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之“六麻”

撰稿:成宇 | 主讲:成宇

童声诵读:邵剑儒 指导教师:李静

上 期 答 案

1

夜暮受半文钱,私心取利必然地灭天诛。

2

忧劳兴家都知思阿堵,逸豫亡身方悔喜孔方。(阿堵、孔方,都是钱的别称。)

《笠翁对韵》之“六麻”

清对浊,美对嘉。鄙吝对矜夸(1)。花须对柳眼(2),屋角对檐牙(3)。志和宅(4),博望槎(5)。秋实对春华(6)。乾炉烹白雪(7),坤鼎炼丹砂(8)。深宵望冷沙场月(9),边塞听残野戍笳(10)。满院松风,钟声隐隐为僧舍(11);半窗花月,锡影依依是道家(12)。

雷对电,雾对霞。蚁阵对蜂衙(13)。寄梅对怀橘(14),酿酒对烹茶。宜男草(15),益母花(16)。杨柳对蒹葭(17)。班姬辞帝辇(18),蔡琰泣胡笳(19)。舞榭歌楼千万尺(20),竹篱茅舍两三家(21)。珊枕半床,月明时梦飞塞外(22);银筝一奏,花落处人在天涯(23)。

圆对缺,正对斜。笑语对咨嗟(24)。沈腰对潘鬓(25),孟笋对卢茶(26)。百舌鸟(27),两头蛇。帝里对仙家(28)。尧仁敷率土(29),舜德被流沙(30)。桥上授书曾纳履(31),壁间题句已笼纱(32)。远塞迢迢,露碛风沙何可极(33);长沙渺渺,雪涛烟浪信无涯(34)。疏对密,朴对华(35)。义鹘对慈鸦(36)。鹤群对雁阵,白苎对黄麻(37)。读三到(38),吟八叉(39)。肃静对喧哗。围棋兼把钓(40),沉李并浮瓜(41)。羽客片时能煮石(42),狐禅千劫似蒸沙(43)。党尉粗豪,金帐笼香斟美酒(44);陶生清逸,银铛融雪啜团茶(45)。

注释 (1)鄙吝对矜(jīn)夸:鄙吝, 见识浅短,吝惜钱财。矜夸, 骄傲自夸。

(2)花须对柳眼:花须,花蕊伸展如须。柳眼,柳叶形如媚眼。李商隐有诗:“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3)屋角对檐牙: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檐牙,房檐翘起如牙的部分。唐杜牧《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4)志和宅:唐诗人张志和遭贬黜后,浪迹江湖,自称以太虚(天)为庐(房屋)。

(5)博望槎(chá):博望,即张骞。因出使西域有功封博望侯。槎,木筏。《荆楚岁时记》记载,张骞曾乘槎探求河源。

(6)秋实对春华:“秋对”“春华”,均比喻人的德行与才华。《颜氏家训》说:“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7)乾(qián)炉烹白雪:乾炉,亦作“乾鼎”,是古代烹煮用的器具,道家用为炼丹容器。道家认为鼎器效法天地(乾坤),故有“乾炉坤鼎”或“乾鼎坤炉”之称。烹白雪,指煮茶。

(8)坤鼎炼丹砂:用坤鼎锤炼丹砂。道家认为用丹砂可炼成长生药。

(9)深宵望冷沙场月:化用王昌龄《塞上曲》中“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意思是寂静的夜晚,凝望着边塞上空寒冷的月光。

(10)边塞听残野戍笳(jiā):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化用杜甫《后出塞五首》中“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意思是在边塞的旷野上,听着远处传来的胡笳悲凉之曲。

(11)满院松风,钟声隐隐为僧舍:禅院内松树被风吹得飒飒作响,远处传来隐隐的钟声。

(12)半窗花月,锡影依依是道家:锡影:即僧人云游时所持的禅杖,因杖头有锡环,会发出锡环碰撞的声音。依依:隐隐约约的样子。道家:指佛舍。透过窗户,隐隐看到月光下的花影旁有僧人手持禅杖的身影。

(13)蚁阵对蜂衙:蚁阵,两群蚂蚁交战时排列的战阵,亦作“蚁战”。蜂衙,群蜂簇拥蜂王,像百官上朝。

(14)寄梅对怀橘:寄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给远在长安的范晔,并赠诗一首:“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怀橘,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陆绩,三国郁林太守。陆绩六岁时到袁术家做客,袁术给他橘子吃,他偷装三枚于怀中。拜别时,橘子掉落地上,袁术说:“你来做客,还偷装橘子?”陆绩下跪说:“我想拿回去给母亲吃。”袁术听了,更加器重陆绩。后以“怀橘”为孝亲之典。

(15)宜男草:即萱草,古人以为孕妇佩之可生男。前蜀杜光庭《录异记》云:“妇人带宜男草,生儿。”

(16)益母花:中药名,也称“茺蔚子”。《本草纲目·草四茺蔚》云:“此草及子皆茺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之称。”

(17)蒹葭(jiānjiā):荻苇和芦苇的合称,皆为价值低贱的水草。常用来比喻微贱。

(18)班姬辞帝辇:班姬,即班婕妤,汉成帝妃嫔。辇(niǎn),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汉成帝游后苑,命她同辇,班婕妤说:“古代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旁;只有末代皇帝才亲近女色。”成帝听了很钦佩。

(19)蔡琰泣胡笳:蔡琰,即蔡文姬,汉末著名才女,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之女。她早年丧夫,汉末被虏入胡,在南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传说她曾写了《胡笳十八拍》,历述她的不幸遭遇。

(20)舞榭歌楼千万尺:千万尺高的舞榭歌楼。

(21)竹篱茅舍两三家:两三处竹篱茅舍。

(22)珊枕半床,月明时梦飞塞外:秋夜里,睡梦中飞身塞外与戍边的丈夫相会。

(23)银筝一奏,花落处人在天涯:花落,指秋季。落花时节,弹奏着银铮思念远在天涯的亲人。

(24)笑语对咨嗟(zījiē):笑语,说笑。《诗经·小雅·楚茨》:“礼仪卒度(礼节仪容合规矩),笑语卒获(嬉笑言语尽适当)。” 咨嗟,“叹息”。

(25)沈腰对潘鬓:沈腰,身体瘦弱的代称。南朝梁尚书令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因体弱多病,腰围减损,故称“沈腰”。潘鬓,西晋文学家潘岳,又名潘安,字安仁。才貌双全。曾任河阳令、著作郎。在他的《秋兴赋》中写到:“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白发)。”意思是两鬓于三十二岁即出现白发,故称“潘鬓”。

(26)孟笋对卢茶:孟笋,典出《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楚国先贤传》。东吴司空孟宗(一名孟仁)母亲生病,想吃笋,时值严冬无笋,孟宗入竹林悲泣哀叹,竟然生出竹笋。卢茶,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篇中,描述了连喝七碗新茶的感受。

(27)百舌鸟:即反舌,也称“鹖”,这种鸟鸣声反复如百鸟之音,因此被称作“百舌鸟”。杜甫《百舌》中说:“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

(28)帝里对仙家:帝里,帝王居住的地方。杜甫《寄高适岑参三十韵》诗云:“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 仙家,仙人居住的地方。杜甫《滕王亭子》诗云:“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29)尧仁敷(fū)率土:敷,本意为施加、给予,引申为传布。率土,所有管辖的地域。尧帝之仁遍及全域。

(30)舜德被(pī)流沙:被,覆盖。流沙,泛指我国西北地区。舜帝之德传布四方。

(31)桥上授书曾纳履:典出《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偶遇黄石公,黄石公见张良是可造之材,便多次考验张良,并把鞋子丢到河里,命张良捡出,并令张良给自己穿上。张良都照办了。黄石公于是传授张良《太公兵法》。

(32)壁间题句已笼纱:唐代进士、尚书左仆射王播,少年孤贫,客居于扬州惠招寺,寺院的僧人大多看不起他。王播做了宰相,重游惠招寺,见自己昔日在该寺壁上所题诗句,寺僧改用碧纱盖护,于是他又题诗曰:“二十年来尘扑面(墙上诗被灰尘覆盖),如今始得碧纱笼。”

(33)远塞迢迢,露碛(qì)风沙何可极:碛,沙漠。边塞遥远,大漠里的风沙怎么可以看到尽头?

(34)长沙渺渺,雪涛烟浪信无涯:信,确实。莽莽大漠,雪涛烟浪确实没有尽头。

(35)朴对华:朴实对奢华。

(36)义鹘(hú)对慈鸦:鹘,古书中记载的一种猛禽。杜甫有《义鹘行》诗记载苍鹰之幼子被白蛇残害,向鹘诉说,鹘觅得白蛇,断其首,穿其肠,为鹰报仇,因此称之为义鹘。慈鸦,即乌鸦,也称“孝乌”。传说乌鸦能反哺其母,故称“慈鸦”。

(37)白苎(zhù)对黄麻:白苎,一种麻类,皮可为纺织原料。旧时写诏书,皆用白纸,唐高宗时,因为白纸易蠹,改用白麻布。凡立皇后太子、施赦、讨伐、除免三公将相,皆用白麻书。黄麻,用来书写诏书的黄麻纸。凡慰劳军旅发诏,用黄麻纸。

(38)读三到: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中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9)吟八叉:唐代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写文章运笔前,叉手专心构思,叉八次就吟成八韵,时人称他为“温八叉”或“温八吟”“温八韵”。

(40)围棋兼把钓:化用温庭筠《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中“把钓看棋高兴尽,焚香起草宦情疏”诗句,意思是边下围棋边钓鱼。

(41)沉李并浮瓜:化用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中“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诗句。意思是沉李瓜于凉水。炎夏人们把瓜果沉于井里或冷水中使凉,作夏日游宴消暑食品,故有“沉李浮瓜”之说。

(42)羽客片时能煮石:道家修炼成仙的人能煮石成饭。羽客:亦称“羽人”,神话中有羽翼的人,即“仙人”。晋代葛洪在其《神仙传》中记载有个叫白石先生的人,常煮白石为粮。

(43)狐禅千劫似蒸沙:劫,佛教认为世界万物每几千万年将毁灭一次,然后重新开始,这个过程为一劫。蒸沙:想把沙石蒸成饭。比喻不可能成的事。《楞严经》云:“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狐狸历经千劫的修炼,想成仙也像想把沙石蒸成饭一样,是不可能的。

(44)党尉粗豪,金帐笼香斟美酒:太尉党进是个粗狂豪放的人,经常在用金线织成的帐子里点着香薰品尝美酒。

(45)陶生清逸,银铛融雪啜团茶:五代后周翰林学士陶谷为人清新脱俗,经常用银质的铛融化雪水煮茶。一天下雪,陶谷取雪水煮茶给其妾(原是党进太尉的家姬)喝,并问她:“在党家享受过这种趣味吗?”妾曰:“党进是个粗人武夫,怎知如此乐趣;但能在销金帐底下逍遥,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陶谷大感惭愧。

今天我们讲“六麻”。这个韵部共85个字,分别是:

丫 叉 巴 牙 车 加 瓜 划 华 夸 爷 邪 佘 呀 岈 抓 杈 沙 纱 芭 花 芽 些 呱 杷 爬 耶 茄 迦 咤 哑 哗 姱 娃 差 挝 枷 查 洼 珈 疤 砂 茶 虾 骅 鸦 娲 家 拿 桠 桦 爹 琊 痂 笆 耙 奢 揶 斜 涯 笳 蛇 袈 赊 麻 嗟 椰 渣 琶 畲 葩 葭 跏 遐 楂 槎 瑕 衙 裟 嘉 瘕 遮 鲨 蟆 霞

其中带有“a、ia、ua”韵母的字归入了“中华新韵”的“一麻”,而带有“e”韵母的字归入了“中华新韵”的“二波”,带有“ie”韵母的字归入了“中华新韵”的“三皆”。

大家在阅读这一韵部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其中很多对仗都和“茶”有关。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关于茶的诗词、对联。

茶,相传由神农氏发现。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起初,茶并不是饮品,而是以其药用价值被人们所饮用的,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魏晋时期才逐渐成为饮品,但也只是被部分士大夫所喜爱,《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王濛酷爱饮茶,日常生活不可一日无茶,他不仅自己喜欢喝茶,而且每有客人来访也一定邀朋友共饮,因此,朋友们去他家做客都有些惧怕,每次去他家拜访之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由这个记载可以推断东晋时期,饮茶习惯还远没有普及。后来茶逐渐被士大夫阶层所接受,成为一种风雅之事。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种饮品,而逐渐走入文化范畴,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隋唐时期开始全民饮茶,初步形成了中国茶文化,出现了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陆羽的《茶经》。宋代茶事更胜,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有专门品茶的团体,斗茶之风盛行。而文人雅士,更是把茶写入了诗词、对联,使茶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

论语宪问篇第十九(论语说文之九十八)(1)

唐代诗人卢仝曾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其中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饮茶的感受以及饮茶的功效。宋代大诗人苏轼更是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其中的“小团月”就是茶饼,而“人间第二泉”则指的是江苏省无锡惠山第一峰白石坞下的惠山泉。关于茶的好诗数不胜数,关于茶的好联也是俯拾皆是,比如:苏轼的“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陆游的“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范仲淹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在众多的茶馆中往往也悬挂着对联,比如 “佳肴无肉亦可,雅谈离我难成”就是一副典型的行业联。

好茶离不开好水,我们上面提到的“人间第二泉”就是由茶圣陆羽评定的。而惠山泉虽好,也不过是地泉水,古人认为煮茶最好的水应该是天泉水,也称无根水,即雨水、雪水、露水。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闲尝雪水茶”。乾隆帝夏天常到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喜欢收集太平湖中荷叶上的露水烹茶,认为胜过北京的玉泉山泉水。“乾炉烹白雪”“陶生清逸,银铛融雪啜团茶”讲的就是以雪水泡茶。

好茶、好水,还要配上好的茶具,才能把饮茶的雅兴发挥到极致,而我们在有的茶壶上经常看到“清心明目”四个字。这四个字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是一句关于茶的通顺语句,比如“目明心清” “心明目清”“明心清目”“目清心明”,都说出了饮茶的功效,而这种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情趣的手法,叫做回文。清代张奕光写过一首题目是“梅”的诗,其中也提到了饮茶,这首诗正着读是:“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这首诗倒读为:“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这样的诗,我们称之为回文诗,这种回文的手法如果出现在对联中,也可以称之为“卷帘”,而这种卷帘格的对联往往构思精巧,因此也比较难对。据说乾隆皇帝有一天突然给大臣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令大臣对下联。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上联,因为使用了卷帘的手法,因此比较难对。这个上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大臣们听了上联后,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对。这是大才子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对出了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在北京老舍茶馆有两幅对联,也是卷帘格。一副是:“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 此联把茶馆的坐落位置、泡茶方式、经营特征等都具体地体现出来,令人叹服。另一副是:“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既点出了茶馆特色,又巧妙糅进了人们对老舍先生艺术的赞赏和热爱,堪称一绝。

本 期 试 题

1

给下面关于茶的上联对出下联

(1)天泉玉露试新茶

(2)茶香高山云雾质

2

给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卷帘格)

(1)静泉山上山泉静

(2)凤落梧桐梧落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