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门第不高的她,凭借自身的努力,打通了从才人通向皇后之路,并最终登上皇位。其称帝之路之艰辛之漫长,一般人是不可想象的。

武则天的祖籍是什么地方的 武则天的祖籍渊源(1)

对她的评价,一千多年来从未停止过,功过是非,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淫乱、阴谋、野心、狠毒等词语皆用其身。不可否认,武则天确实利用了各种政治手腕,包括一些非常规的方法来建立、巩固自己的政权,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为此后唐王朝的发展和繁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是她作为最高统治者留下的最显赫的历史功绩。至于她的残忍和无情,都是源于当时险恶的环境所决定的适者生存的法则。特殊的政治斗争时期,只有采取暴力、甚至残酷的手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褒也好,贬也罢,都只是闲谈夜话。武则天的功与过,罪与罚,正如乾陵前的那方无字碑,立于天地间,自不怕日晒风刮。

武则天的祖籍是什么地方的 武则天的祖籍渊源(2)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传奇的女性,武则天究竟祖籍何方呢?由于年代久远,史书对她的籍贯、出生地以及享年包括真实姓名都没详细的记载,现在书本上电视里说法也不一致,都是依据传说而来。学界对于武则天出生地的说法有很多,比如:“广元说”、“扬州说”、“洛阳说”、“长安说”、“文水说”、“利州说”等。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的故里在河南滑县牛屯镇的懋德林村,此说法主要源于古滑县牛屯的白马寺。

据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志》及《厚重滑州》载:“白马寺坐落在城南牛屯镇李鉴村,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年)创建。”该寺院占地20余亩,分前后大殿,左右厢房,建筑设计精湛,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前大殿为大雄宝殿,内放3尊大佛,两边有十八罗汉。所有佛像、泥塑皆为金身,情态各异,栩栩如生。后大殿为女皇武则天的武后殿。此殿为5间堂楼,高7米,东西长16米,南北宽3.5米。武后龙瞳凤睛,金身龙袍,端坐在武后殿2楼中央。

武则天的祖籍是什么地方的 武则天的祖籍渊源(3)

白马寺西南一里许有个懋德林村,传说是武则天的故里。如今这里的人们说起武则天,都感到无比的自豪。说这里是武则天的故乡,确实有一定道理:

(一)懋德林村有武氏后裔千余人。查看他们武氏族谱,首页有武则天画像。还有传说,白马寺住持薛怀义,原名叫冯小宝,现该村冯姓村民有400多人。白马寺东南4里是蒋村集,古代名为青龙镇,该村西北有庞大的寺院,叫感业寺。现在当地村民称为“北观”。相传,武则天的祖辈就居住在懋德林村,后来逃荒到了山西,在水文县定居。到了武士彟[yuē](武则天父亲)这一代,家景才逐步改观。武士彟先种地,后经商,后在太原鹰杨府谋得队正的小官,完成了从农民到商人,再到官人的转变。

(二)白马寺大约始建于700年,与武则天称帝时间相吻合。懋德林人说祖亲中有人做了皇帝,家乡人自然欢欣鼓舞,便在祖地修建白马寺,建造了武后大殿,以炫耀门庭。在白马寺后大殿“老奶”的金身塑像,正是武则天的塑像。白马寺前矗立着一通巨型蛟龙碑,碑文为证。既然武则天是懋德林村人,那么白马寺为什么不建在懋德林村而建在李鉴村呢?村民讲:老辈人说,古代懋德林村是一条南北官道,南至东京,北至燕京。所以就建在离懋德林村西一里许的地方。

武则天的祖籍是什么地方的 武则天的祖籍渊源(4)

可惜的是,滑县人历来跟随形势比较紧,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白马寺被彻底破坏,大殿被拆,神像填坑,巨钟被毁,蛟龙碑被砸。目前仅剩的青石碑的残垣断壁已经说明不了什么了,要不然,在各地都争先恐后争取历史遗产的时代,滑县也是当仁不让的。

摘写老梁趣谈~

,