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红色老弄堂打卡(沪上网红马路不只有)(1)

长宁区的愚园路经城市微更新改造,凭借高颜值成为年轻人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打卡地。眼下,这里不仅仅只有咖啡画廊、时尚潮牌,还是开放式党史学习室。今天,“坚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百年愚园路”长三角新钢笔画作品展在此拉开帷幕,以钢笔画的艺术形式描绘共产党人的初心,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展现百年愚园路的历史风貌与红色文化底蕴。

本次展览展出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钢笔画优秀作品100幅,同时特邀 4 名海派艺术家针对长宁区愚园路重要红色地标和历史故事进行钢笔线描创作,并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安徽“芜湖铁画”将线描作品制作成公共艺术作品,陈列于描绘对象处。蕴含着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和愚园路的历史风貌相得益彰,赋予网红马路更多文化艺术内涵的同时,也将美带到百姓的身旁。

上海红色老弄堂打卡(沪上网红马路不只有)(2)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千多米的愚园路变身成为大型展览现场,弄堂口、街角处、马路牙子上……不经意间便能与艺术邂逅,生动诠释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展陈作品中,有的描绘秋日阳光穿过法国梧桐后留在花园洋房上的斑驳;有的对焦愚园公共市集里修鞋工匠朴实坚韧的双手;或仅用有色钢笔“秀出”浓郁的路边美人蕉;也有内涵丰富的百米长卷……

上海红色老弄堂打卡(沪上网红马路不只有)(3)

作品《回眸》以百年前愚园路上的生活场景、社会名人、市井印象为蓝本,先由画家叶雄进行手绘创作,再由芜湖铁画省级非遗传承人、曾参与制作人民大会堂铁画的老艺人张德才指导陈龙、杨勇锻制,最终呈现为愚园路1315弄“愚园人家”门前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装置。

上海红色老弄堂打卡(沪上网红马路不只有)(4)

上海红色老弄堂打卡(沪上网红马路不只有)(5)

作品《前哨》以1947年5月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设立为背景,由上海硬笔画学会会长张安朴手绘创作,再由安徽省级非遗传承人聂传春、艺术家郑德刚进行铁画锻制。作品画面以直线条为主,辅以简洁的人物刻画,形成以线带面的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视觉和戏剧效果。装置作品《前哨》亦入驻江苏路389弄21号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坚守旧址大门。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虹桥、中山公园地区功能拓展办公室共同主办,将于国庆假期期间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展期内,主办方将征集“我和百年愚园路的故事”,并邀请艺术家用速写、钢笔画等艺术手法现场创作征集到的故事。活动入围者还可参与到钢笔画的“徒步愚园路——导赏与艺术体验”活动中,自己来当一回艺术家,将自己的故事以绘画形式展现,完成属于自己的钢笔画作品。开幕当天,“上海新虹桥钢笔画学会”同时揭牌。

上海红色老弄堂打卡(沪上网红马路不只有)(6)

作者:李婷

编辑:王筱丽

图片来源:长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