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土为安”的思想中国人大概在新石器时就渐渐形成了,进入现代社会,虽然丧葬火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强制推行还是会让很多人难以接受。视线放得远一些,其实,以何种方式和态度对待逝者,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分歧。

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讲了墨西哥亡灵节的传统,这个纪念死者的节日并不像中国的清明节一样清冷哀伤,而是充满鲜花和音乐的欢快。

辛追夫人墓中的服饰(马王堆里招魂的神秘图腾)(1)

世界上还有一些中国人更难接受的做法。比如,生活在巴西北部和委内瑞拉南部的雅诺马马人,在族人死后,会将尸体燃烧然后将骨灰分给家人吃掉;马达加斯加的麦利那人的“翻尸节”相对温和,只是他们会每隔几年将死者从坟墓中翻出来与其团聚……

辛追夫人墓中的服饰(马王堆里招魂的神秘图腾)(2)

然而无论身归何处,许多文明在诞生之初就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想法:人死后是有魂魄的。他们去往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现实世界的翻版。所以河北满城汉墓里还发现有“浴室”……

湖南省博物馆的著名国宝“T型帛画”就是在一具棺材上发现的。

辛追夫人墓中的服饰(马王堆里招魂的神秘图腾)(3)

《T形帛画》出土时照片

辛追夫人墓中的服饰(马王堆里招魂的神秘图腾)(4)

两千多年前,一位贵妇在长沙死去,她的儿子用现代人仍无法完全破解的方法让母亲的尸体不朽,他孝心的另一部分,是绘制一件帛画,以使母亲灵魂不朽。

一颗保存2000年的“时间胶囊”

汉初,文字只会记述秦皇汉武这样的风流人物,对封国长沙国一位名叫利苍的丞相只能是匆匆笔墨,何况她的夫人辛追

这样一位看似没什么“历史地位”的贵族女性,她的生活方式、她的所思所想、她的焦虑与渴望,本该如一滴墨水滴入历史的洪流,但马王堆汉墓却像一颗“时间胶囊”,完好地封存了辛追的肉身和那段时光的印记。

辛追夫人墓中的服饰(马王堆里招魂的神秘图腾)(5)

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正式发掘,因为保存完好震惊世界,墓室从未被盗掘,沉睡2000多年的辛追夫人关节仍可以活动,甚至眼睫毛、鼻毛都还在。与埃及的木乃伊不同,她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具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软体“湿尸”,被认为“创造了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的奇迹”。

辛追夫人墓中的服饰(马王堆里招魂的神秘图腾)(6)

辛追夫人墓中的服饰(马王堆里招魂的神秘图腾)(7)

很多人看辛追夫人遗体图片觉得毛骨悚然。但千万别忽视她的魅力——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访华,向周恩来总理讨要辛追夫人的头发作为国礼,结果被周总理拒绝了!

最近几年,马王堆出土的众多文物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它并不是用于观赏的美术作品,严格来说,它属于墓葬美术范畴,是盖在棺材上的“非衣”或“铭旌”。

T形帛画的内涵,非衣、铭旌、魂幡……学术界讨论了四十多年都没有给它一个最终定义。不仅非衣、铭旌这些陌生词汇,帛画中的月宫顾菟、龟驮鸱鸮等传说,有一个算一个,基本都是超纲知识点啊!T形帛画简直是文物界的一道奥数题!

不过,解读T形帛画这个超纲题也没那么难,套用一下“楚文化”这个公式就可以了。

辛追夫人墓中的服饰(马王堆里招魂的神秘图腾)(8)

马王堆汉墓为啥是楚文化呢?

自商代初期以来,楚族兴盛于汉水流域,楚文化的领地主要在湖北、湖南这两个地方。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第二任丞相利苍的家族墓地,利苍是楚国贵族的后代。此外,在文艺方面,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大家在看汉代艺术品的时候大都可以发现楚文化的美学特点。

楚文化总让人有陌生感,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渐渐变成一种“非主流”文化了。

辛追夫人墓中的服饰(马王堆里招魂的神秘图腾)(9)

如果说中原文化像一位饱读经史的历史老师,那么,故楚地的南中国,则更像一位饱含激情与浪漫的艺术家。虽然有人说它充满“怪力乱神”的巫术文化,但想想《楚辞》《山海经》,那分明是个缤纷浪漫又神秘的世界。而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奇禽异兽、龙蛇神怪,就藏在T形帛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