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秘白鹿原拍摄地)(1)

陕西蓝田有个《白鹿原》影视基地,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与蓝田远隔千里的山西晋城的一个小村庄也随着电视剧的热播火了,它就是白鹿原电视剧另一个重要拍摄地——上庄古村。

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秘白鹿原拍摄地)(2)

上庄古村,地处太岳山南麓、沁河东岸,尽管地处偏僻山区,可在明清数百年中,这座小山村共走出五位进士、六位举人,数百名贡、监生员。以河街为中轴线,上庄被分南北,而沿街的南北岸,分别有上圪坨院、天官府、进士第、炉峰院、沿街院、司农第、司徒第、王氏祠堂、大参第、参政府、武举第、樊家庄园等各个时代的古民居院落。上庄古村是一个集元、明、清、民国等时期古建筑群的古村落,是国家4A级景区。上庄有许多张值得炫耀的名片,诸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中国民居第一村”、“全国文明村”等等。

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秘白鹿原拍摄地)(3)

游客置身上庄古村,在和居住在明清古院落里的人们互动交流时,并未感觉出多少“景区”的味道,反倒感觉时光倒流,恍若隔世。上庄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至今仍然活着的古村落。

《白鹿原》剧组在上庄古村周边前后拍摄了近三个月,许多重要戏都在这里取景。如黑娃的马房戏,白灵的养伤戏,白灵的入党戏,学生的千人游行戏,百姓的千人逃荒施粥戏,白嘉轩的藏粮戏,黑娃的土匪窝,鹿兆麟的团部,白灵的孤儿院,白孝文的家,鹿兆鹏和白灵地下工作租住的锣鼓巷15号院等等。

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秘白鹿原拍摄地)(4)

走进上庄古村的瞬间,很容易让人想到陶渊明的一句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个历史文化名村,遗世独立地用它的沧桑感和历史感向来访者诉说着一个个历史故事。

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秘白鹿原拍摄地)(5)

5月27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山西省第五次旅游发展大会国内主流媒体推介会暨全域旅游全媒体看三晋活动东南线采风团一行40余人,走进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活着的古村”上庄,体验千年乡村里飘出的人间烟火。

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秘白鹿原拍摄地)(6)

据了解,上庄古村,位于阳城县润城镇,是山西省东南部沁河流域一座很有规模和特色的古村,也是沁河流域古迹最多、保护最完好、人文历史最为显赫的古老村落。始建于宋金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上庄村出过一个大人物,明代政治家王国光。

王国光从事政治活动达40余年,历世宗、穆宗、神宗三帝,先后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他编制的《万历会计录》,是万历中兴时期宰相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税赋制度的理论依据,也是明清两代征收田赋的依据。“天官王府”就是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修建而成。

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秘白鹿原拍摄地)(7)

这座“活着的古村”,其内部阁楼高耸,古庙森严,官宅豪华,民居典雅,共有保存基本完好的官宅民居40余处,涵盖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其民居文化包括了我国现存并仍然能够居住使用的各个朝代建筑。

从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两代留存官巨宅,到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樊家庄园”在这里无不具备。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

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秘白鹿原拍摄地)(8)

当日下午14时,采访团一行沿着庄河古道跨越“明朝”,走进“清朝”,步入“民国”,共同探秘古宅院落的历史神韵,更有了几分古典浪漫的气息。静默的古建加上依旧生活在古村落里的村民,让采风团成员感觉到了一种传承千年的烟火气。

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秘白鹿原拍摄地)(9)

“天宫王府古村落建筑保存得非常好,其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关注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重视文化旅游,并以此作为古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载体,同时,对引入古村的新业态、新要素、新产品进行筛选,不破坏当地的人文脉络和生活习惯,把传统生活方式和自然居住形态保留下来。”海南日报编辑林容宇为这座“活着的古村”提出了建议。

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秘白鹿原拍摄地)(10)

山西云媒体摄影记者张亚东说:“我是初次来天官王府,看到外观封闭、高门深宅的官宅民居达到了使用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非常惊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穿越上庄村,就是穿越了一部中国古代北方乡村演变过程的历史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