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吉读书笔记】原来我是一个不愿意看见自己的人,照镜子不顺眼,还想改镜子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修心修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修心修行(要有愿力愿力的修炼)

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修心修行

【九吉读书笔记】

原来我是一个不愿意看见自己的人,照镜子不顺眼,还想改镜子呢

除了活好,人生哪有别的事?忙别的事,都是庸人自扰。

直到最近我才看到,在外面的我,其实不够真实,也不够全面。出门在外与人交往,常带着目的,不是别人有目的,就是自己有目的,只要任何一方有目的,彼此的交往就难免失真。就算双方都没目的,单纯交往,但毕竟人生交集浅,彼此承担不深,因此显露出的自己必不全面。看清楚了在外面的我不是真正的我,在家里的我才是,我恍若大梦初醒,犹如庄周梦蝶,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自己一直认同的只是个不全面的“假我”

人生大道的配方:觉知 接受 臣服,三者缺一不可。缺了一个,顶多只能活出“半成品”

人生到了一个阶段,开始越来越简单,也更能体会“大道至简”的真义。简单到最后,只剩一件事,就“近乎道”了。这件事也只有两个字:活好!

在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觉察中,我完全看到“评判心”是如何的碍事,无论是评判别人还是批评自己。而在无路可走的窘境中,我终于渐渐放下,进入臣服的状态。当完全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臣服于当下时,我终于放下烦恼、抛开得失,开始“享受”过程了;虽然一切仍不完美,但当下已圆满无碍。原来,放下评判,臣服于发生的事,就是活在当下

最重要的是设法保持自己的好状态,万一做不到,至少要设置“止损点”,不能再亏下去,即“知止”!这是一门人生的功课

“爱自己”是人生的一门大课

“爱自己”不是念头,而是结果。它是一个人用全然的觉知和愿意去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必然出现的一种状态。我由此发展出一条简单的准则:自己面对每件事的行为,如果能让自己更满意,更喜欢自己,就表示做对了,否则就做错了。通过这样不断地检视和修正,更爱自己,并因此而更爱别人,都是必然的结果。爱别人,来自爱自己;爱自己,来自检视和修正,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焦虑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没有理由,人不可能焦虑。焦虑的来源,与面对什么处境无关,只与自己的想法有关。如果你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不想控制事情该如何发生,就没有理由焦虑。当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清晰意图,全力以赴行动时,焦虑毫无存在的空间

一切外在发生的事,都不过是触媒和投射

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

真正做大事的人,一定是有愿力的;愿力的修炼,就是从每件小事背后的“不愿意”开始的。通过小事,看见自己的“不愿意”,把这些小小的不愿意修炼成愿意,是愿力修炼的关键所在。

把这些“不愿意”一个个找出来,修成“愿意”,实为人生一大乐事。

要修炼愿意,为别人容易,为自己难;大家一起容易,自己单独难。若能有一群人都愿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那么不难修炼出个“万事愿意”来。所谓“愿力”,就是这么修炼出来的

我才明白自己错过的不是没发大愿,而是没用“愿意”去化自己的“个性”。如今年过半百,再发大愿已时不我与,但每天日常修炼几个“愿意”还是可以的。也奉劝诸位,家里若有青少年,别忙着叫他写“我的志愿”,带着他从日常生活中修修“愿意”吧

执念是一切“对立相”的源头。必须有人先放下执念,才可能重建人与人的连接,才有机会一起从地狱中解脱。

时间管理上,一个公认的法则是:时间应该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走路,好好呼吸。”因为这正是“把重点放在要事上”的高效能活法

人一生重复最多次的不是呼吸,而是“念头”。多数人一生起心动念的次数超过百亿次,这些念头,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诱发我们的情绪,决定我们的人际关系、事业成败,以及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管好自己的“念头”

能带我转化心性、走出逆境的只有三种“心”:惭愧心、慈悲心和感恩心

“缘”来自外,“因”来自内,当人从外界遍寻法理,仍然走不出时,只有这三种心能引领其来到内在“因地”,找到间隙走出来

快乐很简单,只是一个决定,但要坚守这个决定,却要用一辈子来修正和实践,这个过程并不简单

“一切都是因为我”。抱怨都是因为自己的“不受”,无奈都是因为自己的“不做”,这就是真相。世上所有事,只要甘愿受、欢喜做,就没有“不得不”

改正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先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到底是希望对别人有帮助还是为了彰显自己。一看到念头不对,就设法及时转念,生惭愧心,纠正行为。如果起心动念真正是想帮别人,必定是从自己的“做”开始修。修到深处,自己的样子会不同,也必定慈悲和智慧俱足;当别人有缘靠近你的时候,你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别人的生命前进。这才叫“为人师表”!我辈凡夫俗子,不敢奢求为人师表,只要戒掉“好为人师”,就已经功德无量了。

观照你的心念,因为它很快会变成思想;

观照你的思想,因为它很快会变成语言;

观照你的语言,因为它很快会变成行为;

观照你的行为,因为它很快会变成习惯;

观照你的习惯,因为它很快会变成个性;

观照你的个性,因为它很快会变成命运。

而你的命运,就是你的人生!

修身修什么?“修个性”而已。修个性,重在修一颗真心;修真心,要先主动觉察,这就是现代人所谓“自我疗愈”的精髓。

恐惧限制了你,制约了你,扰乱了你,削弱了你,让你不能用平常心去做你该做的事。

真正的突破远远不止于进步,比较接近于开窍。

“提起”和“放下”是人生两门大功课,一辈子都做不完,而且这两门课,说到底,其实是一件事

人真正能放下的事,是曾经全然经历,吃过苦、碰过难,甚至走投无路,却仍然一次次地坚持,决不放弃,最后终于苦尽甘来、享受成果、备受肯定的事。这样的事,你能潇洒地退场,才叫做放下。

人生分为几个阶段:不怕麻烦→很怕麻烦→不怕麻烦→怕不麻烦。在人生修炼的道路上,有时就得“哪壶不开提哪壶”,而麻烦就是“不开的那一壶”,先得提起,才能放下。

人生最终的圆满,算的是总账,不是“日益”了多少,而是“日损”了多少。这才是真正的“大道”。

“与其搞定事,不如搞定人”。我举双手赞成。因为把时间放在事上,只会让人“能者多劳”,越做越累;把时间放在人上,才会越做越有空间。

从今以后,遇到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有搞定自己。做好了这件事,就没别的事了

许多人的烦恼,来自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有的人为了迎合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活得特别辛苦;也有人老是想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听”比“说”更重要,也更有效能

“忧”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恐惧,一种对未知的恐惧

每个人心中都有“忧”,无论忧从何来,都是正常的。解忧之法只有一个:通过发生的每一件事,让自己过得去、放得下,久之自然“行深”,能除一切苦。感谢这个世界让人有机会“忧”,因为“忧”的发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通过看见“忧”的练习,以后可以无忧。

积极主动的价值观,如果少了觉察和清明,很可能带来人间祸事和灾难。这应该是人类图最有价值的提醒吧

越感恩的人,得到的越多,因为他不仅“收到”得多,别人想给的也更多

无论是体能还是精神专注力,无论是在高压还是在自发状态下,人的潜能都超乎自己日常的理解。普通努力才会让人觉得累,超级努力就不累了。如果你觉得累,不妨加码试试看,也许就真的不累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手指路

凡是巨人,都很喜欢让别人站在他的肩膀上,而且巨人的肩膀通常都很宽大,上面能站很多人。至于谁能站上去,就靠缘分了。缘分也不玄,有愿望、不执着,就是前提。言尽于此,也就两句话:人生智慧必须学,而且必须向高手学。

人生最终的结果是由三项因素相乘而来,分别是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

“生而为人,我到底是来做什么的?”“我是来学怎么活的!”

我也发现,抓住大道理不放其实不只是我在亲密关系中的障碍,也是我在所有人际关系中的障碍,更是我心性成长、事业发展和人生圆满的障碍。而且如今的社会,讲大道理蔚然成风,好像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影响到家庭、企业、社会、政治的所有层面。抓住大道理不放,不是个小问题,是时代大毛病!

感同身受不能一厢情愿,必须是双向的,因此有三门功课要做。

其一,要学会“如实”表达。大多数人的惯性,都是压抑、批判或讨好地迂回表达。如实表达,需要一番修炼。

其二,要学会“放空”倾听。这件事不容易,尤其是在对方压抑或愤怒时,仍然要通过说话,听到他真正的感受和需要。

其三,要学会随时“不耻下问”。千万不要觉得理所应当,更不要自以为有特异功能,只要觉察自己和对方无法感同身受,立即就提问。

“爱说话”,不叫“会说话”。我的“爱说话”症候群如下:第一,常常说到兴起,如入无人之境,停不下来;第二,常常“指教”别人的,都是自己不愿做或做不到的;第三,有时说到“鞭辟入里”,却发现听的人表情很痛苦;第四,有时候对方也觉得我说得对,他却做不到;第五,偶尔听的人照我说的去做,结果却并不怎么样;第六,最严重的当然是被情绪或妄念带着去说话,说完了才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像我这样的人,不赶紧学说话,必将继续成为社会乱源,兹事体大。

“说话”分为三类:为我说,为事说,为人说

“赞美大师”,他的赞美,不为满足自我,也不为满足对方的自我,而是给出灵魂当下最需要的养分

开始学感恩,才知道感恩太重要了,重要到学不会感恩,这辈子就白活了。因为我终于明白,不懂感恩的人,无论表面上有多大的成就,看起来多么光鲜亮丽,都不可能幸福,因为他什么也没“得到”:不感恩,就不珍惜;不珍惜,就无所得

一个暗中计较的人表里不一,造成生命能量的无谓消耗,无法自在畅快地生活。一个计较的人,与他人总保持距离,不仅错过了人间的缘分,同时也错过了自己的功课,活成自我设限的人生

我们是看上一代人吃苦长大的,下一代人是看我们享福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人,很容易因成功而自鸣得意,因条件优渥而树立不好的榜样,欠缺了上一代人的谦逊和朴实,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教出好子女,不是靠资源和条件,而是靠德行。答案再清楚不过了。

把担心时时放下,把关心时时提起,最后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不担心,这才是值得大家一起追求的境界

最需要改变的其实是自己。开始惭愧,开始反省,开始学习

了解到一切错误的源头是自己,了解到一切错误应该由自己终结,我反而如释重负

【书名】人生只有一件事

【作者】金惟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21年出版

【读书笔记声明】再极致的总结,都会有喜好、偏差、支见、歧义,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不同,不要迷在所知障中。请有时间的读者,看原作!以原作为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感恩♥️

♥️我们在一个没有战火的时空,无比地感恩这和平年代,但我们遇见了画地为牢的疫,情。任何遭遇都是我们觉醒成长的最佳当下。好好地一起阅读吧!让知识陪我们成长!宇宙爱你公司非常开心能遇见醒来的你♥️谢谢你♥️宇宙爱你公司将持续猛烈地爱着你♥️

【本司名】宇宙爱你公司

【本司打工妹】九吉吉祥

【本司口号】让我们一起爱裂苍穹♥️

【本司愿景】助力全宇宙中国人心灵成长♥️

♥️宇宙爱你♥️宇宙愿您富贵一生♥️圆融圆满♥️

♥️谢谢你♥️我爱你♥️感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