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五丈红墙

沈沐秋赶到雪山明宫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十。

她没有骑马,也不喜欢坐船,一路上全靠两条腿。她本身就不是一个喜欢喧闹和扎堆的人,这一路上便很少打尖住店。所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在十月初十这一天,沈沐秋赶到了雪山明宫。

令她始料未及的是,明宫正门正在修缮,她不得不绕道旁门。

近侍遴选是东奉教的大事,一路上走着但却没有见到张灯结彩的庆祝,更没有人山人海的围观。这让沈沐秋再次想起临行前夜师父陆海对她说的话——血染五丈原,尸堆过山墙。

雪山七天神像的风屏障怎么破(1.2舟来使的传说)(1)

面对十年一场的盛会,挑战者们孤身而往,没有欢迎与庆祝,只有落寞与悲凉。而这其中的渊源必须从东奉教的历史讲起。

——

传在最初,东奉雪山,积雪千年不化,山下数百里内少溪无流,是飞鸟不落、走兽不栖、牲畜难养、谷物不丰的贫瘠之地。

突然,有一天迷雾腾起,遮云蔽日,一瞬间天昏地暗,而后一阵地动山摇,东奉雪山从中间裂开,高耸的山峰碎裂,山石夹着积雪跌入裂缝,东奉雪山的尖峰成了平顶。

一股暖流从东边山脚下的裂缝处涌出,和融化的雪山一起汇集,最后形成了溪流和河川,滋润空气、大地,流水所到之处长出了青绿的小草、开出鲜花的花朵,飞鸟歌唱传送,动物接踵而至……迷雾散去,阳光普照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这时,溪流中飘来一叶小舟,白衣少女静坐舟上,雪山雾气缭绕其周,飞鸟伴其周围,宛如仙子降临,世人奉其为神使。

少女来到东奉山下,教导山民耕种土地、圈养牲畜、捕鱼养蚕。之后她还游历四海,引导各地的农人、工匠、郎中、读书人来到东奉山下定居屯垦。一步步建村落、通河渠、修医馆、开学堂……

这少女便是东奉教的创教人——舟来使。

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教主代代相传,但宗旨不变,就是倚仗东奉雪山下流淌的水繁衍生息,享受喜乐平和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个神志不清的男子用木棒击碎了流卿教主的后脑,然后将她埋进了自家的冰窖……

教民不敬神使的行为激怒了雪山之神,于是降下惩罚。

东奉山上的雪不再融化,溪流干涸、庄稼枯萎,无论牲畜还是人,不是胎死腹中,就是生后即夭,总之,雪山之下不再有新生命降世。

暴风雪日夜不停地撕扯着每一寸土地,冰冻着每一颗生灵的心脏……

这一切一直持续到流卿教主僵硬的尸首被人们从寒冷刺骨的冰窖里找到为止。

为了平息雪山之神的愤怒,告慰流卿教主的亡魂,教民将她安葬在东奉山北腰的苍松之下,将那个神志不清的男子生生焚烧,之后把他的灰烬连同他的所有的族人一起丢入了苍松之旁的寒潭……

然而,雪山之神的愤怒并没有停止。

直到教民中最智慧博学的一百位长者联合做出决定,选出两位集忠诚、无畏、胆识于一身,而且武艺卓群的年轻人,祭祀雪山,陪葬于苍松之下,这嘶吼的暴风雪才终于停止。

阳光再次普照东奉雪山,溪流河川开始流淌,花草树木展露新颜,新的生命终于降生了。

经此一劫,东奉教旨开始改变,教主作为雪山之神的使者,她的生命是雪山下万千生灵的根,她的安宁是教民享受喜乐平和生活的源。

于是,在东奉山南腰为教主修建了明宫,设立六行、十所,选派精明强干的人担任主事,分担教务。之后又增选了一名聪颖健康、家世清白的幼儿入明宫,悉心培养,这就是第一位主教。

从此之后,教主便有两位弟子,一位继任教主,一位继任主教。

主教开始接管各项教务,成为东奉教教务处理和决策的实际操作者,统管着六行、十所。教主则逐渐从教内事物中剥离,深居简出,除了每年的几次祭祀外,教民是很难得见其真颜的。

东奉教的雪山神使慢慢成为一个真实存在而又遥不可及的神。

然而,教民虔诚的祷告声和对教主的无尚敬仰并没有因为教主的遥不可及而衰减,反而愈演愈烈,近乎痴迷。

无论是东奉山下,还是千里之外。即便是东奉雪水未曾流淌过的土地上,都有东奉教虔诚的教民,教庄也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东奉教下已划分形成十二个洲。

东奉教的日益强大,不仅得益于雪山之水的娇惯滋润,更得益于主教引领下六行十所的勤劳努力。教民们依赖的生计也渐渐由采桑农耕增加到制造商贾,甚至控制了很多地方的漕海陆运、医药铸造。

在东奉教强大财富和武力的庇护下,教民们既避免了流寇饥荒,也远离了战乱瘟疫,生活的富足安康,喜乐平和。

东奉教的教义不允许泥胎胚塑,所以心存感念的教民只好跋山涉水来到东奉雪山。在这里尝一下清冽的天河水,得一壶教主赐福的雪山泉。

或者用进贡牲畜粮米、蔬果布匹换来的金银,买几个山石做成的吊坠、环佩,然后虔诚地佩在腰间、挂在门栓、埋在地头……

他们固执地相信,这些石头是雪山之神借教主之手赐下的圣物,可以使得土地丰产、六畜平安、人丁兴旺、喜乐平和……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和得见教主真颜相提并论。

可作为雪山神使的教主岂是普通人轻易得见的。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呆在明堂,一个地势比雪山明宫还要高出几十丈的地方,一个只有在阳光晴好时才若隐若现的神秘殿堂。

即便尊贵如主教,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能见到教主的。不过有两个人却可以日夜不辍的陪伴在教主身旁,这就是近侍。

近侍,实际就是教主的近身护卫。

为了延续雪山之神的庇佑,保护神的使者,避免流卿教主的悲剧再次发生,教中选拔忠诚无畏、智勇双全且武艺高强的青年日夜不辍的守护教主的安宁,这就是近侍。

能够守护在教主身边,在东奉教绝对是天大的殊荣,是可荫及子孙后代的无上荣耀。因为某个人一旦成为近侍,对他出身的家门乃至所在的行所洲庄,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就接踵而至了。

从选定的那一刻开始,雪山明宫便会专拨钱粮、选派师匠到他出身的洲庄,修桥铺路、建房造屋、开荒拓地,包括健通所、博学堂也都会一一设立。

在近侍侍奉教主的每一年中,这些地方都可以免水供、仆役。每三年还可以选送资质优良的少年送到雪山明宫,接受最好的培养。这些人在将来是有更多的机会成为东奉教的后继人才,最差的也会成为教庄的主事。

可谓是一荣俱荣!

然而,这何尝不是一种诱惑!

雪山七天神像的风屏障怎么破(1.2舟来使的传说)(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