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谷冷未逢人下一句(冬寒汝等好否)(1)

宋徽宗所作的绢本设色画《瑞鹤图》

北宋靖康元年十一月,宋钦宗赵桓给他的臣民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大意是:为了休兵罢战,将河北、河东割让给金国。从此以后,你们要做北方的顺民,不要眷恋故国。

信之末尾,赵桓温情脉脉地关照一句:“冬寒,汝等好否?”

光看此信的话,没人会怀疑赵桓是位仁德之君。而实际情况如何呢?金国两路大军围困首都汴京,索要战争赔款。赵桓诏令城内居民无条件奉献金银,假使藏匿,斩首示众,财产充公。

更为恶劣的是,他鼓励邻里相互举报。如果查证属实,将获得被举报人财产的三分之一。

重兵围城之下,本已人心惶惶。此令颁布,家家财尽,人人自危,好像除去死亡一条路,没有其他路可走。民众切齿痛恨,咒骂声日夜不绝。

在文人笔下,一提起“靖康之变”,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会扼腕叹息,仿佛是个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疤,一碰便出血。《射雕英雄传》里的丘处机,在牛家村与郭啸天、杨铁心雪夜饮酒,一见如故,遂赠予匕首,分别刻上“靖康”二字,以示激励之意。

这三位江湖义士可能不知道,宋钦宗一边守城抵抗,一边遣使和谈,并且输出酒肉犒赏金兵,甚至挑选宫女送入敌营,积极准备后路,保全皇位不失。

赵桓如此,他的父亲宋徽宗赵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位文艺范十足的道君皇帝,为了将太湖石运至京城,装饰他的御花园,沿途遇桥拆桥,遇城拆墙。老百姓的死活,他不闻不问,倒给石头封赏爵位,号称“盘固侯”。

赵佶的一个小小爱好,便使无数中等人家破产。而且他好大喜功,挑起灭辽之战。

兵家云: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可惜这两点宋徽宗全部占上。他不修战备,汴京城池的防务都松懈疲沓,却妄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他撕毁和约,勾结女真,夹攻辽国,意图分其土地。

战端一开,笑话百出。辽兵在女真人面前不堪一击,打败宋军却绰绰有余。这让金国摸透宋朝虚实,灭辽之后,牧马南下。

一瞧形势不利,宋徽宗连忙退位,并下罪己诏,把自己骂得像灰孙子:“赋敛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

清代黄宗羲撰写《原君》,犀利鞭挞这种涂毒生民的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聪明人总想名利双收,一旦被名利羁绊,便戴上面具,虚情假意,口蜜腹剑。《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表面上是谦谦君子,十足的好男人;背地里下套设局,以亲生女儿岳灵珊为香饵,钓上林平之这条大鱼,图谋林家祖传的《辟邪剑谱》。

为实现这个阴谋,岳不群抛妻弃女,栽赃嫁祸,杀人灭口,甚至不惜给自己割一刀,目标只有一个:当上盟主,称雄武林。

这很像当今的某些公众人物,平时访贫问苦,扶危济困,头顶慈悲之光,口吐良善之语,跟及时雨宋江一个版本。待其东窗事发,深入追究,挖其根本,原来是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的恶棍。

想想也是,宋江一个县衙小吏,不跟黑社会混,哪来这么多金银?

新年伊始,杭州玛瑙湾暴雷,其创始人陈达伟被捕。这位原阿里系的大佬,花名“房玄龄”,曾在阿里校友会上分享心得:“感谢阿里给了我们‘为善’的初心,为社会造福的使命感,给了我们没有退路的光环和人格魄力。”

这位舌绽莲花的“房玄龄”,非法吸金四百亿,自己沦为阶下囚,投资者也血本无归。

风流倜傥的道君皇帝在北狩途中,写下一篇泣血之作《燕山亭》:“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此词充满故国之思家园之恋,黯淡凄怆,与李后主有得一拼。但是想到此君在位时的穷奢极欲,搜求无度,又不禁乞求西北风来得猛烈些,再安慰他一句:“冬寒,汝等好否?”

来源:读嘉新闻 作者:市泾人 编辑:许金艳 责编:沈秀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