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学习评估卷201910.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请先在规定位置填写好个人信息;然后认真仔细读题,做到卷面整洁,书写清楚。祝你一路畅通!

一、语文知识积累(17分)

1.认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答题。(5分)

随着创城工作的不断深入,舟山越来越美。很多地方的环境与昔日相比,已是 huàn(A)然一新,载然不同;迎宾大道上草木清新,花团锦 cù(B),连空气中的尘埃似乎也收liǎn(C)了;舟山变得更精致、更有品质了,海上花园城市 魅力绽(D)放。舟山有你,越来越好!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A ( ) B ( ) C( )

(2)给加点字正确标注拼音。D( )

(3)文中还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错别字:( )——订正:( )

2.古诗文默写填空。( 9 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有的同学学习文言文时只注重朗读背诵,而忽视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很容易迷惑无所得,针对这种情况,如果让你选用《<论语>十二章》中句子来劝勉,最适合的句子是: , 。(5)生活中难免有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孔子认为正确态度是: , 。(6)孔子在《论语》中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 , 。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3分)

A、《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的是安妮.莎莉文刚刚走进海伦凯勒生活的故事。

B. 古人对年龄往往都有特定涵义,如"天命之年"指五十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弱冠之年"指男子十八岁,"及笄之年"指女子十五岁,"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

C.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D.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选自《朝花夕拾》。

二、阅读(43分)

(一)名著阅读(6分)

4.(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得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一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图一:捕鸟 图二: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图三:活无常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评估卷)(1)

图一 图二 图三

我选择__________,篇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相关内容各一处。(2分)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以结合使用。《西游记》中的"大闹天空"故事,最好选择哪一种阅读方法,并说明你的理由。(3分)

选择阅读方法:

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老师!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蜿蜒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第二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词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6.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往往会用富有情感的词语或修辞手法等,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行文线索,点明文章的主旨。请你说说本文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3分)

7. 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有时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本文开头第一句"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你认为哪个或哪些词应该重读,并说明理由。(3分)

8. 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2分)

9.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10.文眼,是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文章的中心。请你找出本文的文眼,并阐释你的理由。(5分)

(三)古诗阅读: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

新 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请你找出诗歌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1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联系诗句说说理由。(2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极度的哀伤),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颜回好学》)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7分)

(1)饭疏食 饭: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3)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 (4)亦足以发 足:

(5)女与回也孰愈 女: (6)不贰过 过:

(7)今也则亡 亡:

14.断句,断2处。 (2分)

回 年 二 十 九 发 尽 白 蚤 死

15.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赐也何敢望回?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颜回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3分)

三、写作(40分)

17.认真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写作。

题目一:

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的乐园,这里其乐无穷;春天的田野是莫怀戚一家人的乐园,这里洋溢着尊老爱幼的温情与责任;那个普通的井房可以说是海伦的乐园,这里的水唤醒了她的灵魂……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属于自己的乐园,带给我们别样的乐趣。你也有你的乐园。

请以《乐园》为题作文。要求:①确定中心和写作思路,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目二:

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了你的信心与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了诗人的故园情,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唤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感动。

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确定中心和写作思路,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学习评估卷201910.参考答案

一、积累17分

1.(1)A焕 B簇 C敛 (2)D(zhàn)(3)载——截

2.(1)落花时节又逢君 (2)遥怜故园菊 (3)回乐烽前沙似雪 (4)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B("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

二、阅读43分

4.(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

(2)"温馨的回忆"示例: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雪地捕鸟的情景。②《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③《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的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日。

"理性的批判"示例: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②《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③《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5.精读。理由:精读就是细读、精思、鉴赏,精读有利于我们全面、细致、深入的了解人物形象。(1分)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副钢筋铁骨,一双火眼金睛;他生性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权威;孙悟空的这些形象特点,在"大闹天宫"故事中,都得到了集中鲜明的体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2分)所以"大闹天宫"应该精读。

6.答:文章题目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和感叹号(感叹句)(1分)。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2分)

7.答:"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中"又"字应该重读。(1分)理由:"又",是"再次"的意思,强调了我阔别多年以后再次见到张老师的无比喜悦之情,也隐含着长久的期盼感念之意。(2分)

8.答:"我"在酷暑的一天带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1分)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1分)(关键词:"逃课""捉蚜虫""顶撞")

9.答:作者这种奇特的心理反应,说明:虽然张老师的背影在眼前消失了,但是张老师的形象和精神还留在"我"心中,让"我"像听心跳一样时常清晰记起,(1分)这表达了"我"对张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深情难忘。(1分)

10.文眼:"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1分)理由:张老师默默扎根农村教育,辗转多校,过着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的一生"清寂"。张老师是千千万万农村教师的普通一员,他是凡人。(1分)他热爱教育,默默坚守教坛43年,一生的金贵岁月奉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成才;他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受学生敬仰。这是真正的伟大。(1分)但是,他一生清苦,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他的人生充满"寒凉"。张老师的伟大就成为了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1分)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又有多少类似张老师一样"伟大的凡人",对他们,我们全社会要有感念、悲悯与关爱之情。这也许就是作者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所以"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自然是文眼了。(1分)评分标准:理由4分,意思表达清楚了,就给分。

11.答:意象:"青苔"、"绿树""昼梦"及"南风";夏季。表达了作者久雨初晴后的闲适、清静、愉悦的心情。 评分标准:意象写对3个得1分,心情写对1个就得满分。

12.答:"偷"字,用了拟人手法,显示了南风的顽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开个玩笑,躲开诗人眼目,悄悄地溜进房间,与后面的"又翻书"这一细节相辅相成。

"径"是径直,直接的意思,突出了南风的急切爽直,正与"旧相识"相应。用了拟人手法。

评分标准:选"偷"的满分2分;选"径"的满分1分。

13.(1)饭:吃 (2)乐:以……为乐 (3) 善:好的 (4)足:能够,可以

(5)女:同"汝",你 (6)过:犯错误 (7)亡:同"无",没有

14.断句,用 / 断2处。 (2分) 回 年 二 十 九/ 发 尽 白 /蚤 死

15.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在那里面一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一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在那里面。

(2)赐也何敢望回? 翻译:我(子贡)怎么能跟颜回相比呢?

16.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颜回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3分)

答:"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表现他安贫乐道、勤奋好学。

"不迁怒,不贰过。" 表现他对人谦和、品德高尚。"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表现他大智如愚、重自我反省、不卖弄聪明。"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表现他学思结合,举一反三。

评分标准:写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每一点,要有内容(原文、译文均可)与品质。

写作40分

17.评分标准:30分:文章质量分 10分:写作习惯分(含卷面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