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进入联合国(准大四学生要去联合国)(1)

大学生如何进入联合国(准大四学生要去联合国)(2)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图/受访者提供

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第二批)参与高校,中国海洋大学近期传来一则好消息,管理学院2018级会计学(ACCA方向)本科生冯晓华作为学校第一位志愿者入选该项目。

按照计划,冯晓华将于今年9月前往位于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项目协调助理岗位上开展为期6个月的志愿服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当代中国青年风采。

>>>机会难得 从三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作为志愿者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成功入选项目,准大四学生冯晓华坦言,这是件激动人心的事。他早早抱定出国留学打算,而大四课程压力相对小些,想找点事情充实校园生活。适逢海大面向全校选拔“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的参与者,冯晓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

“最早是辅导员在班会上提了一句,当时我自己没有太在意,等到具体报名信息发布在班级群,一下引起了我的兴趣。”冯晓华说道。

“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可以让我在志愿服务中有所收获。”冯晓华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志愿者的选拔有严格流程,学校选拔经过多个阶段:“最早是从学院层面开始报名,推举到学校层面后进行一轮面试,最终在报名者中确定了三名候选人,我便是其中一个;此后与联合国当地办公室对接中,我又很幸运地成了唯一入选的学生;未来将前往位于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项目协调助理岗位上开展为期6个月的志愿服务。与此同时,我也是学校第一位志愿者入选该项目。”

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了解到,“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是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共同组织实施,联合有关高校选派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到联合国有关机构开展国际志愿服务,服务岗位以“一带一路”沿线国的联合国机构为主。

在第二批派出工作中,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向以全国203所研究生支教团参与高校为主体的单位发出了参与该项目的邀请,海大成为15所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合作高校之一。

>>>失而复得 “复考”表现依然得到认可

冯晓华对这次志愿服务的期待不言而喻,他告诉记者,与联合国当地办公室对接选拔时,中间还经历了一个小插曲。

其实,早在7月15日前后,冯晓华就收到了联合国所在岗位办公室的录取邮件,兴奋的他第一时间跟父母分享好消息。可时间过去没多久,冯晓华突然接到通知,由于面试录取的岗位与学校对应岗位不一致,只能临时取消之前录取的结果,再参加对应岗位的紧急面试。

“我顿时有些慌,但在重新安排的面试中,我的表现依然得到认可,最终在8月初拿到录取通知。”冯晓华介绍道。

按照计划,冯晓华将服务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要关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能源等开展协调和项目管理,需要很强的组织协调和对接能力。近来,他一边关注平时学业,一边为志愿服务做准备,非常忙碌。

冯晓华告诉记者,正式入职前要完成各项准备工作,这对于善于规划的他来说不算难事。但第一个面对的考验是英语邮件,其实他英语水平本身不错,但这段时间频繁以英文邮件沟通,未经专业培训的他半天憋不出一封。没有办法,冯晓华只能每天通过网络等途径自主学习,渐渐地得心应手起来。

“我从小属自由成长,环境适应能力方面并不担心,唯一的顾虑在于文化氛围融入上。”冯晓华说,他已经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考虑到了志愿服务可能的挑战,“如何融入当地社会文化和风俗,真正能够与当地人成为朋友,保持一个比较舒适的社交距离,这可能会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与此同时,在志愿服务的这段时间,我的一言一行代表中国青年形象,切切实实展现着中国大学生的风采,得用更高的要求来鞭策自我。”冯晓华说,近期一有空闲,他就多方面搜集相关资料,为可能面临的挑战做好十足准备。

>>>展示风采 期待为当地做出一些贡献

“其实爸妈最初还挺纠结,一方面觉得是一个锻炼机会,另一方面又顾虑安全问题。”冯晓华说,一开始跟父亲商量时,父亲答应得就不是太坚定,后来父子俩经过了多番深度交流,“两种心理在父母心底较量,但我比较坚持,最后还是说服了父亲。”

冯晓华还记得,第一次面试被取消时,得知消息的爸爸说了一句,“现在国外疫情严重,取消了未必是件坏事。”而当冯晓华第二次获得录取通知,父亲已经彻底被说服,支持他通过这个机会寻求锻炼。

目前,冯晓华的入职流程基本完成,如果原定计划没有变动,9月就要前往位于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过更为系统化的培训,正式进行志愿服务的工作。他告诉记者,此次第二批项目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5所高校的24名志愿者入选,能够成为其中一份子令他备感兴奋,迫不及待地想在岗位上做出一点成绩。

冯晓华期待着能为当地做出一些贡献,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冯晓华服务的领域之一是气候变化,而当地本身是一个农业国家,可能受极端天气影响比较大,本身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他对此感同身受,如果能够做一些事情会让他感觉有意义。另外一个期待在于生物资源多样性,对从小喜欢大自然的他充满吸引力。冯晓华告诉记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希望展现中国大学生风采,体现海大学子应有的品质,不负所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