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之后晋朝一统,晋朝之所以能取代三国时期最强大的曹魏一统天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司马懿的谋虑和功劳。说到司马懿,我们总是喜欢拿诸葛亮与之做比较,这二人都是当时的顶级人才,谋略过人,但不同的是,诸葛亮在世时就名声动天下,一篇《隆中对》更是冠绝古今,而司马懿在世时却总是不温不火,没有什么大名声,留给后世的印象更多是阴谋小人;
即使如此,今日我们也不能否定司马懿在中国历史上的功劳。曹操和诸葛亮都没有胜过他,这是为什么呢?伟人点评他有3个优点,都是哪3个,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家世显赫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多少风云人物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散,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身败名裂,在他们身后总是会受到后世褒贬不一的评价,司马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赞誉他的人说他懂得韬光养晦,仅靠一役之功就开创霸业,为晋朝的建立直接打定了基础,毁谤他的人说他奸臣窃国,虽然是他的孙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建立晋朝,但这一切的肇始却是因为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事变”彻底夺取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壮大了家族势力,给后世子孙打下了改朝换代的根基。完全印证了曹操当初的那句预言“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司马家族是东汉乃至三国时期非常庞大的一支士族,人才辈出,不少人都在朝中为官,司马懿也是出于官宦人家,这一点诸葛亮就无法比,诸葛亮在隆中隐居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名气大,引得刘备三顾茅庐,那他可能终生都不会被外人所知。曹操虽然也是出于官宦世家,但因为曹操的父亲是宦官的养子,所以曹操也被当时的士族所鄙弃,司马懿则身世清白,家族显赫。曹操也是因为忌惮司马懿的家族,再加上司马懿确实才能过人,所以才对司马懿予以重用,但曹操始终没有相信过司马懿,曹操总是一边用着司马懿一边防着司马懿,司马懿也知趣,所以他为人处世总是小心谨慎,不显山不露水,一直默默积蓄力量。
虽然毁誉参半,但不能否认的是,司马懿的确算是一代人杰,伟人对司马懿的评价就很高,当年我军在转战陕北的时候,伟人就对大家说过:“蒋介石和胡宗南都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面前没有司马懿只有司马师”。伟人熟读史书,对历代历史人物都有精辟深刻的点评,他这句对司马懿的点评可以说是对司马懿最高的认可。
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谋略不在司马懿之下,毕竟“虎父无犬子”,但司马师有一项不及司马懿,就是隐忍,司马懿从入仕开始,就一直小心翼翼地只在暗中积蓄力量,不显山不露水,他的才华不亚于孔明,但他没有孔明的锋芒毕露,他的谋略城府也不亚于曹操和曹丕,但他懂得明哲保身的分寸,所以伟人还夸赞他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敌孔明之智也”。
谋略过人
建安二十年,曹操在征讨张鲁中大获全胜,司马懿建议曹操继续进军四川,毕其功于一役,司马懿对曹操说“刘备用诡计俘虏了刘璋,在蜀地还立足未稳,但他贪心不足,还想要谋取离他偏远的江陵,蜀地空虚,我觉得这是一个趁机夺取蜀地的大好时机。”如果此时趁机出兵攻打汉中用以彰显军威,然后一鼓作气进军益州,蜀地肯定会望风而降,拿下四川就如探囊取物一般轻而易举。
司马懿对曹操的这一建议可以说是直接预判了未来战场形势,绝对有先见之明,但曹操却对司马懿说“人苦于不知足,现在我们已经得到陇右,怎么会轻易拿下蜀地呢?”后来的事就是益州被刘备夺取,曹操永远丧失了一统蜀地的机会。由此可见,论战略眼光和权术,曹操根本比不上司马懿。
司马懿遇事沉着冷静,不骄不躁,能隐忍。刘备逝世后,诸葛亮率军多次对曹魏进行北伐,与蜀军对垒的就是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即使魏军处于劣势,但司马懿从一开始就看清了蜀军的本质,诸葛亮长途奔袭,粮草肯定供应不足,时间一长就难以为继,所以司马懿坚守不出,每次只是打消耗战,最后结局果然与他预料的一样,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最后以失败告终,蜀国也在这样的消耗战中国力日衰,最终被曹魏吞并。从战略眼光层面来看,司马懿也胜于诸葛亮,他一眼就能看清事情的本质,然后迅速作出应对之策,使得事半功倍。
善于隐忍
司马懿最大最让人敬佩的优势就是他的隐忍,他就像一支利箭,一旦拉弓上弦就一击必杀,在这之前,他会一直磨箭,一直积蓄力量,正是因为他的隐忍,所以最后司马家族才能笑到最后,统一三国乱世。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为了激他出战,送了一件女人的衣服给他,笑他如此谨慎小心,就像个扭扭捏捏的妇人一样,司马懿面对这样的羞辱,他没有愤怒,没有冲动,他一如既往选择了隐忍,继续坚守不出,最后诸葛亮的北伐再一次以失败告终。当时有人笑他丢尽了大丈夫的脸,但那些笑他的人哪里知道他的志向,哪里识得他的隐忍。
司马懿为人城府极深,在曹操和曹丕面前,他总是一副大智若愚的样子,低调做人,低调做事,不显山不露水,他知道曹操和曹丕对他猜忌很深,稍有失误就会万劫不复,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虽然多次想要杀了司马懿,但始终找不出破绽,最后到他薨逝也没有下手,曹丕也是一样,一边用着司马懿一边防着司马懿,但到曹丕逝世,也没有对司马懿下手,司马懿作为老臣继续辅佐着曹魏的一代代后主,跻身帝国的权力中心。
魏明帝曹叡之后,司马懿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在实力上都远远超过曹魏后主,但他依然选择隐忍,他在等待机会,终于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一举夺取曹魏大权,为后来晋朝的创立直接打奠定基础。
结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家归晋是历史的必然,司马懿只是顺应了时代潮流,运用自己的智谋最终推动缔造了又一个统一的王朝,单从这一点来看,他就要比曹操和诸葛亮高明很多。正如伟人所评价的那样,他有家世、有谋略、有远见,能隐忍,是一位能伺机而动一举成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