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机房设计规范(机房资源标识规范)(1)

扫码查询

为加强机房维护管理和资源管理,规范标识,使设备维护、线路维护、资源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为日常维护、应急调度、障碍查修提供快速、方便、准确的资源信息,特制定本规范。

一、 范围

1、 机房标识;

2、 公共机架标识:MDF、DDF、ODF、ODM、MDM、DDM铭条等;

3、 电源:电源柜、电源线标识;

4、 尾纤及扎线标识:设备侧、线路侧、设备之间标识、其它情况;

电子机房设计规范(机房资源标识规范)(2)

二、 定义

1、 机房分区:表示机柜(机架)在机房中位置,以 N、S、W、E、L、R 表示北、南、西、东、左、右几个分区,未划分区的机房可以缺省;

2、 机列号:表示机柜(机架)在机房中位置,从01 开始编制;

3、 机架号:表示机柜(机架)在机列中位置,从01 开始编制;注:有列头柜的机列,机架可从00开始编号。

4、 面:A 和B 分别表示机柜的正反双面,单面的机柜可缺省;V和H分别表示MDF的直列面和横列面,单面MDF可缺省;

三、 说明

1、 本规范综合考虑了维护管理、资源管理、机方、线方等多方面要求,各分公司本着“先长途,后本地”的原则开展实施工作。

2、 按照“谁维护、谁负责标识”的原则,根据光缆维护一体化的维护界面划定线方、机方的标识责任方。

3、 标识中涉及到的资源设施名称和编码,严格遵照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长途、本地网络资源命名编码规范。

4、 标识的制作和标贴不能违背机房整治的相关要求。

5、 标识一律采取打印方式,打印方式采用专门的标签打印机。

6、 各本地网应遵循本规范,制定本地网具体现场标识方案,所有可选项在本地网内统一。

7、 尾纤颜色原则:线路侧和设备侧尾纤颜色必须区分。

a) 全省线路侧尾纤统一为黄底黑字;

b) 应急调度尾纤全省统一为红底黑字;

c) 对长途,设备侧尾纤及架间跳纤全省统一为白底黑字;

d) 对本地,设备侧尾纤及跳纤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颜色(黄色、红色除外,本地网内统一);

8、 标识规格与字体大小根据机架机框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议中文选取黑体,英文选取Times New Roman。

电子机房设计规范(机房资源标识规范)(3)

四、 机房、公共机架标识

1、 机房标识

a、格式

位置信息

局站信息

机房类型

序号

≤10

≤2(字符)

≤2

必选

必选

必选

机房编码(必选)

说明:

①机房类型参照集团公司命名编码规范内定义。

②机房标识贴于机房大门处,适合比例。

2、 MDF架标识

1) MDF架

a、格式

位置信息

MDF

连接符

所属分区

序号

=3

-

=1

≤3

=1

必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说明:V、H标识面,分别标识直列面、横列面。

2) MDF横直列

a、格式

位置信息

序号

=1

=2

可选

必选

说明:V、H分别表示直列面、横列面;

3) MDM模块

a、 格式

位置信息

MDM

序号

=3

=2

必选

必选

起止端号(必选)

使用情况(可选)

说明:使用情况可以为电缆编码及线序、起始号码段、起始用户端口地址、DSL板起止端口号、弹性号码标识等信息。

3、 DDF架标识

1) DDF机架

a、格式

位置信息

DDF

连接符

所属分区

机列号

连接符

机架号

=3

-

=1

≤3

=1

=2

=1

必选

可选

必选

-

必选

可选

位置信息

DDF

连接符

所属分区

序号

=3

-

=1

≤6

=1

必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2) DDM铭条

a、格式

DDF端口编码

本端设备端口编码

槽路/中继名称

电路名称

使用情况或转接点信息

对端DDF位置/对端设备端口编码

可选

必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说明:

①本端设备端口编码:是指DDF端口所对应的本端设备端口的编码。设备端口编码可采用“(机架号 板位号)/设备号 端口号”的格式,设备端口的编码前的区域、子区域、局站、机房编码可省略;

②槽路名称:对于多次转接,中转站没有落地的情况,如槽路名称太长,占用相同高次群的电路槽道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③中继电路名称:交换中继电路的名称,经过传输的中继填传输电路名称,经过光路的中继填光路名称。数据中继电路名称参照《数据电路名称规范》说明。

④使用情况或转接点信息:若传输侧跳线对端是用户终端设备、交换机,或者是交换、数据、移动等用户DDF,则为中继名称,如:交换机模块号、交换机端口号、移动基站名称等用户提供、最方便处理业务的标识;如果传输侧跳线对端对应的是传输设备侧DDF或传输设备端口(经DDF直接转接),则为电路名称或标注为“转接电路”,这样一看到两行都是电路名称或“转接电路”标识就知道它是转接电路。

⑤对侧DDF端口编码: 指跳线另侧的DDF端口编码,而不是对端机房的DDF端口编码。若对端为设备端口,则为空,或者标明是设备及端口号。

4、 ODF架标识

1) ODF机架

a、格式

位置信息

ODF

连接符

所属分区

机列号

连接符

机架号

=3

-

=1

≤3

=1

≤2

=1

必选

可选

必选

-

必选

可选

位置信息

ODF

连接符

所属分区

序号

=3

-

=1

≤6

=1

必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2) ODM

a、 格式

位置信息

ODM

序号

=3

=2

必选

必选

起止端号(必选)

使用情况(可选)

说明:使用情况为光缆编码及芯序。

3) ODM面板表

a、 格式

端口号

光缆名称

纤芯号/纤芯总数

对端落地点

使用情况

使用局向

收发关系

可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说明:

①光缆名称:该纤芯所在光缆的名称或编号;

②纤 芯 号:纤芯在光缆中的编号;

③对端落地点:线路对端落地所在的机房或光交接箱;

④使用情况:指占用该纤芯的设备名称、系统名称或客户名称等;

⑤局向:占用该纤芯的两端设备所在区域或机房,中心局在前;

⑥收发关系:此条光纤是接收还是发送光信号,根据实际情况用汉字收、发分别表示;

⑦针对每个ODM制作一张表格,表格中的一个小方格对应ODM中的一个端口,贴在ODM旁便于查找核对的位置。小方格具体格式如下:

4) 光纤配线架内标识(由线方制作)

@左右结构的ODF架系统开放表

@内外(单元式)结构的ODF架系统开放表:

说明:

①.根据ODF类型不同,开放表格式不严格限定,但内容需包括以上全部必选信息。

②.开放表中必须标明对应光缆本端所有纤芯使用状态(含本地网加芯),包括电信在用系统名称及收发情况;军队、网通等在用系统及收发情况;军队、网通等空纤;未使用光纤是否可用(不可用的简要说明原因);有光保护系统的说明被保护系统主(备)用及收发情况。具体写法参见上表中举例。

③.以上开放表格式主要用于长途光缆,本地网设备可作参考。

电子机房设计规范(机房资源标识规范)(4)

五、 电源

1、 电源柜标识

a、格式

位置信息

LTG

连接符

所属分区

连接符

A/D

机列号

连接符

机架号

=3

-

=1

(直流/交流)=1

≤3

=1

=2

=1

必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

必选

可选

说明:

①此标识与同列A面机柜标识朝向相同;

②列头柜一般都放在机列的最边上,机架号可从00开始编号;

③列头柜标识属性:同机柜标识属性;

④A/D表示直流和交流;

2、 电源线标识

a、格式

―――――

所属设备

电压类型

功能

工作线

设备机柜位置

+24、-24、-48、+48等

主用、备用

工作地线

设备机柜位置

+24、-24、-48、+48等

主用、备用工作地

保护地线

设备机柜位置

+24、-24、-48、+48等

保护地

―――――

必选

可选

必选

说明:

①当一个设备电源线存在多个主备用时,从“1”开始编号;

②电源线标识属性:颜色参照机房整治要求,也可采用在列头柜内面板上粘贴电源线示意图方式,要求示意图必须与实际情况一致。

3、 电源柜开关标识

与电源线标识一致,也可用对照表形式。

尾纤及扎线标识

4、 设备侧

a、 格式

本端设备信息

对端设备信息

本端站点名称

系统名称/网元名称/设备名称/XDF编码

板位号

机盘名称

端口号

收/发

使用情况

收/发

对端站点名称

系统名称/网元名称/设备名称/XDF编码

板位号

机盘名称

端口号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说明:

①设备侧尾纤采用白底黑字标识;

②由于有些设备机盘实际占用槽位与网管不一致,有些设备机盘槽位按插板类型排序等情况,造成“板位号”有几种表示方法,但无论采用哪种,应尽量与资源管理系统保持一致。

③使用情况:根据专业不同可为槽路名称、电路名称、中继名称、模块号、用户号码段、用户端口地址等信息。

5、 设备之间

a、格式

本端端口信息

对端端口信息

系统名称/网元名称/设备名称

板位号

端口号

收/发

收/发

系统名称/网元名称/设备名称

板位号

端口号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使用情况(可选)

说明:

①设备之间连接存在收发关系的,该项必选。

②采用白底黑字标识。

③由于有些设备机盘实际占用槽位与网管不一致,有些设备机盘槽位按插板类型排序等情况,造成“板位号”有几种表示方法,但无论采用哪种,应尽量与资源管理系统保持一致。

④使用情况:根据专业不同可为槽路名称、电路名称、中继名称、用户号码段等信息。

6、 架间跳接

a、格式

本端XDF位置

使用情况

对端XDF位置

必选

可选

必选

7、 线路侧

a、格式

所属光缆

本端站

分隔符

对端站

纤芯号

必选

必选

-

必选

必选

说明:线路侧尾纤采用黄底黑字标识。

8、 其它情况

1) 应急调度尾纤

a、格式

本端ODF位置

对端ODF位置

应急调度纤芯号

必选

必选

必选

说明:

①.应急调度纤采用红底黑字标识。

②.两个方向的应急调纤在同一ODF架上时,标识上采用不同编号段加以区别;

③.当应急调度尾纤只布放在同一个ODF架上时,其标识仍然按照上述规定格式,即“本端ODF位置”和“对端ODF位置”都打印同一个ODF编号。

2) 跳纤站ODF架间尾纤

a、 格式

所属系统

对端XDF架信息

上游站

下游站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说明: 上下游站是光盘所在站,不是光缆两端站。

3) 光保护系统设备尾纤

a、 格式

本端设备信息

光保护系统信息

对端设备信息

本端站点名称

系统名称/网元名称

板位号

光口号

收/发

收/发

光保护系统简称(OPU)

光保护系统端口名

对端站点名

系统名

板位号

光口号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须

可选

可选

可选

4) 光保护系统设备标识

a、 格式

光保护系统一般为插盘式,对每一个系统的一个方向用一块插盘,3对尾纤实现保护,对应的3个端口都标有名称(如主用收发、备用收发、设备收发)。

对每一块插盘可在下方(或上方)对应处,贴上所保护的系统名、方向。即:

系统名

方向

必选

必选

5) 光保护系统尾纤

a、 格式

光保护系统尾纤标识:连接设备的尾纤与设备出纤一样,与ODF连接的尾纤如下:

所属系统

收/发

对端站

光保护系统主、备用

光缆名称/纤芯号

ODF位置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6) ODF与光保护系统连接的尾纤

a、 格式

所属系统

收/发

对端站

光保护系统主、备用

收/发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7) 当设备与光保护系统之间有光放大器时,光放大器及其连接尾纤标识为:

a、 光放大器标识

系统名

方向

光放大器

必选

必选

必选

b、 光放大器至光保护系统之间的尾纤两端标识

所属系统

收/发

对端站

光放大器出纤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另附机房建设B级标准

1.动力系统监控

动力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全部电源设备,如柴油发电机组、配电柜、UPS、直流电源系统等。

供配电:监测一级、二级交流配电柜的主回路和各分回路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监视各级开关的开关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UPS:在UPS供应商提供UPS通讯协议的情况下,可以监测协议提供的所有参数和状态,在无通讯协议的情况下,可增加其它辅助设备(如电量仪等)来测得。参数包括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频率、功率、蓄电池组的电压、后备时间、温度等;状态包括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部件的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2.环境系统监控

环境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空调设备(精密空调或舒适性空调)、泄漏(漏水或漏油)监控、温湿度监控等。

精密空调:根据精密空调供应商提供的通讯协议,实时监测精密空调的回风温度、回风湿度、冷冻水进出温度、流量、冷却水进出温度及冷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工作电流等参数;监测工作状态包括压缩机状态、风机状态、加热器状态、抽湿器状态(水冷式空调还可监测到冷却水塔的补水池液面状态、冷却水塔风扇状态、冷却水阀门状态等)等各种工作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实时的记录和报警处理。控制空调的启停、调节温度和湿度。

泄漏检测:通过采集测漏主机的报警信号监测漏水(油)感应线上任何点的漏水(油)情况和漏水(油)故障情况,以及报警信息处理和报警复位。对于定位测漏主机的监测,还可在画面上精确显示漏水(油)的位置。

温湿度:通过采集温湿度传感器所监测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以直观的画面实时记录和显示机房各区域的温湿度数据及变化曲线,以及越界报警信息处理。

新风机:监测新风机的工作状态以及启停控制和报警信息记录和处理。

3.监控系统

保安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门禁系统、CCTV图像监控系统及其它防盗系统,可直接融入大楼的保安系统。

门禁系统:通过门禁控制器提供的协议或门禁管制软件监测门的开关状态,刷卡开门的时间、门区及卡号,记录和显示进出门统计资料以及报警信息处理。控制门的开关、门禁系统与CCTV系统联动对进出机房的人员进行自动录像等。

图像监控系统:KH2000-V6.0的图像监控系统超越硬盘录像技术,采用视频组态的概念,将各通道的图像以控件组态的方式随意插入某个界面,对于大型的监控系统而言,以电子地图的方式来集中管理各个场地的数据和图像的界面,十分方便。

动力环境监控和闭路监控合二为一,因而可以随意实现动力环境与图像的联动控制,一旦有异常事件发生,监控系统自动弹出现场图像画面,即时录像并作报警提示和处理。

红外探头监测:通过采集红外探头的报警信号实时监测红外布防状态,当有人入侵,监视系统以直观的画面显示报警信息并作报警通知,采取控制措施如联动摄像机,启动录像等。

4.系统结构要求

1、为方便使用,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应基于TCP/IP,网络功能强大,需要完全实现机房的集中监控。管理人员可通过内网、外网进行监控或管理;使用IE浏览时应无需安装任何软件。

2、系统整体设计需采用分布式结构,以提高系统整体工作效率,并为将来的维护和扩展提供便利。

3、系统软、硬件均需采用模块化结构,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并为将来的维护和扩展提供便利。

4、各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某一子系统出现问题时只需更换相应模块,无需停止系统运行,对其它子系统不产生任何影响。

5.系统性能要求

1、监控服务器通过国家3C认证,高稳定性、具备本地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以保证机房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网络出现问题时不受影响。

2、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将来的系统需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方便维护和扩展,并保证某一机房设备出现故障时其它机房不受影响。

3、系统需支持RS232、RS485、RS422、TCP/IP、SNMP、OPC、DDE、MODBUS、ASCII、LONKWORKS、BACNET、C-BUS等各种标准化协议和接口,以用于快速方便的将各监控对象集成到系统中。

4、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所有操作人员按其工作性质分配不同的权限,并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有效的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5、在排除硬件及监控设备本身的故障时,系统的误报率要求小于0.1%。

6、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各监控模块故障、传感器故障以及各智能设备与监控系统之间、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一旦发现通讯故障(包括系统本身的硬件故障),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息。

6.系统功能要求

1、平台软件:需要全中文界面,必须支持中文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支持MySQL标准数据库。

2、支持在同一平台上将动力环境、门禁、视频整体集成,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安全性。

3、系统界面:参数实时动态显示,界面完全汉化,支持电子地图;支持树形结构、场地布局,设备照片或图片直接显示屏幕上,场景逼真,鼠标控制,操作简单,可根据现场情况随意定制主界面和各个子系统的界面。SERVER、CLIENT及IE均采用模块结构,当用到何种设备时,才装载此设备所需的模块,未用到的模块不用装载。

4、权限管理:系统需支持10级或以上的权限级别,并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自由组合权限,整体过程支持由用户自定义完成;具有用户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具有登录后自动注销功能,注销等待时间可由用户自由设置。

5、报警管理:需具备短消息报警、电话报警等多种方式;可根据级别设定报警方式;报警发生时系统界面可自动跟踪;特殊报警可人工屏蔽;报警具有详细的检索查询器及报表生成工具;具有确认过程,可录入处理意见和结果;具有精确定位能力。系统具有单独的报警设备页面,在正常时候,报警设备页面不显示,在报警时候能够展示所有报警的设备,让用户清晰快速发现问题所在。

6、联动功能:支持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动,联动内容可自定义,过程无需编程,采用策略组态模式,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由更改逻辑关系。

7、在线扩容:系统可在不停止监控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监控对象的增加和监控点的增加,避免出现升级时的监控盲点。

8、系统日志:包括用户操作日志、系统运行状态日志、报警日志、值班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即时生成报表,并可打印输出。

9、系统所有的数据应可以保存一年以上(不含视频监控图像数据)。

10、扩展性:系统支持客户根据未来管理需求升级扩展为DCIM系统平台,提高机房可用性,并提供成熟的DCIM系统界面。

11、稳定性:在中国机房产品市场占有率中机房环境监控都排名前三名,并提供原厂盖章的国内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机房用户的调查报告。

12、服务性:网上有具有ICP备案的专门售后服务平台,且有效运行超过一年以上,可网上在线进行故障申报、流程跟踪和专家24小时应答等功能。

7.监控平台软件

支持在同一平台上将动力环境、门禁、视频整体集成,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安全性;

呈现全中文界面,图形化设计功能。界面的结构、层次应清晰明了,能够实时直观地显示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

系统应能够监控到相关设备的实时参数,并能实时通过曲线趋势图进行显示;

系统的报警级别按重要性设为1-10级,级别越高的报警,表示重要性和危害性越大。系统应具有并行处理报警的能力,对报警事件按优先级的高低进行处理,关通过改变颜色进行识别。

可以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级别提供不同的报警方式,每次报警均对应着一对报警短信(报警和恢复),当一个报警状态解除时(解除条件可以自定义),系统可自动发送相应的恢复短信,以便机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相关动态系统日志应至少包括用户操作日志、系统运行状态日志、报警日志、值班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即时生成报表,并可打印输出。

8.弱电防雷与接地系统

大楼中信息系统弱电系统众多,还有交流和直流电源系统,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敝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地等,为了各接地装置之间不能经土壤击穿和避免相互干扰,防雷接地与其它接地装置在土壤中需隔开较大的距离(如20m),由于城市中大楼的接地装置受到接地装置场地的限制,无法实现上述距离间隔,因此按照现行的国家相关防雷标准,应将上述接地实现共用接地系统。在电子设备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瞬态接地技术。

明确地讲,所说的共用接地系统是将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敝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地等做在一个接地装置上(通常是大楼基础地),接地电阻值取其中的最低值。完全的共地系统不仅采用公共的接地装置,而且采用公共的接地系统,共地使电子设备无法受到地电位反击。

从大楼接地点引入两根BVJ32到各机房内。在各机房安装等电位汇流排,形成等电位接地体。要求阻值≤1Ω。并且在机房内离墙0.8米设置一圈40×4铜排,组成均压环。将机房内的各种接地(如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都接到等电位均压环上。

8.1.弱电井设备接地

弱电井设备接地主要是指弱电设备的接地,主要措施是设备部分通过其供电插座内的PE线直接接地,机柜部分引出接地线到弱电接地干线上,各弱电井配置接地端子箱。

8.2.重要终端设备接地

重要终端设备主要指计算机终端设备、弱电主机等设备,其接地主要通过供电插座的PE线接地就近连接到相应的连接端子上接入机房的接地网,防雷部分由相应的设备避雷器实现。

8.3.弱电系统接地体

大多数建筑物采用联合接地系统,采用共地不共线原则,其弱电系统接地体就是大楼的基础接地体,根据实际,方案中设计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市电保护接地,弱电系统接地与建筑物的等电位体相接。逻辑地网与大楼方提供的独立单独接地极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