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亲人,再多名和利,都是一身褴褛”这是我前两天看过的文章中的一句话,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珍惜家人亲情的句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珍惜家人亲情的句子(善待亲人)

珍惜家人亲情的句子

“没有亲人,再多名和利,都是一身褴褛。”这是我前两天看过的文章中的一句话。

什么是“亲人”,亲人是父母和子女,爱人伴侣,还有同胞兄弟姐妹。什么是“亲情”,亲情就是打不散,扯不断,血浓于水的爱,是父母和子女,爱人伴侣,还有同胞兄弟姐妹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缘分。

人随着年纪增大,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才会对亲情有更深的理解和眷恋。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亲人的离世,经历了这个过程,静下心来,忽然会产生很重的愧疚感。

后悔对离世亲人不够温柔,不够体贴,不够关心,不够忍耐,不够宽容。

后悔在一起时有太多的矫情,太多的苛刻,太多的压抑,太多的脾气,太多的唠叨。

这些,或许是因为在一起生活时太过熟悉,太过了解,只想着不断索取,都忘记了感恩和回报,以至于在失去了这份爱时,才感到失去的这份爱是多么的珍贵。

或许,正因为是生你养你的父母,才会让我们有一种理所应当的感觉,肆无忌惮地挥霍父母给予的爱,想发脾气就发脾气,想不理你就不理你,想用话怼你就怼你,想瞧不起你就瞧不起你。以至于到后来,留下很多后悔和遗憾。

他们在世时,认为这种爱会很长很长,是永远永远,从没有想到过失去。但事实难料,突然间就会失去最亲的人,失去的那刻,还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感觉,因为会有一个麻木期,随着时间的流逝,痛苦倍增,才会想着以前错过了多少应该珍惜的时光。

知道后悔,可已经太晚了,想温柔但不知给谁温柔,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时常挂在心头。

一种无形的压抑萦绕在心头,这种压抑是对自己的不满,对自己的惩罚。

02

对父母的愧疚

父亲已经去世11年了,父亲的形象在我的心里一直是高大英俊,脾气好,无欲无求,胆小怕事。父亲在世时,给我们的教育就是不要把什么看得很重要,尤其是钱,有了就花,没有就不花,所以,以至于两个弟弟、妹妹和我,到现在还是这种理念。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不上进的思想,说白了就是没本事挣钱,也就没本事花钱。但我们姐弟生活的都很平常,不宽裕,也不会有多好。

父亲11年前走了,在世时一直有妈妈照顾,父母患了7年的阿尔茨海默症,能吃能喝能睡。母亲把他照顾得很好,我们四个孩子只有在双休日或是父母亲住院期间去帮忙照顾,平日里都是母亲自己再怎么辛苦也不让我们请假。

父亲很孤独,每当我回到家时,他不说话,就一直盯着我看,我和他说话,他只会将嘴皮动一动,不出声,我不懂父亲,我说不了几句话就厌烦了,只要我不离开,父亲会一动不动地盯着我看,看得我心里发毛,我找个理由随即跑开。

很多次,父亲坐在沙发上吃饭,米粒和哈喇子流了下来,我很嫌弃地拿起纸去擦,动做很生硬,满脸写着对父亲的不满。

父亲由于患的是阿尔茨海默症,像是直肠子,经常是边吃边拉。有好多次,一家人围在餐桌上吃饭,父亲这边吃着饭,那边就有反应了,恶臭扑鼻,我们只有全部停下吃饭,给父亲洗漱。父亲什么也不知道,随家人拉来扯去,我的不高兴,我的生气全部都表现在脸上,母亲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母亲的无奈,我对我的行为也会有愧疚感,但会转瞬即逝。

母亲长年照顾父亲,经常也是心情郁闷,后来母亲得了糖尿病,身体每况愈下,大不如以前,看母亲的劳累,我也经常安慰母亲说,你照顾父亲很辛苦,等你以后需要人照顾时,我会把你当皇上一样伺候。

母亲去年离开了我们,走得很突然。我食言了,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的内疚和恐慌并存。

母亲在有生之年,一直很自立,只要能动,就自己做。小弟一直和妈妈住在一起照顾妈妈,大弟住在妈妈的楼上,每天都会在妈妈的身边问寒问暖。

我本想着退休后,有时间了多陪陪妈妈,可是,直到现在还在上班。我对妈妈的承诺根本就没有实现。虽然有了闲时间会去看望妈妈,做饭给妈妈吃,也会给她老人家捶捶背捏捏肩,这些小动做比起母亲给我们的爱,显得微乎其微。

最憎恨自己的是:母亲由于患的是糖尿病,到了后来,身体很虚弱,每年有三、四次的住院,我们姐弟轮流照顾,一日三餐要严格按糖尿病人的要求做,总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

对母亲在痛疼难忍时,发出的呻吟,我很不耐烦,就说,忍着点好吗?母亲悄悄低下头,将脸用被子捂住。

现在,晚上我经常睡不着觉时,经常会想起我说过的话,母亲就会在我的眼前出现,她的呻吟声也会在我耳边响起,此刻,我后悔的泪会流下灌满耳廓,心里默默给妈妈说声对不起,那时,心急气躁的我真得太不懂事了,让妈妈受委屈了。

在别人看来,我们姐弟都很孝顺母亲,可我心理明白,对母亲我有很多的愧疚,好听的话说得多,做得少。

认为经常给母亲钱就是孝顺,可是当母亲去世后,发现母亲将自己的工资和我们给的钱都存着,根本就没花出去。

好后悔呀,为什么就不能多腾出些时间陪陪父母,为什么对待年老已衰的父母时不能有点耐心和爱心?为什么总是以工作忙而忽视掉对父母的关心?

总以为,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钱时,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或者以为父母以我为荣时,才算没有辜负他们。

可是,对父母来说,他们期盼子女们个个平安,生活过得去就行了,不要太累,不要太辛苦,他们根本不在乎儿女们的名和利。

好愧疚呀,我把工作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占去了生命里的大部分时间,把生命里擦肩而过的人和事当作宝一样去珍视,却对生我养我的人,理所应当一样去忽视。

03

对爱人的愧疚

人生无常,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个先来。我们总听到有人说这句话,可事不遇到头上,就不会感同身受。

厄运总是在人毫无准备,甚至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出现,就会失去你最不想失去的人。

谁也不愿去尝试或面对,失去亲人时的悲痛和崩溃。但遇到了,悲痛和崩溃之后还是要学会面对。

对爱人,也许是因为太过熟悉,也许因为太过亲密,他离世后,很久想不通,很久不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他在时,给了我足够的踏实和心安。当我次次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挫折时,他总能给我一句安慰的话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一切。当我面对疾病的困扰时,他真的是尽心尽力,做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

他走的从那刻起,我恃宠而骄的日子突然间嘎然停止,我害怕过,我焦虑过,可到现在,我接受了现实。

对他的愧疚在心里深深地扎了根,每时每刻在反省,在忏悔!

30多年的时光里,对爱人没有好好地厚爱,我表现得不够温柔,不够体贴,不够关心,不够忍耐,不够宽容。悲剧和意外让我们从此生离死别。失去时,才知道这份爱是多么的珍贵。

在这无法重来的一生中,我无法去弥补这么多的过失。

我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犯下的过和错,成为我今生无法偿还的债。

04

有人说:“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给予的恩情视而不见。

有时候,我们会把陌生人给我们哪怕一丁点的好铭记于心。但把家人对我们长年累月的关怀,忘得一干二净。”

是呀,我们往往是把最好的脾气,给了不相干的人,却把最差的情绪,留给了家人。把最多的时间,给了不重要的人,却把没空和忙碌,留给了家人。把最深的情话,给了不值得的人,却把冷淡和漠视,留给了家人。

我们也已经在老去的路上了,当我们同样受到子女的冷落、下一辈的轻视时才有醒悟,才会想起我们自己对上一辈的所作所为,追悔莫及。才会想着去珍惜,可是亲人已经离你而去,后悔只能放在心里,让你痛苦不已。

05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那么在告别它之前,我们是否可以对原本应该去善待的人,做到问心无愧和无怨无悔呢?

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就是在还有机会去珍惜和善待他们时,好好珍惜当下的一切,尽量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和悔恨的余地。

1、不要抵触母亲的唠叨,因为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2、主动与父母沟通,平时多与父母聊聊学习和工作的事情,和父母说说心里话。

3、换位思考,不要动不动就和父母顶嘴,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体谅父母的心情和难处。多在意他们的感受,而不是总让他们替你着想和担待。

4、好好说话,不乱发脾气,珍惜跟他们相处的每一刻。多些感恩,少些抱怨,减少彼此之间的隔阂和疏远。

5、创造机会,每周和父母一起做一件事,比如逛街,做饭,边做事情、边交流是最好的沟通和关爱。

6、学会理解和包容。对于自己的另一半,善于体谅,可能错不在于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要去争辩,或许是工作劳累或遇到了麻烦,待对方平静下来时,再与他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7、控制情绪。一旦沟通不良时,不要随意发脾气,避免说出伤害对方的话。想要动怒时,离开一会,平静心情。

8、承担责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

9、加强双方的沟通。不管是遇到难题还是疑问,都应该坦诚的与对方进行倾诉和沟通,了解彼此之间的想法。

10、学会关爱对方。学会在对方的面前坦诚我们对对方的爱恋,让对方感觉自己被重视,被需要,被关爱。

人这一生中,有些事情,我们完全有能力去掌控它,只是因为开窍太晚,悟到时,已经让你后悔不已。人一生是很短暂的,走过了大半辈子,细想,真正留给亲人的并不多,但亏欠家人的却不少。

所以,趁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一定要善待亲人,理解他们,因为属于我们的时间有限,当他们离开我们而去时,我们才不会留有太多的遗憾和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