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规律

(1)证明酸性: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2)证明弱酸性:证明存在电离平衡;测定对应盐溶液酸碱性;测量稀释后pH变化。

(3)证明氧化性:与还原剂(如KI、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

等)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

(4)证明还原性:与氧化剂(如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

、浓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4)

等)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

(5)比较金属的活动性:与水反应;与酸反应;置换反应;原电池;电解放电顺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对应盐的酸碱性强弱。

(6)比较非金属的活动性:置换反应;与氢气反应快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对应盐的酸碱性强弱。

(7)比较酸(碱)的酸(碱)性强弱;较强的酸(碱)能制得较弱的酸(碱),此外还必须掌握常见的阳离子、阴离子的特征反应。

2、考点例析

(1)探究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基本思路:①分析其物质结构特点或找出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②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③由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究它所具有的性质。

例1: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_________(填编号,限填3项)。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铁三角架 E、泥三角 F、酒精灯 G、烧杯 H量筒

(2)第2步:I溶液的获取。操作是____________。

(3)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____(填编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高锰酸钾溶液 D、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5)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

解析:(1)首先分析灼烧固体物质所用的仪器有哪些,然后从中选出硅酸盐质的实验仪器:瓷坩埚、泥三角、酒精灯。应特别注意的是容易漏选酒精灯。

(2)灼烧海带后所得的灰烬中含有可溶性碘离子和难溶固体物质,要得到含有碘离子的溶液,必须将灰烬充分溶解,并进行过滤除去残渣。

(3)浓硫酸、新制氯水、高锰酸钾溶液、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6)

均能将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7)

氧化为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8)

。前三者会在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而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9)

的还原产物为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0)

无其他物质生成,所以氧化剂最好选用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1)

答案:(1)BEF

(2)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煮沸、过滤

(3)D 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即不会进一步氧化单质碘

(2)验证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基本思路:①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特征,结合已有知识及实验经验预测可能具有的性质;②设计具体实验方案来验证物质所具有的性质;③选择适宜的试剂、仪器、装置、反应条件实验方案;④最后得出结论。

例2: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2)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3)

的反应,都用如下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4)

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6)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7)

的反应生成了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8)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19)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0)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1)

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2)

___________。

(3)第2小组同学认为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3)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4)

反应除了生成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5)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6)

外,还有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7)

生成。为检验是否有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8)

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29)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_;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解析:(1)主要类比教材中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0)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1)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2)主要考查亚硫酸盐的检验,即通过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2)

,然后通过特征现象进行检验;(3)中主要考查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3)

的检验,即先用盐酸酸化,然后加入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4)

溶液进行检验,而不是先加钡盐溶液后加酸,主要是亚硫酸盐极易被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5)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6)

等氧化性物质氧化成硫酸盐而对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7)

的检验造成干扰。

答案:(1)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8)

(2)取白色固体,加稀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39)

,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不合理 稀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40)

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

高中化学实验题与现实的联系(常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考点例析)(41)

,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如有相关疑问或需求可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与君行”私聊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