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题记

施耐庵(约1296-约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熟知施耐庵的原因是因为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但相对多数人而言对于施耐庵的人物事迹的了解是少之甚少的,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张士诚施耐庵(忠肝义胆施耐庵)(1)

“神秘人”施耐庵

不管从资料上还是从网络搜索“施耐庵”的生平事迹是少之又少的。他仿佛像一位忍者一般有着“神秘的面纱”。从施耐庵的籍贯、科举之路、出生年月等问题都饱受争议,直到现在仍然迷雾丛丛。这也让小编觉得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的神秘像及了《再别康桥》中的一段词,“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就如徐志摩这首诗一般,如此耐人寻味!

108妖魔,108原罪

看过《水浒传》的同学都知道,水浒传的开篇是讲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然后本被封印的108个妖魔趁此机会逃入人间,分散在人间的各个角落的玄幻故事。

张士诚施耐庵(忠肝义胆施耐庵)(2)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施耐庵上街观花灯。忽然看见一个恶少在街为侮辱一名妇女。他怒火顿起,用右手将那家伙提起,然后像摔死狗似的将他摔在地上。恶少吓到连连磕头求饶,施耐庵这才饶了他。谁知第二天,那家伙纠集了七八个无赖前来报复。施耐庵不慌不忙的找来一根粗绳,让无赖用绳子拴住他的双腿,然后叫他们用力拉。

张士诚施耐庵(忠肝义胆施耐庵)(3)

可是,尽管他们累得脸红脖子粗,施耐庵的双腿像生了根,一动不动。接着,他取出铁棒,一记“乌龙摆尾”,便将身旁的一棵大杨树“咔嚓”一声打断。无赖们见他如此有功力,才知道是遇到了高手,个个叩头认输。后来,施耐庵在写《水浒转》时,将这段亲生经历融入“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降伏众泼皮”的情节中去,而108位好汉,也代表着108种不同的性格特征。

施耐庵的“忠”与“义”

在《水荡双魔》这本书中,主要讲的是一文一武两位传奇人物风云际会的故事,文施耐庵,武张士诚。自施耐庵高中进式后因不满官场黑暗,弃官从文。直至张士诚率壮丁起义反元,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王道乐所”的愿望欣然接受,为张士诚出谋划策。但后来张士诚居功自傲,亲信佞臣,不听劝告,施耐庵愤然离开,不久,张士诚被朱元璋灭国。在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后,曾对施耐庵三顾茅庐,而施耐庵断然拒绝,将自己隐居起来。

张士诚施耐庵(忠肝义胆施耐庵)(4)

最后,他选择的是保持着心中的忠义,对自己人格的一种追求和对自我的一种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