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墙面、地面裂缝,地基下沉问题,编制一篇地基处理施工方案,以供参考使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墙体地基沉降怎么修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墙体地基沉降怎么修复(墙面地面出现裂缝如何加固)

墙体地基沉降怎么修复

针对墙面、地面裂缝,地基下沉问题,编制一篇地基处理施工方案,以供参考使用。

一、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地基处理工程

工程地点:XXX

设计单位:

(1)建筑物概况:1#、2#厂房长约35米,宽14米,两厂房相距6—7米。建筑物建设年份约为2014年。

(2)拟处理场地现状:建筑物场地内地坪出现裂缝、沉降,场地基础附近裂缝严重,总体呈漏斗状,沉降最大值达200mm,其下沉地面部位。

二、设计依据

1、由

业主提供的本场地勘察报告;

2、本工程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等文件;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4、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5、其他有关规范及规程。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详见业主提供的勘察报告

四、地基处理方案分析4.1地基变形预测分析

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首先应分析处理对象,即本工程可能产生沉降的原因。因此需对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处理后的使用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不仅要保证质量、安全,而且要施工方便、工期节省。

暂时没有现场实地勘察,根据已有资料初步分析,可能引起本工程基础沉降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填土层在自重以及地面荷载作用下的固结沉降,或者淤泥质粉质黏土在上覆压力下的次固结沉降。

4.2 处理方案选择

对于软弱土层的地基处理方法一般有:搅拌桩(粉喷桩)、石灰桩、预压固结、换填垫层、注浆钢管桩、压密注浆等。

1、搅拌桩(粉喷桩)、石灰桩:此类方法针对粘性土层处理效果较好,工艺成熟,但是由于施工机械设备较大,施工成本较高,本工程不建议使用此方案;

2、预压固结:此方法一般用于场地建设之前,大面积处理含水量较高的软弱土,且需要排水措施,施工周期较长,因此本工程体量小,周期短,因此不适合;

3、换填垫层:需要将场地内浅部土层挖除后回填好土,本工程如需处理,开挖深度将有所增大,需挖至2.4~6.0米,且对已建建筑的基础等产生较大影响,需要采取足够安全的基坑围护措施,如钢板桩 支撑,并应取得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使用;

4、其它微型桩基础,如预制桩、树根桩等,本工程可考虑采用满布短桩基础,持力层可根据地质报告进行选择粉质粘土,可塑,埋深适中,工程性质良好;

5、注浆钢管桩:施工方便,设备轻巧,主要适用于欠固结的填土及粉质粘土等,本工程主要处理对象为①填土层,可以选用该方案。

鉴于本工程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本工程可以选择相对适用的为注浆处理方案。

主要设计原则是:

(1)、处理地坪以下的填土以及部分黏土层的土体;

(2)、通过注入浆液提高基础以下土层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调整土体不均匀性;

主要设计原理是:利用注浆泵,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拌制好的水泥及粉煤灰等混和浆液通过注浆管压入指定深度的土体中,压入土体中的浆液挤压注浆管周围的土体并迫使其排出其中的空气和水分,减小了其孔隙比,从而使土体得到挤密;另一方面,浆液在土体中通过劈裂穿透,凝固后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浆脉,成为土体中的骨架;注浆后土体随即形成一道隔水防渗的帷幕体。因此,提高了被加固土体的强度和刚度,并降低了土体的渗透系数。

注浆钢管可作为筋体留在加固土体中,并可将钢管顶部锚入地坪结构内,提高地基与基础的整体性。建议在正式施工本方案前,先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确定适用性,以及为进一步设计提供依据。

4.3 设计内容

根据现有沉降情况以及现有资料,进行如下设计:

1、沿厂房外布置双排灌浆孔,内排距离厂房约1.0-1.5m,孔距2m,排距2m,三角形布置,共计灌浆孔数量112*2=224个,孔深约5m;总延米1120m。平面布置情况如下:

2、注浆管采用Φ50钢管制成,地表以上露出30-50cm,下入受注段的注浆管管壁进行“花管”处理,每隔40-50cm布置花孔,以便浆液从侧面注入土体。

注浆孔平面布置图

五、施工要求5.1基本技术指标

1、施工采用振动器振动冲击将注浆管置入土层内。若实际操作时难以施工,则采用机械钻孔工艺先行施工,后置入注浆管。内排灌浆孔钻孔施工倾斜一定角度(需要经过计算),使注浆管靠近基底位置,确保注浆效果,外围灌浆孔做好帷幕效果。

为了保证注浆质量和效果,可分两次注浆,两次间隔2小时以上,待第一次注入浆液初凝后,再进行二次注浆。

2、注浆顺序先注外围孔,再注内排孔,每排均间隔一孔跳注;

3、压密注浆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5,建议浆液配比:水泥:粉煤灰=1:0.3,粉煤灰为细度大于200目磨细粉煤灰,外围孔根据情况可添加水玻璃(速凝剂);

4、压密注浆总注浆量按注浆土体孔隙率百分比控制;

5、注浆压力为以0.2-0.5mpa考虑,根据地层变化可适当进行调整。

6、注浆量及注浆范围按现场试验确定,初步按约2.0m米的间距分区布置,平面按照正三角形布置,要求处理区域达到的地基承载力标准要求。

5.2施工方法及步骤

1、注浆设备就位。

2、震动冲击器就位(可采用钻孔机械就位)。

3、将注浆管振动到设计深度。

4、如注浆中途发生地面冒浆应立即停止注浆,并调查冒浆原因。如是地层灌浆不进,则应结束注浆。若为其它原因,则进行适当处理。

5、单孔注浆完毕,应用清水冲洗管中残留浆液,防止堵管。

5.3施工注意事项

1、施管工人员必需按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

2、在注浆施工中应通过现场试验对布孔方式、注浆参数及浆液配比作进一步试验调整,并在以后注浆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注浆效果。

3、如出现堵管,堵管的处理要快速及时,不能慌乱,要按顺序一步步尽快处理。

4、注浆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堵管,做试验选定合理凝结时间,注意压力变化。

5、水泥浆液若发生沉淀、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搅拌。

6、施工过程中做好注浆施工的各种记录,及时了解注浆压力和流量变化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注浆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注浆作业时,每200 m3记录一次注浆参数。

7、在钻孔和注浆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种机械设备和电路的检查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8、在拆除管路及注浆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以免浆液溅入人眼,并做好劳动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佩带胶手套。

9、搞好现场的文明施工,及时做好泥浆清理工作,施工完毕及时清理现场。

5.4施工资源配置

(1)施工机械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潜孔锤(钻)

1台

2

注浆泵

2台

3

运输车

1台

4

注浆管

500米

5

输浆管

100米

(2)现场施工人员

序号

职务/工种

人数

作业内容

1

项目经理

1

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工作

2

施 工 员

1

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技术工作

3

安 全 员

1

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工作

4

材 料 员

1

负责整个项目的材料采购工作

5

普 工

3

清理土方、搬运材料等

6

钻工

3

灌浆孔钻孔

7

注浆工

6

压密注浆

6、质量验收

待注浆结束后28天混合浆液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即可进行验收,采用静载荷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标准按GB50202-2002规定执行。

7、初步预算

序号

工程费用或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合计(元)

1

灌浆孔钻孔

m

80.00

2

浇筑孔口管

160.00

3

砌筑搅拌站

1

35000.00

4

灌浆(清包)

/

1

73000.00

5

检测工程费

合计(元)

备注:(费用不包括材料(水泥、粉煤灰)、施工用水、用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