴。其中一位阿姨告诉记者,她买了一份素菜3元,一份小荤5元,菜量都不小。再加一碗例汤,不足10元,足够吃饱了。社区食堂每日提供18种菜品,其中8种主菜菜品,另配有10种小荤和时蔬菜品,保证每天菜品种类的多样性。食堂还兼顾少数民族及特殊人群对菜品的要求,每餐都加入了可供选择的牛、羊肉类菜品。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8)

几位年轻女孩强烈“安利”记者尝一尝16元一份的土豆红烧鸭,“感觉里面放了特殊的香料,吃起来非常清香,而且鸭肉厚实。”不光这一道菜,19元的茄汁鱼片,23元的红焖牛肉等,也都位列社区食堂“最受欢迎十大菜品”,来得晚了就会断供。

而武宁片区社区食堂最受欢迎的菜肴,莫过于营养砂锅和瓦罐汤。据厨师介绍,他们专门从江西南昌“遇见江西菜”饭店请来瓦罐师傅,传授了瓦罐汤的制作技艺。可别小瞧这一碗汤,里面放入了枸杞、当归、莲心等滋补品,并经过8个小时熬制才出炉,备受老年人的喜爱。

去年以来,为了让食客免于在疫情期间排长队,食堂特地推出了自助结算的智慧餐盘。只要把选好的餐盘放在结算台上,就能自动显示菜品总价,如果预先录入人脸信息,还可以使用便捷的刷脸支付。此外,面食区域也将人工叫号改为电子牌叫号。

而针对曹杨新村街道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还可以向居住地所属居委会进行登记申请,开通“益卡通”服务。这张卡将老人的人脸信息与敬老卡互相绑定,老人无须再用现金结账,也免于不会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的尴尬。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19)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20)

此外,“益卡通”还有老年助餐服务功能,老人不光可以享受满15减3元的优惠,还可以可以坐在家里动动手指下单,社区食堂会将暖心午餐送上门。截至目前,曹杨新村街道已有7000余人登记了“益卡通”服务。

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食堂

曹杨路926号

面向社区居民和园区白领

提供早中晚三餐堂吃和订餐服务

坐标:杨浦区

食客必点:深井烧鸭(16元,凭老人卡购买14.8元)

花14.8元,就能尝到五星级大厨烹制的“深井烧鸭”

清远鸡、深井烧鸭……这不是在港式茶餐厅,而是在上海的一家社区食堂。老年人只需要花14块8,就能在家门口吃到五星级酒店大厨烹制的正宗广东菜。

最近,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睦邻小厨在铁岭路38号的同叶大厦正式开业。同叶大厦是位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中心位置的一座商务楼宇,开在大厦一楼的这家精致的小厨选址于此,既方便社区老人就餐和送餐,又照顾到周边的年轻白领、大学师生和普通居民。

墙上布置着充满社区记忆的环同济照片墙,LED屛播放着养生节目,智能便捷的结算系统配合各种数字化应用场景,四平的第一家睦邻小厨充分体现了环同济特色。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21)

这是一个数字化包装的小厨。餐厅的一面智能数字屏幕上划出几个分区,明厨亮灶监控窗口显示着后厨、洗烧间的现场画面,智能图表记录着厨房的实时温度、湿度,以及每天消耗的煤气、用电、水量等能源量的浮动情况,让整个餐厅的动态信息一目了然。

菜品的营养数据在线显示。比如一份红烧肉,细致地区分到其中的肉、百叶结和酱油各自的配比、热量和蛋白质含量,让老年人和健身人士实现健康管理。餐盘自动识别和结算支持多种结算方式,让居民减少排队。数字化技术包裹的餐厅为用餐的居民提供了贴心服务。

杨浦区睦邻小厨是老年助餐点的新形式,由杨浦区12个街道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睦邻中心等资源,或利用存量助餐设施改造而成,方便社区老人用餐。

这是一个对老年人用心的小厨。小厨采用照顾老年人的高照明采光设计,还设有全护式座椅、轮椅车取餐动线等。“老人吃饭最怕饭菜温度不够,因此我们控制用每次的出品量少一点,通过多次出菜来保证饭菜一直是热乎乎的。”四平街道睦邻小厨的店长许雷告诉记者。

许雷此前曾在喜来登、凯悦等国际酒店西餐厅任餐饮经理,如今他的工作是每天在就餐点和在小厨吃饭的老年人拉拉家常。“通过跟老人家打交道,了解怎样的菜品更适应他们的口味。”每天早上,家住浦东的许雷穿过半个上海赶到店里,因为小厨在早上7时准时开门营业。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22)

上海打造的老年人社区食堂(上海人在家门口的)(23)

和他一样“跨界”的还有餐厅的大厨。来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是广东人,他将广东菜和上海本帮菜结合,研发出了很多只有在四平小厨才能吃到的独有菜式。炒鸡杂加入了上海人爱吃的萝卜干,“深井烧鹅”改良成“深井烧鸭”,精华在于地道的酱料,还有广东名菜“清远鸡”——新菜单一推出,本地居民纷纷来尝鲜。

“‘深井烧鸭’16元一份,里面有一整只鸭腿,老年卡还可以打7.8折。”家住四平路50弄29号楼的陈阿姨说,过去社区里送餐,菜品无法自主选择,小厨开出以后多了新菜式供自由搭配,她一有空就约几个姐妹来这里聚餐。

14.8元的“老年人套餐”里配有两荤一素一汤,专门为老年人而设。“套餐每天的菜式都不一样,价格实惠,而且里面的菜都特意烧得很松软,符合老年人口味。”14号楼的邱阿姨说。

小厨自1月底试运营以来,温馨整洁的用餐环境、智能便捷的结算系统、明厨亮灶的监控设备、美味实惠的菜品餐食,让许多老年人、同济师生、白领员工和社区居民成了忠实“粉丝”。

四平路街道睦邻小厨

铁岭路38号

面向社区居民与周边白领

供应早午餐,5月6日后增加晚餐

视频:舒抒、杜晨薇、唐烨摄,舒抒制作

图片:唐烨、舒抒、杜晨薇、黄尖尖摄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唐烨 题图来源:上观摄影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唐烨 舒抒 杜晨薇 黄尖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