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5月29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新一组航天员团队即将带着国人“星辰大海”的航天梦想再赴太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闻新教授告诉记者,在古代,“载人飞船”其实已经有了雏形,《拾遗记》中的“巨槎” 与现代宇宙飞船名称最接近。

世界上有哪些载人飞船(你知道吗在古代)(1)

图源新华社

古代的“载人飞船”名叫“巨槎”

现代的航天员搭乘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在古代,“载人飞船”其实已经有了雏形。关于中国古人最早设计出的飞行器,《墨子》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就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天不降落。后来,东汉的张衡、唐代的韩志和,也都曾先后发明了类似的简单飞行器。

传说中,中国古人发明了“宇宙飞船”。这种飞船,有不同的名字,《博物志》中叫“飞车”,《拾遗记》中叫“巨槎”,《洞天集》中叫“仙槎”。另外的“魔毯”“飞扫”,也都是“宇宙飞船”。“巨槎”与现代宇宙飞船名称最接近。

相比之下,神话中的“飞天”,靠的还是翅膀。希腊神话中有位名叫伊卡洛斯的年轻人,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巧手工匠代达罗斯。代达罗斯有一个神奇的作品,就是用蜜蜡和羽毛为自己和儿子制作了两双翅膀。身为翅膀的创造者,代达罗斯知道其作品是有限制的,他警告儿子伊卡洛斯不要飞近太阳,否则蜜蜡会融化;也不要飞近海面,否则海水的湿气会阻碍双翼飞翔。

然而伊卡洛斯却不听劝告,有翅膀的伊卡洛斯不愿意追随父亲的轨迹,他被太阳的光芒完全吸引,朝它越飞越近。终于,他的双翼的蜜蜡被热量融化,羽毛四散飘开,伊卡洛斯努力摆动双翼,却发现自己原来只剩下光脱脱的两臂,最后掉进了大海。

航天员与“仙人”

从考古发现来看,古代中国的“航天员”与今天的航天员形象非常接近。在我国甘肃,新石器时代半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两个陶质半身人像,形象与现代航天员模样十分接近。考古学家认为,其中一位“航天员”是《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所说的西海之神,和现代“航天员”一样都“身怀绝技”,有过硬本领和智慧。中国古代的神仙,其实都是“航天员”的化身,把航天科技看成“成仙术”,称航天为“升仙”。“航天员”被称为“天神”,或“仙人”。

另外,《山海经》中记载的“羽人”,在雕刻上“羽人”身长约30厘米~40厘米,头发向后梳起发髻,很有几分唐朝仕女的韵味;与细长的身体相比,脸显得有些微胖;肩膀上有一对大大的翅膀,后面有一片云朵,似乎正在展翅高飞;她双手交握在胸前,细长的身体拖着长长的尾巴,与西方童话中的美人鱼有几分相像。

目前,世界上有一种至今还没有被证据证明的“古代太空人假说”,假说大意为“在古时候,外星太空人来到地球,创造了人类,并且还教导人类创造文明”。

此前,世界最大的中国贵州射电望远镜(俗称“中国天眼”),就收到过一个可疑的宇宙信号,科学家分析结果显示这个信号来自1300多光年之外。与此同时,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再次发出警告,希望世界上监听到宇宙信号的国家不要回答任何可疑讯号,以免暴露人类文明的存在。霍金还解释:从经济角度看,外星文明要殖民地球,需要造价差不多为400亿亿美元的飞船群,显然一个地球肯定是不够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外星人的原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