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与麋鹿起舞,海南鸟事之九似燕不是燕(1)

见到这种小鸟,是在海棠湾路边高压线上,四五只紧紧靠在一起,飞起来很像燕子,但体态又完全不像,没有剪刀尾和镰刀型的翅膀,翅伸开呈三角形,身体灰黑色,腹面有些灰白,喙短而粗壮,蓝灰色。第一感受是,很少有这样完全紧靠在一起的小鸟,家燕站立电线上彼此必有间隔,大致等距离,一些雀形目鸟类如此站立时,距离不等。喜欢紧挨在一起,是这种体长16—18cm小鸟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鸟儿叫做灰燕鵙(ju)。

候鸟与麋鹿起舞,海南鸟事之九似燕不是燕(2)

鵙这个字,旧的解释是伯劳鸟,“鵙鵙”,形容伯劳的叫声,可见是一个形声字。《诗·豳(bin)风》“七月”有“七月鸣鵙,八月载绩”之说。《诗经》中的说法,理解为伯劳是正确的,按照现代鸟类学的认知,中原地区古人所说的“鵙”,显然不是我在海南所看到的这种小鸟。灰燕鵙,除了海南之外,我国大陆的两广、云贵地区也有分布。这是一类在分类上单科单属单种的鸟类,燕鵙科全球6属24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印度-太平洋以及南亚地区,是南亚次大陆向东延伸唯一到达我国的鸟类。南亚次大陆,即印度、巴基斯坦等所在的区域,在大陆形成上大部分属于印度洋板块。

候鸟与麋鹿起舞,海南鸟事之九似燕不是燕(3)

从大陆漂移的板块学说不难看出,灰燕鵙这种单科单种的鸟类,是与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上的一些鸟种,具有起源上的地理同源性。所以,它在中国的鸟类大家庭中,是有其独特性的。欧洲的一些鸟类,如著名的知更鸟—欧亚鸲,在新疆可以见到,这就是中国地域广大,鸟类物种丰富度高的一个原因。青藏高原是鸟类物种形成的一个重要区域,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南亚次大陆,主要来自于冈瓦纳古陆,它是在大陆漂移中逐渐与欧亚大陆拼接在一起的。所以,在生物的系统演化中,一些生物物种如灰燕鵙这样,虽同处一地,但其身份背景是有巨大差异的。这就是认识灰燕鵙的价值所在。

候鸟与麋鹿起舞,海南鸟事之九似燕不是燕(4)

似燕非燕,灰燕鵙与燕子家族完全扯不上关系。在行为上,喜欢挤在一起,实在少见。人也一样,陌生人之间,熟人之间,总是保持一定距离,这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本能。不是因为距离产生美,而是因为保持距离,具有安全感。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每个人都懂得。但灰燕鵙不是,一种似乎不成立的解释是,拥挤在一起,有利于保持体温。在北方过冬的银喉长尾山雀,躯体比灰燕鵙小得多,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夜宿时会拥挤在一起,这是少见的,因为它个体太小,这样确实有利于度过寒夜。但灰燕鵙在海南,还要抱团取暖吗?我在上午八九点钟看它们站在高压线上,太阳开始晒人了,似乎不必如此。

候鸟与麋鹿起舞,海南鸟事之九似燕不是燕(5)

据说,灰燕鵙可以一起集中攻击靠近的猛禽,或者乌鸦之类。这又是一般小鸟所不具有的,其情景甚至难以想象。如果挤在一起可以获得安全感,靠群体的力量还可以攻击别的大型鸟类甚至猛禽,以保护自己,灰燕鵙这样的习性,自然不可小视。仅此,这样一种小鸟,也值得好好认识。灰燕鵙的食物主要是昆虫,捕食方式如同家燕,一般是在飞行中进行。在清水湾畔,早晨一直到九点多,可以看到白腰雨燕和小白腰雨燕混群在高空活动,数量很多,低空中有家燕,数量较少。小白腰雨燕,在南方分布较广,山东有记录。

候鸟与麋鹿起舞,海南鸟事之九似燕不是燕(6)

小白腰雨燕

小白腰雨燕属于夜莺目雨燕科,家燕属于雀形目燕科,灰燕鵙属于雀形目燕鵙科,彼此之间几乎搭不上关系。家燕具有迁徙习性,小白腰雨燕和灰燕鵙属于留鸟,热带亚热带是灰燕鵙离不开的家园。

候鸟与麋鹿起舞,海南鸟事之九似燕不是燕(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