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国内的疫情众所周知是由武汉万家宴引发的一场大爆发。因为当时参加万家宴的人太多了,传染源没有办法更好的在短时间内控制,使得这个万家宴成为了这场疫情的最大嫌疑现场。而这一切的画面让我想起了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中对“吃”这个欲望的刻画。

所以有时候,我还是很崇尚日本近几年掀起的“极简”主义。这个极简的含义,是对一切外物保持不起心动念的欲望,从而让自己过的朴素而自在。孔子曾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个不逾矩,并不是让你刻意遵守法律法规,而是遵从内心,随心所欲的去过自觉自律的生活,并不觉得是被约束。能掌控自己欲望的人才是大家——人活到极致一定是极素而简的。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1)

《千与千寻》这部动画,日文片名为《千と千寻の神隠し》,其中的“神隠し”是一个具有浓郁日本民俗特色的词,意思是“被神仙藏起来”,以前,日本人用这个词来指孩子或女子无故失踪、无法找到的情形。而各国的译名却都没有体现这层韵味。但这并不妨碍这部片子传达出来的的深刻涵义,这分明是一部成年人的内心世界,隐藏在孩子的视角中,被表现了出来。

因为贪吃把孩子丢了的千寻父母,实际上是把自己迷失在欲望的沼泽。

剧情介绍: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了乡下。没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他们进入了汤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千寻的爸爸妈妈因贪吃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在期间她遇见了白龙,一个既聪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千寻最后救出了爸爸妈妈,拯救了白龙。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2)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3)

河神大笑着离开后留下的苦药丸,和济公从身上搓下的泥丸都是治愈系。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4)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5)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6)

汤婆婆和她的巨婴男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7)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8)

宝宝如果哭的话,婆婆就会过来把你杀掉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9)

无脸男的见好变好,见坏变坏。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10)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11)

这个人设的特点很大程度的反映了社会上大多数没有主见的人,他们就是这样,不会自己分辨黑白,跟着什么人就变什么人,不懂得分析利弊与好坏,因为他们除了看不见,听不见,闻不见,还没有脑子。只能接受命运推送给他的安排。

而这个桥段在我看来也正好迎合了佛经里的一句话:“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我很佩服做导演的人能把文字的东西转化成三维立体影像。宫崎骏这部动画就极好的运用了现实影像来说法布道。因为佛经很多人都很难去触及,其晦涩难懂的道理,深刻饶舌的禅经,需得有慧根的人才能参悟。而我亦是一直会背诵心经而已,其中的内涵也不过就是根据自己对生命和世界的浅显认知来参透琢磨。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12)

因而我们说这个无脸男,就是这么一类人,亦正亦邪,无法界定,也无需界定。只待一切在他无根的生命中慢慢形成,那便是他的晴天世界。索性宫崎骏在最后也给了这个无脸男最好的归属。说明他终于在自己的经历中涅槃重生。

总结:

也许到这里就写总结了,大家一定有些意犹未尽,因为主要人物小白龙还没有分析,表面凶恶而内心善良的钱婆婆也没有着墨。但是我想大家对这些有特点的正面人设,一定有自己的理解,我就不多赘述了。至于千寻的父母最后被救之后,那种仿佛理所当然的表情,我们就权当是一种对庸俗的无奈吧。

千与千寻的人生哲学解说(人性中的恶与救赎)(13)

一部电影,一篇文章,总要有它最后升华的部分。因此在这里我最后说说对宫崎骏老先生的作品的感受,那就是永远平和悠远的主题和画风,唯美的画面,让人在表面的波澜不惊中,感受内心的波涛汹涌。那是一种暗藏在神性光辉下的巨大力量。它推动着某种觉醒在前进,如暗藏在平静海面下的巨大的涌,只待时刻到来之时,掀起不可逆转的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