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我明明学了很多,但为什么感觉没什么进步呀!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将学到的知识和社会现象进行关联,而且也没有深入思考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到这个知识。我一直主张学多少不重要,用多少才重要;不是学习没有用,是你没使用。

这是百度上的定义,如果我们看完了,没有和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去建立连接和深入思考使用场景,是没有任何用的。下次碰到可以启用的时候,你也用不上它,这也就是我们认为学习没用的底层原因。

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这样的)(1)

首先我们思考一下生活当中,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例如某一款服装的流行、某一款饮料的爆火........思考了这些现象以后,就加深了对这一定义的理解。但这样还不够,这样只是加深了我们对这一定义的记忆和理解。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从众心理在工作当中有什么用呢?打个比方,如何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是不是也可以用到从众心理。因此要员工完成一件工作,你宣布有多少人做到了,比你去批评那些没做到的人效果要好,因为人人都有从众的心理。

然后我们再看从众心理在生活当中有什么用呢?例如你的小孩不愿意去学游泳,那你就告诉他班上的同学,有多少人已经学会游泳了,这样就可以提高他学习的意愿;也可以告诉他喜欢的某一个好朋友学习游泳的经历。

这样当我们把从众心理这个知识和社会现象进行了关联,然后也思考了工作或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到,这样才算基本拥有了这个知识。以上案例是我关联的,对你来说,没什么用,你一定要和自己的经历去关联才有用。看到这里,现在是停下来点个赞思考一下的时候了。

学习我主张慢就是快,囫囵吞枣,贪多求量是没有用的,而且还会加深我们的焦虑。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不明庄子真意的人,会认为他消极,不利用时光来求学求知,而是在荒废时光。真的是这样吗?非也!这是悟道后理性的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