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李雪莲,为了纠正一句话,上上下下地打了十年官司,一出又一出的闹剧把自己折腾得疲惫不堪,其实想想又何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别人感受不到,你心里对别人又怨又恨,别人感觉不到。你的肝火大了,血压上升了,只不过是自己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不要命地去钻牛角尖,是在自虐。

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感悟,冤家宜解不宜结(1)

西安张扣扣案让很多人同情,他心里始终有一种恶气,二十年都没散去,他杀人是为至亲的人报仇雪恨。我们都会认为他做的合情合理。然而,法律并不同情他。这事要是搁在解放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英雄壮举,但在法治社会就行不通了。为什么要有法律,法律就是为了去平衡失衡的双方力量,法律是为了让大家在一个框架下自我约束,如果人人都私下去解决一切问题,那么,法律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形同虚设。

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感悟,冤家宜解不宜结(2)

按照我们的常规思维,别人打了我,我必须还回去找回来,否则无法发泄心头之恨。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平衡,必须得有一方收手,或者一胜一败。如果都不肯罢休那就停不住手了。很多战争打来打去都要打回谈判桌前,无非是靠打架增加双方的筹码,但最终要达成和解。小时候看很多报仇雪恨的电影,开头是结下杀父之仇,然后去学一身武艺,结尾是报了杀父之仇。大多是这样的狗血剧情。

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感悟,冤家宜解不宜结(3)

金庸塑造的很多武林大侠,常把“冤冤相报何时了”,挂在嘴上,但是真正能做到放下的又有几个?《笑傲江湖》中的林之平为了复仇,甘愿放下一切,甚至自己最看重的尊严,然而,复仇的念头让他变成了一个魔鬼,越来越暴躁,越来越恐怖,最后竟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感悟,冤家宜解不宜结(4)

李雪莲最后选择上吊。范伟拦住了她,一句话: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棵树。让李雪莲啼笑皆非。是的,别在一棵树想,换棵树想,自己和自己达成和解,才会从心里放弃一切怨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