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中晚熟南瓜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梁根云等

四川省江安县迎安镇位于宜宾、泸州、自贡三市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地形以浅丘为主,是四川省川南地区中晚熟南瓜主要生产区。该镇从2003年开始试种,2004年大面积示范种植,逐步形成四川省南部地区南瓜种植基地。川南地区抓住早春回温快的气候优势,加上提早育苗,可以使南瓜上市时间从6月20日开始,较四川其他地区上市时间显著提早,经济效益显著。2010年,江安县迎安镇成立迎凤蜜本南瓜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迎安镇、铁清镇等周边农民种植蜜本南瓜,面积从不到133 hm 2 发展到667 hm 2 ,成为宜宾市乃至川南地区最大的中晚熟南瓜种植基地。通过不断摸索创新,探索出“南瓜 朝天椒/糯玉米-豌豆尖/芥菜(青菜)”等间套作栽培模式,南瓜可以连续采摘2~3轮次,提高农民单位面积生产收入。通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一套中晚熟南瓜栽培技术,以期为四川省丘陵露地栽培中晚熟南瓜的种植区提供参考。

1 栽培季节

川南地区早春回温快,适合提早栽培,可在立春前后10 d播种大棚加温育苗,2月下旬到3月移栽,栽后覆盖小拱棚保温,当外界气温稳定后去除小拱棚。中晚熟南瓜蜜本等品种上市时间在6月底开始,较四川省其他中晚熟南瓜种植区上市早。

2 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优良、生长势较强、抗病及耐干旱及适合贫瘠土壤的品种,如‘蜜本南瓜’和四川省新选育的‘川甜2号’南瓜。

3 整地施基肥

中晚熟南瓜适合在肥力中等、耕作层深厚及沥水的丘陵坡地生长,旋耕机打地后,坡地不起垄,平坝地9 m开厢,挖深25~30 cm、宽25~30 cm的穴用于施肥。667 m 2 施腐熟商品有机肥150 kg,磷酸一铵25 kg,油枯30 kg,硫酸钾6 kg,混匀后穴施,山坡上较贫瘠的土壤可以增加10 kg尿素,施肥后用土回填覆盖肥料。

4 技术要点

4.1 种子处理

采用浸种催芽,种子在50 ℃温水中温汤搅拌浸种15 min ,自然冷却后在常温水中浸泡4~6 h,之后放于28~30 ℃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

4.2 播种

川南早熟促成栽培育苗设施栽培一般采用温床育苗,使用9 cm×9 cm营养钵或50孔育苗盘育苗有利于护根移栽。铺好地热线后,先将营养杯装2/3的营养土,放置苗床上,浇透水,让营养土充分湿润,每个营养杯播2粒瓜种,盖1 cm厚营养土。然后用竹片搭架盖膜,注意保持营养土水分,1片真叶时开始通风炼苗,若遇寒潮天气注意保温。

4.3 定植

当子叶完全展平,具有2~3片真叶时选择晴朗天气移栽。应选择下胚轴短、叶片肥厚、茎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壮苗。定植时南瓜根不能直接接触到底肥,栽后浇定根水,并及时覆盖地膜及小拱棚。净作种植时坡地667 m 2 种植150~180 穴,每穴双株,穴距 1.5~2.0 m,行距 2.5~3.0 m;平坝地7.0~9.0 m开厢,穴距1.5~2.0 m,每穴双株,定植于厢两边对爬式生长,667 m 2 种植 100~130 穴。间(套)作模式以“南瓜 朝天椒/糯玉米-豌豆尖/芥菜(青菜)”种植为主,鲜食玉米生长期短,对南瓜生长影响小,可视南瓜行距大小,在南瓜种植行中间及田块四周栽种玉米,南瓜栽完即定植,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般种植1行,玉米株距40 cm左右,前期低温可覆膜保温,在5月中旬采收。朝天椒植株矮小,一般也是在南瓜定植后定植,定植在南瓜行距中间,株距 30 cm,采收时期从 6 月下旬至 11月。南瓜采收时期为6月中下旬至10月。

陕西关中露地南瓜种植时间和技术(川南地区中晚熟南瓜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1)

4.4 田间管理

4.4.1 定植后温度调控 早春露地栽培需加盖小拱棚防倒春寒,移栽15 d后(3月底至4月初)气温回升稳定后去除小拱棚。

4.4.2 植株调整 植株抽蔓前期留1根主蔓和1根健壮侧蔓,其它侧蔓全去除,由于需要长时间采收,全生育期都不摘心。对于不保水的丘陵土坡台地,在植株未封行之前,只摘除有病害或长势非常弱的侧蔓,有利于保水保叶促进植株生长,待封行后留6~7条蔓作为结瓜的藤蔓。一般主蔓第17、18、19节开始结瓜。第1批瓜坐果后不再整枝。前期如果植株长势过旺出现坐果困难、化瓜等现象,可在主侧蔓雌花节位前第2节处轻拧,控制生长势 [2] ,也可以适当去除一些侧蔓,尤其是病虫害危害严重及长势弱的侧蔓。在阴雨天气情况下,昆虫活动受阻,可以采取人工辅助受粉,促进坐果 [3] 。

4.4.3 疏花疏果 早春时第1雌花节位低时,可将第1雌花去除,采用第2~第3雌花结果。及时去除畸形果、病虫害果及机械损伤的幼果。

4.4.4 肥水管理 不同生育期浇水次数和水量要根据天气、植株状况和土壤墒情的变化灵活合理浇水。通常缓苗后667 m 2 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清粪水,或复合肥5~7 kg。分批多次采收模式根据植株生长及采收等田间管理进行水肥管理,第1批或第2批瓜全部采收完后在雨天时段分别667 m 2 撒施或在定植穴旁穴施尿素10 kg左右。采收前10~15 d不追施肥水。

5 病虫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合理配备基质,控制氮肥用量,培育壮苗。及时除草,清洁田园。

5.2 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强预测预报,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和安全间隔期要求进行。

5.2.1 疫病 注意保持田间湿度,雨后注意田间排水及施药预防,可用10%氰霜唑悬浮剂2 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喷雾。

5.2.2 白粉病 主要在南瓜生育期的中后期发生,因此可以在南瓜生长中期开始预防,可用12.5%苯醚甲环唑与20%嘧菌酯悬浮剂1 2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

5.2.3 病毒病 南瓜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蚜虫等害虫,因此防治病毒病的扩展主要以防治虫害为主。在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0.5%香菇多糖水剂600倍液。

5.2.4 蚜虫 在发病初期可使用48%噻虫啉悬浮剂5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尽量使用对蜜蜂及其他天敌昆虫低毒的杀虫剂,如极显等。

6 适时采收

花后 50~55 d 或瓜红熟后及时采收,并留瓜柄。可分批采收,采收时注意防止损伤藤蔓。选外观无损伤、无病虫害的成熟瓜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