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词(作文与考试名师荐读)(1)

四月

春已有声有色地来临

4.23 世界读书日将至

用阅读感知美好的春天

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时。身边事物瞬息万变,唯有读书,可以延伸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本刊下旬刊“阅读世界”设置了众多与读书有关的栏目,如“读书札记”“经典摘抄本”“美文品读”等,汇聚大量常见于中考阅读中的作家的经典书籍、散文,或顺着一条线索厘清文章架构、写作背景,将之内化为下笔如有神的底气,或从一花一木、一饭一蔬中,参见万物的多情和柔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培养纯真的文学品味,学习精准的自我表达。

我们相信,书籍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能酣畅淋漓地书写自我的能力。

为了让大家一起在阅读中拥抱春天般的美好,让我们以书为鉴,与书为友,攀登更高的地方,让一缕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本期荐读名师:刘德福

2022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词(作文与考试名师荐读)(2)

中学高级教师,酷爱写作,至今公开发表文字100万,指导学生发表作品200篇。《仿格作文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获得2008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曾在《作文与考试》(初中版)上开设“刘老师仿格作文精讲”“中考古诗文赏评”等专栏。


“经典摘抄本”为《作文与考试》初中版专栏。选取名著中令人怦然心动的段落并聘请名师、作家进行赏读,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解读作品中蕴藏的深意。日学一技,聚沙成塔,所有选段均可供学生进行摘抄、诵读、品味、仿写。

2022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词(作文与考试名师荐读)(3)

精彩书摘:春风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时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

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片段赏读:

风是有颜色的。绿色的风吹绿江南的岸,黑色的风卷折边塞的百草。因此,作者想要有个地方去“避风”。这令我想到那些唐朝的诗人,从军去边关,边塞建功勋。穿行在各种各样的风中,我们的生命才能璀璨夺目。

和老舍同时代的作家夏丏尊,是这样写杭州附近的绍兴白马湖冬天的风的,“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2022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词(作文与考试名师荐读)(4)

精彩书摘:滴水泉的传说

没有水,没有草,马饥人渴。这是一块死亡之地。唯一知道水源的,只有那些奔跑在沙漠间的鹅喉羚与野马,但它们不能开口说出一句话来。它们因为深藏着水的气息而生有晶莹深邃的眼睛。

大约就在那个时候,就有滴水泉的传说了吧?那时,只在牧民之间,寂静而神秘地流传着一种说法:在戈壁滩最最干涸的腹心地带,在那里的某个角落,深深地掩藏着一眼奇迹般的泉水。水从石头缝里渗出,一滴一滴掉进地面上的水洼中,夜以继日,寒暑不息。那里有着一小片青翠静谧的草地,有几丛茂盛的灌木。水流在草丛间闪烁,浅浅的沼泽边生满苔藓。那是一片狭小而坚定的沙漠绿洲——有人声称亲眼目睹过那幕情景。当时他身处迷途,几天几夜滴水未进,已是意识昏茫。然而就在那时,他一脚踩入滴水泉四周潮湿的草丛中,顿时感激得痛哭起来。他在那里痛饮清冽的甘泉,泪流满面。每一个牧民在荒野深处寻找丢失羊羔的时候,都坚信滴水泉就在附近。

滴水泉如同这片大地上的神明。它的水,一滴一滴从无比高远之处落下,一滴一滴敲打着存在于这里的一切生命痕迹的脉搏,一滴一滴无边无际地渗入苦寂的现实生活与美好纯真的传说。

片段赏读:

那眼泉水,其实是希望,一种经历困窘和绝望之后的希望,即使略微一点,也难能可贵,因为希望的有无在于坚持。谁的生活里没有绝望之谷?只有那些懂得坚持追逐希望的人,才能有一双清澈晶莹而深邃的眼睛,就如奔跑在沙漠间的鹅喉羚与野马。

人,真的没必有嘲笑那些痴迷于梦想的人,他们看似愚拙的举动,其实正是人类前行的火光。沙漠中的绿洲,绿洲里的清泉,寒门里的贵子,逆境里的坚守,不是都曾鼓舞过我们的心灵么?没有痛哭过,就不会知道真情的可贵;没有坚持过,就不会等到泉水的滴落。

2022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词(作文与考试名师荐读)(5)

精彩书摘:北极印痕

北极村的土著是游牧民族萨米人。

窝棚外天色早已一片昏暗,广阔无垠的雪地泛起一种缥缈的白光。主人为欢迎我们,在窝棚前前后后都点上了蜡烛,迎风的几处还有尖锥形的麻纸灯罩卫护。暖黄的烛光紧贴着雪地蜿蜒盘旋,这个图景太像玲珑剔透的童话,注视片刻便使你忘记周围的一切,只知这是一条晶莹的路,可以沿着它走向远处。

戴着长毛皮帽的主人看出了我们想坐雪橇的心思,说等等,现在你们都坐不住。说着便独自站在雪橇上解开绳套,刹那间众狗欢吠、撒腿狂奔,雪雾腾腾,如一团远去的飞云。

过不久雪雾旋转回来,正待定睛细看却又早从眼前掠过。如此转了几圈,众狗泄去了最初的疯劲儿,进入正常奔跑状态,主人从雪橇上伸出一根有尖刺的长棍往雪地里一插,自己的手像钳子一样把长棍握住,雪橇停下来了。他这才朝我们一笑,说你们请上来吧。我坐在雪橇上想,这些萨米人懂得,人类对于自然,只有避其锋锐、泄其杀气,才能从容驾驭,因此他们居然在如此严酷的北极,一代代住了下来。

片段赏读:

镜头从苍茫的远景,聚焦于瞬间的特写,最终,画面定格,时光凝聚在“一笑”中,这个笑,成就了人与人之间的互遇互信。

落叶空山,寒枝拣尽。如此寂寒的环境,是年轻人不喜欢的,而那这些历尽沧桑的老者,总是喜欢深冬的早晨,踏着厚厚的落叶,走入阒无人声的山林。

锋芒是芳香扑鼻的春花,得益于春风春雨春光的滋润;锋芒是生机四溢的夏叶,得益于炎热夏季阳光的赐予;如果人总是耽恋这些盛景,一定无法让生命在充实中恒久。就像萨米人先让众狗欢吠狂奔,使其锋芒消避后,才让客人乘坐,既保护了旅游者,又得自然之理。就像那些智者,即使处在璀璨美景中,也总是以一种秋叶满空山的淡然情怀处事,让生命时时处在避锋守拙的状态中。

2022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词(作文与考试名师荐读)(6)

精彩书摘:地平线

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着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房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头了!”

我拼命地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和地相接了,又出现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入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的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

片段赏读:

灵光乍现,说明你看到了远方的地平线。那个骑自行车的少年,在空旷的原野追寻,他没有被“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房屋”束缚了。他不停地追寻,追寻到上西北大学,追寻到成为专业作家,追寻到获得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的灵光,来自对心中地平线的追寻。一个人、总有独对千山,身陷万壑的时刻,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父母师长提携,也不是你是否才高人靓,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那条地平线。那根银亮亮的线,是埋藏在我们心中对未来的期许。

2022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词(作文与考试名师荐读)(7)

2022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词(作文与考试名师荐读)(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